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最近有個段子。媽媽教孩子減法,個位不夠減要向十位借。

孩子哭著問:如果十位不肯借怎麼辦?

孩子媽瞬間崩潰,拍著桌子咆哮:

今天它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哈哈哈,看得出來 這位媽媽是性情中人,輔導個作業也是這麼大氣磅礴。

其實陪做算術題還不是最要命的,輔導作文你試試。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我是個很笨的女孩不,會寫作文(孩紙,你還不會打標點)數學也不好,我只會吃,這個作文是我的心裡話。”

哈哈,好一筆雞爪子體字啊,內容更是反人類。別怪爸媽,爸媽打你是愛你,不愛的話早就把你打死了。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難怪有家長說,孩子剛上幼兒園,我已經開始存心臟支架的錢了。

為了安慰老母親受傷的心靈,只好騙自己,學習不靈的孩子是來報恩的。有出息的都遠走高飛了,去了發達國家,見面只能靠影片。

學習不好的,才能留在身邊,等我們老了帶我們去吃喝玩樂,闔家團圓,豈不快活。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哈哈,哪裡有不幸哪裡就有段子,全中國的父母都在靠段子續命。

是火鍋不好吃還是電影不好看,為什麼我們非要和娃的學習較勁?

事物都有AB兩面,學習成了母愛的天敵,這是看得見的A面。然而在看不見的另一面,媽媽這一物種正悄悄地進化著。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米粒的同學西西的媽媽就是傳說中的大神媽媽,家裡兩個孩子的學習都是她在運籌帷幄。

老二是米粒班上的學習委,老大更是有名的成功案例,去年小升初被點招進了重點中學。

前段時間,大家看到上海5歲小朋友簡歷就嚇壞了,其實你們是沒看到小學畢業生的簡歷,更恐怖。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他們家老大就是,光各種獎項一頁A4紙都寫不下。

什麼奧數某盃賽一等獎,二等獎,市少兒英語一等獎,中小學生藝術節鋼琴獎,科技節機器人大賽獎,鋼琴十級,金帆合唱團全國展演最高榮譽金獎,藝術節繪畫獎······

這是我記住的,後面還有一大堆我記不清的獎。各種才藝後面還密密麻麻的寫著,連續三年區三好,一年市三好,優秀少先隊員稱號、紅領巾獎章、優秀學生幹部……

都是六年義務教育,感覺自己家的娃就是充話費送的。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妹妹西西是米粒的同學,年年當選中隊委,一個班上的我們都看得到,別的不說,光學習能力和自律就比別的孩子要強一截。

放學以後,孩子們都要玩一會兒,然後陸陸續續被父母叫走上課,什麼英語奧數作文書法才藝,各奔前程。

這時候就能看出牛和渣的區別了,絕大多數孩子一說要走都是各種拖延耍賴,有的還要發起一場中小型的罷課運動,最後被就地鎮壓,押走了。

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正常孩子。

可是西西不一樣,她媽媽永遠只提醒兩遍。一說時間到了,小姑娘馬上轉身背上書包,微笑著和大家告別,說走就走沒有半點不開心。

從來沒見她跟媽媽皺過眉頭,什麼再玩5分鐘吧,我不想去之類的。也不是委屈自己,感覺她就是心智比別的孩子成熟,像個大人。

看見母女倆兒離開的身影,彷彿他們就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配合默契,攜手共進,向著同一個目標越走越遠。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西西媽媽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她總在管理時間。

我們週末經常遇到,不管是在游泳,還是打球,過不了多一會兒,西西媽就會說我們要走了。要麼是到回家練琴的時間了,要麼就是一會兒跟誰誰誰約好了要參加讀書會什麼的。

彷彿她有一張事先安排好的時間表,把所有空餘時間都排滿了,媽媽是這張表的推動者,從容不迫又一絲不苟的執行著。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而我就特別不羈。週末起床,哇,今天秋高氣爽啊,咱們去公園吧!

回來後才想起來,怎麼不給孩子帶上畫板,或者摘些紅葉做一幅葉畫,有這些活動孩子寫作文時素材也能豐富很多啊。

總是臨時起意,說走就走,就沒法考慮周詳,讓親子時間過得更有收穫。

還有一次,我聽說美術館辦豐子愷畫展就特別想帶米粒去。可是因為我自己的事沒有計劃好,一直拖到最後一天才去,結果人山人海跟廟會似的。孩子好不容易找到個地方想臨摹一下,剛畫兩下,就被周圍的人給擠走了。

由於我時間沒安排好,整個活動很失敗,好好的藝術欣賞變成了逛菜市場。

父母對時間的管理能力會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學業。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西西媽最厲害之處還在於,她對孩子的發展有非常準確的規劃和掌控能力。

準確的規劃來自於媽媽對孩子的觀察和了解。發現哥哥喜歡彈琴,對數字敏感,媽媽為他制定了以數學和鋼琴為發展主線;妹妹則以畫畫和英語為專攻的方向。

從培養專案上可以看出家長的思路,學業和興趣兼顧,個性與現實呼應,既考慮到升學需要又結合了孩子的興趣發展,務實中還有個性化的考慮,非常合理。

然後,兄妹倆所有的課外班、學習資源都圍繞這個規劃安排,才不會東一榔頭西一棒的,時間花了卻見不到什麼成效。

還有就是規劃做得早。剛上幼兒園就開始考慮幼升小,上了一年級就著手佈局小升初。

聽她媽媽講,西西幼兒園中班時每天自己整理用具,大班就能按時完成作業了。上了二年級,班裡好多家長還在催作業,人家已經開始要求每天預習和複習了。

別人抓學習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什麼磨蹭,效率不高,她是為了給孩子的中學學習打基礎。

西西媽媽說,因為老大已經讀初二了,所以她深刻地感受到複習和預習對孩子中學階段的學習太重要了。而這個習慣其實是在小學時養成的,到了中學再培養又晚了。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西西的哥哥就更不用說了,一年級就上奧數班,開始備戰小升初,最緊張的時候同時上兩個奧數班。拼了幾年,終於在六年級時得了盃賽一等獎。

有個槓精家長就說這太難了,奧數不是個個孩子都能學的,我不想這麼緊張,等派位算了。聽到這話,好幾個家長都點頭,表示這麼苦真沒什麼意思。

可西西媽一句話,大家就沒話說了。她說,你就算派位也得好好學,因為進了校,就得分班考試,讓娃進個好班比普通班強太多了。

唉,我們這群家長,不瞭解情況,兩眼一抹黑就下結論,問題是這個後果是孩子來承擔的。

西西的媽媽就像個棋手,招招領先,步步為營,該過的關她一個一個的全都能拿下。

我們跟她一比,簡直就是一鍋粥,時間和精力莫名其妙的就沒了;還是睜眼瞎,連上了中學還要分班考試都沒聽說過,就敢給孩子瞎拿主意。

我總結,西西媽媽的成功經驗就是超強的規劃和執行能力。

她是一個媽媽,可更像一位目標明確、精明強幹的經紀人,經營打理著有關孩子學習的一切活動。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她熟悉教育市場,瞭解升學以及各種競賽資訊,認識很多機構裡的老師,不僅可以協調各種資源幫助自家孩子,還經常給身邊的家長出謀劃策,幾乎是我們公認的教育顧問。

牛娃們背後的媽媽,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媽媽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古人的媽媽,現代媽媽,除了給予母愛,還要成為孩子學習上的推手,不僅有決心還要有能力,以職業經理般的專業素養,高效的完成這一任務。

比如那位5歲的上海小朋友,我們不瞭解父母教育的具體細節,但光從簡歷的包裝製作到各項學業的規劃執行來看,絕對是專業水準。

普娃和牛娃之間的差距其實來自於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同。

有的媽媽從校內知識到校外補習,從特長到競賽,縱橫捭闔,精準打擊;而有的媽媽只專注於衣食住行,冬暖夏涼,整天糾結哪些食物是轉基因的,這能比嗎?

新的育兒方式要求我們及時更新父母的功能,承擔起雙重職責。

牛娃的勝出,很大程度上是職場精英打敗了傳統慈母。

媽媽這一物種經過千錘百煉進化了,柔軟的母愛之心長出了金屬的外殼,噓寒問暖之外多了職場上叱詫風雲的鋒芒。

只有媽媽這一物種進化了,學習才不會是母愛的天敵,母愛反倒成了學習的天敵。是媽媽的大愛,堅強的意志和突出的能力和孩子一起戰勝了學習。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大多數孩子,沒有家長的督促,只能活出50%的自己,無緣發現一個更精彩的自己。和那些從小被要求不斷努力,不斷向上的孩子比,他們不是笨,也不是弱,而是從一開始就習慣了一種自我打折的人生。

虎媽蔡美兒說,作為父母,最不利於保護孩子自尊心的行為,就是你眼看著他們在困難面前放棄努力,無所作為。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孩子們小的時候,蔡美兒規矩又多又嚴,簡直沒有“人性”。什麼不許外面過夜,不許經常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不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門門功課都不能低於A+,還要練習樂器:不是普通的玩票,而是要出類拔萃!

媒體評論她“變態”,禁錮了孩子的天性。可是蔡美兒的孩子卻說,“我認為絕大多數人如果沒有人逼一把,只活出了生命的85%的潛力。而無論他們的極限是什麼,他們總可以做得比這多一點。”

世上沒有完美的教育,也沒有奇蹟,如果真有,那就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錯過了機遇,而是錯過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還寫了這些文章

【零起點】你跟孩子多大仇,要讓他零起點入學

【好學校】上了好學校才知道,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中美教育】中國孩子苦,外國孩子就不苦了嗎?

【減負】小學減負沒錯,但這話不是說給你聽的

【高考】毛坦廠中學:泯滅人性,為了一生的尊嚴

作者簡介

@米粒媽頻道

(點選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3-10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3歲寶媽請關注:

@米粒媽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