張繼科和馬龍,已成長為中國兵兵球隊的領軍人物

張繼科接發球更具攻擊性

尤其是反手擰拉的質量很高,給對方造成了很大威脅。而馬龍接發球則更具控制性,以擺短為主配合劈長,同時偶爾以反手擰拉或挑打技術來牽制對手在接發球二、四板的銜接上,張繼科更擅長於接發球反手擰拉後直接與對方形成上旋球相持,充分發揮自身擊球質量高、力量大的優勢。通常是在接發球第二板反手高質量的擰拉後第四板反手加力快撕或正手衝拉。而馬龍更擅長於從下旋球打球,在接發球擺短控制對方後自己主動用正手搶衝或是在劈長之後反拉對方,雖然在擊球質量上不如張繼科,但馬龍在節奏的變化上更勝一籌。

張繼科和馬龍,已成長為中國兵兵球隊的領軍人物

在相持過程中,尤其是近臺相持,張繼科更加依賴自己的反手,張繼科的反手連續快撕力量大、旋轉強且落點變化多,給對方造成的威脅很大。而馬龍則更加相信自己的正手,在比賽中經常是反手快撕一板後馬上側身用正手連續衝拉對手,顯得更加積極主動在雙方形成中遠臺對拉後,張繼科正反手實力更加均衡,且擊球質量高。而馬龍退到中遠臺後正手有較強的連續對拉能力,但是反手相對而言比較薄弱從接發球的銜接再到五板之後相持的各項得分特徵的得分比重來看,張繼科的打法無疑更加兇狠,直接,主動發力進攻的意識和連續發力衝拉的能力更強。

張繼科和馬龍,已成長為中國兵兵球隊的領軍人物

接發球的組合很重要

無論是更擅長哪種接發球手段都要在下一板形成與之配套的良好的銜接球能力。因此年輕運動員要儘量形成一套符合自身技戰術風格的、成熟穩定的接發球一體化的戰術組合配套。論文隨機驗證編號:張繼科與馬龍接發球輪技戰術運用對比分析研究接發球段前四板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相持段主動或被動的局面,因此在平常的訓練中在突出接發球的練習的同時,還要加強近臺或中遠臺相持球能力的練習。每個人的身體素質是有差異的,不同的身體素質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不同的技戰術打法風格。因此年輕運動員要充分結合自己的身體素質條件。

張繼科和馬龍,已成長為中國兵兵球隊的領軍人物

主要得分手段

一是接發球直接療拉對方的兩條線得分;二是接發球第二板梓拉對方反手位,之後第四板反手快撕對方正手位或是正反手快撕快拉對方兩條線;三是接發球擺短控制在對方的正手位近網或中路近網,對方回短後張繼科反手療拉對方兩條線;四是一旦雙方打球相持,尤其是反手位相持時;五是張繼科搶拉半出臺球和底線長球得分比較多,不但可以正手半出臺搶拉對方三條線,更可以反手帶有梓拉的動過搶拉半出臺球,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威脅。由於張繼科在一場比賽中主要得分手段還是以主動進攻為主,因此其他幾項得分特徵在比賽中的得分和得分比重自然較低。

張繼科和馬龍,已成長為中國兵兵球隊的領軍人物

但是從中還是能看出張繼科的技戰術風格。在相持得分中,張繼科往往能在雙方連續的反手對反手的快撕中佔得上風,而如果雙方形成中遠臺的正手對拉,張繼科的擊球質量以及超強的跑動能力體現的更加明顯,且在對拉過程中,張繼科主動變線的意識很強,最終總是會讓雙方的相持局面變為自己的主動相持局面。在防守得分方面,張繼科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主動防守的意識和能力很強,且戰術意圖很清晰。一是接發球反手梓拉對方正手位然後再壓回反手位;二是接發球反手拉拉對方反手位,之後反手主動壓制對方正手位再壓回反手位;三是對方一旦中臺發力拉住張繼科,張繼科在頂住對方的衝拉後,可以正手發力快帶或是反手發力快撕打對方的回頭球。

張繼科和馬龍,已成長為中國兵兵球隊的領軍人物

總結:

張繼科和馬龍不僅已成長為中國兵兵球隊的領軍人物,而且兩人的技戰術水平和風格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張繼科的技術特點是以旋轉為核心,力量大,反手突出,不僅結合了歐洲人中遠臺相持球能力強的特點,同時還擁有中國傳統的中近臺快攻的能力。結合以上這些優勢和特點,張繼科在接發球時更多是以梓拉為主,然後主動與對方形成相持,並在相持中依靠比對手更強的旋轉和力量取勝。摸索出能立足於未來兵壇發展趨勢的接發球及之後銜接球一體化的模式。此外與張繼科在相持中更多依賴反手不同,馬龍經常會側身用正手主動搶拉,因此顯得更加靈活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