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朱文燦 朱 帆

2000多年前,西漢史學家描述四五千年前的古蜀疆域,“不曉文字,未有禮樂”。 長期以來歷史學界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更有人認為,是“西僻之國,戎狄之長”,文化僻陋。蠻荒不毛之地,瘴癘瀰漫之獄,虎狼橫行之野,極其恐怖可怕。

可是,物證往往會戳穿紙上謬誤。近幾十年來,四川盆地修高速鐵路、建樓盤、公路改道,此起彼伏,導致古蜀文化材料大量破土而出。曾經深埋地下的古蜀文化器物,潮水般湧現在今人眼前。成都的數位藏家,30餘年來收藏古蜀文化玉石器數千件。其中大縱目人面具、玉鼓、浮雕玉拼板尤為珍貴

古蜀文化器物出土,一般要追溯到上世紀1929年的燕道誠,當時在廣漢燕家出土一坑就有400餘件玉石器,除十來件歸華西大學博物館,其餘均流佈民間。民國要人陳立夫當時在重慶所得一件古蜀文化玉神人面,就是其中之一。美國芝加哥美術館收藏了一件墨玉質的古蜀文化捆綁俑,為上世紀30年代愛德華·索南夏因所藏。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有3件古蜀文化牙璋。北京故宮博物院周南泉先生親言,在美國見到舊時官僚帶出的古蜀文化玉人頭數件。

民間收藏的大量古蜀文化玉器說明,古蜀國崇玉、治玉、享玉曆史之久、分佈之廣、器形之眾、做工之精、影響之深是同一時期任何一個方國所不能媲美的。當一塊堅硬的玉石,在古蜀先民錘擊鏨鑿之後,成為題材豐富,技法多變,寫形傳神,鮮活生動,富有濃郁的古蜀色彩、生活情趣和永久感染力的雕塑作品。彰顯了古蜀先民藝術的自由性、豐富的創造性,在浸潤了時光的滋養後,成為一段珍貴記憶。古蜀國精美的玉雕,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俗石刻,刻畫生動,形神兼備。其精細的描繪、精巧的裝飾,共同構成了古蜀國雕塑精美絕倫的華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這些玉石雕塑作品,就像一條條無形的長線,穿越時間的隧道,龍飛鳳舞,千姿百態,向世界娓娓講述著古蜀土地上的文明傳承。

一、古蜀玉冊

民間收藏的古蜀文化玉石器,對蜀地文化、先秦歷史、華夏五千年文化的起源等研究領域具有重大的意義。尤其部分玉器上鐫刻的符號及文字,對上古文字學的研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前不久,研究者對廈門收藏家的250件藏品進行了觀摩研究,認為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其中神樹、蚌人、大縱目人、戴戟神人立像、頂蟾蜍神頭像,玉鼓、玉書、玉印等,實屬罕見。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圖(1)古蜀文化玉冊

古蜀文化玉器上的文字,特別是玉璧、玉琮、玉面具上的長篇文字以及玉冊、玉書的成篇文字,對研究古代文字,有著不亞於甲骨文、金文的重要性。其中數十件古蜀文化玉冊,材質為汶川龍溪玉,每開長20-22釐米、寬2。8—3。2釐米、厚1。2—2。1釐米。每開上端各有一個橫貫圓孔,用於穿繩編纂。玉冊儲存完好,玉質滋潤,質地堅硬細膩,區域性有沁,包漿厚重。

我們說,在所有的文化遺產中,文字最能夠直接記錄一個文化的來龍去脈及其細節。古蜀文化玉器圖文和甲骨文,具有明顯的文字特點。古文字和語言學專家們認為:古蜀文化玉器上,已發現了至少3種以上不同時期不同書體的文字。這是繼甲骨文之後,考古發現的最具規模的上古文字系統。而這些文字的存在遠遠早於甲骨文。據北京大學教授陳保亞推測:古蜀文化玉石文字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是當地民族語言的原生記錄形式,類似現在的彝族的彝文、納西族的東巴文或哥巴文。二是甲骨文的早期形態,出生於汶川的大禹遠走中原,帶去了古蜀文化中的造字的方法,殷商人不斷加以完善,這種方法更加成熟,出現了甲骨文。

史書《呂氏春秋·審分覽·君守》中記載:“倉頡作書”。即古代最著名的史官是倉頡。《說文解字序》中雲:“黃帝之史蒼頡見鳥獸蹄沆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義,萬品以察”。 劉知幾在《史通史官建置》中提出: “蓋史之建官,其來尚矣。昔軒轅氏受命,倉頡、沮誦實居其職。至於三代,其數漸繁。”《淮南子本經訓》中記載:“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論衡骨相》:“蒼頡四目,為黃帝史。”

王國維在《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中主張:“古之官名多由史出。殷周間王室執政之官,經傳作‘卿士’,而毛公鼎小子師敦番生敦作‘卿事’。殷虛卜辭作‘卿史’。是卿士本名‘史’也。又,天子諸侯之執政通稱‘御事’,而殷虛卜辭則稱‘御史’。是御事亦名‘史’也。”此說基本上奠定了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巫史起源說。

冊,《說文解字》:“冊,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者也。”也就是所謂的“冊命”之“冊”。在商周金文中,史官的稱謂主要體現在四大類:尹、冊、史、吏。在商周時代,將從事占卜等活動的職官叫作“巫”,將掌管天文、星象、歷數、史冊的職官叫作“史”。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圖(2)反手舉牙璋的古蜀站人

《說文解字注》中解釋:“後人多假‘策’為之。”商周天子進行完整的冊命過程,就是商周禮的典型體現之一。具體的冊命過程還需要冊命官、儐相、作冊等具有史官職能的人在場,共同完成。冊命的儀式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宗教性質。史為掌書之官,自古為要職。殷商以前,其官之尊卑雖不可知,然大小官名及職事之名多由史出,則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說文解字》:“事,職也,從史省聲。”又:“吏,治人者也。從一從史,史亦聲。”然殷人卜辭皆以史為事,是《尚書》無“事”字。任何影象及其文字必須經過史官的記錄才可以流傳下來。因此,今天所有的商周史料,全是經過史官加工後的產物。記錄史實是史官的第一要素。其次是主持冊命和祭祀活動,這使史官成為宗教制度和儀式的執行人。據《逸周書》記載,周武王滅商後,開啟商代的藏寶庫,看見玉器上億件。後經考證,認為周滅商得寶玉1。4萬件。縱覽歷史數千年,國家之寶,皇室之珍,連城之璧,皇帝之寶,盛世之藏,都離不開玉。“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大夫畜狗馬,百姓藏布帛”,同樣反映我們的祖先對玉是何等的尊崇。

古蜀先民把最好的東西獻給神、祭祀天地,也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孫後代。他們認為玉器代表深厚的文化道德,於是,模仿簡牘,將文字直接鐫刻在編聯成冊的玉條之上的玉冊,應運而生。

史書記載,玉冊最早見於戰國時期,是中原王朝即位、冊命、上尊號、上徽號、上諡號、追諡、遣奠、封禪、謁陵、郊廟等禮制活動中,使用的重要儀具。為當朝帝王為其列祖列後鐫制的寶冊。晉左思《魏都賦》:“闚玉策於金縢,案圖籙於石室。”《宋史·輿服志六》:“冊制,用珉玉簡,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圖(3)手舉鳩杖的古蜀站人

有關玉冊的記載雖然早在《後漢書·郎。傳》中可見。但是,考古發掘的實物則僅見於南唐二陵,唐李重潤墓,以及1981年在北京豐臺區王佐鄉唐史思明墓等處。其中史思明墓出土的44枚長條形玉冊,為漢白玉質地。形制規整,每枚玉冊均有字,陰刻,行書體,字口填金。其中僅8枚較完整。資料介紹,1990年出土於洛陽市西工區的唐哀帝玉冊,是我國唐代歷史上唯一得以傳世的即位玉冊。以玉冊為代表的玉質聖旨,亦應歸入石質聖旨之列。“聖旨”是接旨臣民鐫刻的。在接到皇帝詔封后,他們將絲帛或紙本聖旨內容移錄石上,即利長久儲存,又利擴大榮耀。歷史歲月中,聖旨與時俱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聖旨的基本使命是傳達王者之音、王者之音,就是儒家所謂的“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吹於上,草伏於下,上令下行,天下化焉。聖旨作為一種文化,具有最強勁的育化之力。現藏四川省博物館的《王建哀冊》,1943年出土於成都撫琴臺五代前蜀主王建墓中。哀冊為玉質共五十一簡。簡上所刻字皆填金,字型為楷書。書法娟秀雅麗。

王建(847-918)本是河南舞陽縣人,早年為唐朝將領,唐末戰亂時隨唐僖宗逃亡到四川,後任利州刺吏。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五代十國的歷史從此開始。王建遂佔據成都稱帝,國號大蜀,歷史上稱前蜀。墓室內出土有玉帶、哀冊、諡冊、諡寶,各種銀器及鐵豬、鐵牛等。出土的玉製哀冊,是確定墓葬主人的依據。

民間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冊大約400餘開,每開鐫刻的4個古蜀文字,結體方扁,體態端莊,排列整齊。刻工精美,雍容華貴。可以貫索,可展而讀之,又可斂而匣之。古蜀文化玉冊的歷史價值及藝術性、稀有性、重要性等,遠非一般數量較多的佛經玉冊所能比擬。

二、古蜀私塾

民間收藏的數千件古蜀文化玉器品類之豐富,工藝之精美,無不令參觀者驚歎,大量刻有銘文紋飾的玉石器禮器,不僅展示了繁多的古蜀文字

而且已經有類似私塾先生在講課的玉石圓雕作品。據參觀者描述:一座長、寬近1米的玉石房子,雙層,中空,無一釘一鉚,上層有大量的玉石文字,下面是一庭院,有樹,有一人手握書卷,邊上數人,似在聽課。 我們知道,古蜀國有大量玉石禮器。關於什麼是“禮”,《禮記》中有非常清晰的描述:“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踰節,不侵侮,不好狎,脩身踐言,謂之善行,行脩言道,禮之質也”。用今天的話說,“禮”就是規範我們仁義道德行為的法度。什麼好,什麼不好,何為善惡,何為疏密。、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圖(4)手舉太陽輪的古蜀跪人

而且,人必恭儉退讓,實踐自己的諾言,才稱得上善行。所以,高尚者以禮教人,使人有禮,瞭解自己如何方能有別於禽獸。所以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禮所涉及的範疇也可大可小,小可省視人的姿勢態度、應季服飾或所用的器物,如統治者面南而治,端冕持圭,普通人“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一類,大可祭祀社稷,分封禪讓,紀念皇祖皇考;辯方正位,如東方曰夷,南方曰蠻;或定邦國、都邑、四夷、八蠻、七閩。古代的日常生活中,因禮教會變為非常細緻的典章制度。古代私塾是教育人學禮的地方,是一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追根溯源,私塾是從更早的塾發展過來的。西周時期,塾只是鄉學中的一種形式。《學記》追述西周的學制說:“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當時,學在官府,官師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歸的官員,負責在地方推行教化。最早關於塾的記載出自商代甲骨文。據考證,在殷墟出土的卜辭中,有多處提到了塾。塾在卜辭中作“孰”,兩個字旁為上下結構。不過,商代的塾不是教育兒童的場所,而是宮門側之堂。

文翁,西漢廬江郡舒縣人。漢景帝后期,擔任蜀郡守。他在成都修建學宮文翁石室,把青年學生招收為學宮弟子,免除他們的徭役。學問好的就讓他們在郡守府裡做事,學問稍差一點的就讓他們擔任教化的小吏。文翁的這些舉措也為蜀地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漢武帝看到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於是下令各地都要仿效。對此事《漢書》記載:“至漢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雲。”漢畫像磚《傳經講學》圖就生動地描繪了當時這種講學的情景。 漢初文翁興學,使蜀地精神文化產生了質的飛躍。《漢書》記載:“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文翁石室的設立,蜀地人才輩出,首先出了王褒、楊雄並稱“淵雲”的著名辭賦家,爾後又有了司馬相如,卓文君。文翁創辦的文翁石室是第一所地方官辦學校,文翁的貢獻是徹底改變了的教育模式。

古人講求詩禮傳家,無論哪朝哪代,都把讀書看作一等一的大事,於是在千百年的歷史流轉中,承載著文明和思想火花的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運而生。南宋理學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影響後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後世效仿,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

無論石室,還是書院。都是培養人才的所在。很早的時候選拔人才是“世襲制”。西周以後,春秋戰國均用此法。這種過分強調“基因”的做法,弊端明顯。後來,為了國家發展,秦孝公昭告天下廣納各路人才,設立招賢館,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並透過商鞅變法正式打破了“世襲制”。漢朝時期產生了“察舉制”。具體做法是地方推薦,上層稽核,主要推薦四類人。一是孝順的人,二是有才能有技藝的人,三是清正廉明的人,四是具有質樸、敦厚、遜讓、節儉四種品質的人。“察舉制”的核心思想是“君權神授”,確立了三綱五常道德基礎和封建倫理秩序。到了隋朝,出現了一個嶄新的選拔人才制度,“科舉制”。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圖(5)鐫刻文字的古蜀玉片

科舉制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是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1300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進入民國,現代化的教育方式慢慢興起,科舉制度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選拔人才的需要,退出歷史舞臺也是必然。科舉制度的本質精神——公平競爭、平等擇優。是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教育遺產。

西漢揚雄所著《蜀王本紀》首倡蜀無文字之說,其文雲:“蜀王之先名蠶叢、柏濩、魚鳧、蒲澤、開明。是時人萌椎髻,左言,不曉文字,未有禮樂。” 東晉史家常璩則對此說提出質疑,所著《華陽國志·敘志》雲:“而世俗間橫有為蜀傳者,……又言蜀椎髻左衽,未知書,文翁始知書學。……則彭祖本生蜀,為殷太史。夫人為國史,作為聖則,仙自上世,見稱在昔。及周之末,服事於秦,首為郡縣,雖濱戎夷,亦有冠冕。故《蜀紀》曰:‘大人之鄉,方大之國’也。至於漢興,反當荒服,而無書學乎?《漢書》曰:郡國之有文學,因文翁始。若然,翁以前齊、魯當無文學哉?……惟智者辨其不然,幸也。”常璩之意,是蜀有文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在《師說》中說:“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孔子的老師萇弘,據《圖經》講,是蜀地資中人。這說明古蜀文明是何等發達,連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孔子,也拜其為師。 屈原在《離騷》中自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也就是說,他是顓頊的後人。歷史學家任乃強考證得極清楚,楚國王族就是從蜀遷徙去的。而屈原正是王族的一支。

民間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器上,發現了大量文字,特別是玉璧、玉琮、玉面具上的長篇文字以及玉冊、玉書的大量成篇文字,對研究古代文字,有著不亞於甲骨文、金文的重要性。同時可以證明,古蜀國很可能已經有了教書育人的私塾,為早期的培養人才開創先河,而古蜀先民十分鐘愛的玉,所象徵的仁、義、禮、智、樂、信、忠這些人性之美德,則是完美社會之所以綿延不絕的精髓。

三、古蜀河精獻洛書

古蜀文化玉石器雕琢流暢優美,婉轉流利,圓滑自然,不見刀斧之痕,有鬼斧神工,巧奪天工之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其中神樹、蚌人、大縱目人、戴戟神人立像、頂蟾蜍神頭像,玉鼓、玉書、玉印等的價值,在於補充了有關精神文化、宗教世界這部分的實物,有助於古蜀文明以太陽神為主體的自然崇拜、動物崇拜、祖先崇拜諸內容的探討和研究。

現收藏於廈門上古文化藝術館的古蜀文化玉雕“河精獻洛書”,通高121 釐米,材質為汶川龍溪玉。由四部分組合而成。底座方臺形,兩側浮雕兩條大魚。神人頭戴冠,身著袍衣。袍衣正面有線刻牙璋,牙璋上鐫刻古蜀文字,兩側刻有虎面泥鰍紋。後背上半部刻太陽,下半部刻神龜,龜背上負有洛書。神人雙手捧著卷軸。這不禁讓我們聯想起傳說中的“河圖洛書”。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圖(6)手舉牙璋的古蜀跪人

上古奇書《山海經》講過大禹治水的故事。相傳在堯帝時,大禹的父親鯀受命治水,歷經九年都沒有成功,最後“被帝賜死,自沉於淵,化為玄魚”。大禹繼承父命,繼續治水。鯀變為河精,託神龜獻洛書給大禹,大禹依靠此神秘的洛書所授的玄機治水,經過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最後獲得成功。由於大禹治水有功,他繼任舜的帝位,成為夏代的開國之君。“河圖”一詞,最早的記錄見於《尚書》,其次在《周易》的“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尚書·周書·顧命》記述:“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傳雲:“河圖,八卦: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周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此處對“河圖洛書”是指什麼尚無記載。《周易·繫辭下》:“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禮記·禮運》:“河出馬圖。”由此可知,孔子於古籍中記載得知,伏羲時代,黃河出現一匹龍馬。其身上有文彩圖案,謂之“龍馬負圖”,伏羲將其記載下來,因出於黃河,謂之“河圖”。另外,《論語·子罕》中也記載了:“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禮記》中的這一段解釋,將古人在修身“內求法”中的觀察所得,移植成了身外的實景現象。傳統文化中的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源生於此。它們被廣泛應用於中醫、易學、風水、五行、子平八字、紫微斗數、擇日、占卜等學科中。

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6500多年。墓中用貝殼擺繪的青龍、白虎影象栩栩如生,與近代所繪製的幾無差別;河圖、四象、二十八宿俱全。其佈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而且墓葬主人在被埋葬前已經預知必被後世發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龜腹玉片上,則為洛書影象,距今約5000多年,由此可知,那時的人們已精通天地物理的“河圖洛書”之數。在宋朝之前,對於太極與“河圖洛書”的記述只有文字。一直到道家一代宗師陳摶由修身“內求法”所得,才提供出了久已失傳的“河圖”、“洛書”、“太極”等圖案。陳摶首創“龍圖易”,融合了漢朝至唐朝的九宮學說以及五行生成數的理論,繪製成影象,名之為“龍圖”,始將消失2000多年的“河圖洛書”及先天圖、後天圖、陰陽太極圖重現於世。伏羲當年同樣是依據修身而天人合一,獲得河圖,依據河圖而畫出八卦。據《周易·繫辭下》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這短短七十二字,是有關伏羲生平活動的最早記載和描述,與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繫辭〉》中的記載一樣。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圖(7)古蜀玉立人

古蜀文化玉雕“河精獻洛書”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表現“河圖洛書”的實物。因此,這件藏品的內涵對研究夏商周神話與傳說、歷史與天文、數學與易學、文字書契史等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論證作用,可能成為“洛書”學最原始、最生動的實物論據。

結束語

古蜀文化玉石器作為叢集展現的人類上古史奇珍,代表了上古時代藝術與科技的最高成就,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傑作。例如,璧、琮、牙璋,皆有新的突破。立人和神樹也有新的補充,更為完美。大型的拼畫、圓雕人俑、動物俑,品種多樣,技法高超。玉版畫上描寫的生產、生活、祭祀場面,為了解古代蜀國社會提供了豐富的實證。特別是玉璧、玉琮、玉面具上的長篇文字,以及玉冊、玉書、可連綴的玉片的大量成篇文字,是研究古蜀國社會的豐富資料。它們向人們展示了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蜀族的物質文化遺存,揭示了“開國何茫然”的古代蜀國文化面貌。證明古蜀國是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作者/來源:古蜀探源

古蜀先民曉文字,懂禮樂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