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如意”在傳統吉祥圖案中,與瓶子有什麼關係呢?

“平安如意”這個詞,現在很多民俗方面的資料之中,往往把其歸納為傳統吉祥圖案,其實,在我國農村民俗文化中(其他民間也一樣,這裡重點講農村風俗),既有圖案,也有話語,還有行為。

“平安如意”在傳統吉祥圖案中,與瓶子有什麼關係呢?

“平安如意”在傳統吉祥圖案中,為瓶子中插如意,“瓶”和“平”同音同聲字,“插”在一些地區的古方言中,其行為與“安”意思部分相同,都有“安裝”之意。比如說,至今有些農村“把花插入花瓶中”說成把花插“安”入瓶中。這樣瓶中插如意,就成了“瓶中安如意”,簡稱為“平安如意”。

相傳如意隨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一種器物,是僧侶在傳道時,把一些要點寫在一塊木板上,當忘記要講的經文時,看一下要點就能回憶起來,或者起到提醒作用,這種東西梵語為“阿娜律”。

也有民俗專家說,“如意”這種器物,在佛教傳入之前就有了,只是那時被古人稱為“搔杖”,直到現在還有,有的人還在使用,就是搔背癢的手指形的搔杖。我國古代朝廷上朝時,要向皇帝奏事,怕見到皇帝時,一緊張腦袋一片空白,就把要奏事的要點記在一片竹片上。古代在還沒有發明紙以前,書就是竹簡,由一片一片串起來,就成了書。因此,人們平時記事時,都是用單片的竹片記錄,記的竹片多了,才整理在冊。

“平安如意”在傳統吉祥圖案中,與瓶子有什麼關係呢?

後來發明了紙,竹簡也就淘汰了,但朝廷官員上朝時,依然用竹片(木片、玉片、象牙等)寫好奏事的要點,帶著上朝,就像現在,給領導彙報時要帶筆記本或者材料一樣,這種板子就叫做“笏”或者“笏板”。我們透過“笏”的竹字頭就可看出,“笏”最早就是竹片。“笏”在古代大臣上朝時,不僅起到記事作用,還起到指揮和護身的作用,古人根據這種器物功能,希望上朝奏事也好,指揮也好,防身也罷,都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被稱之為“如意”。

再到後來,隨著我國道教的興盛起來,古代道教人士把如意改成祥雲和靈芝的形狀。如意不管是器物的形狀還是名稱都被視為吉祥頌祝品。比如,很多地方農村風俗,人們用白玉、木、竹製作成如意,是壽禮中不可或缺的禮品,寓意壽星平安如意,健康長壽。

“平安如意”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很廣泛。

“平安如意”在傳統吉祥圖案中,與瓶子有什麼關係呢?

從圖畫來說,人們往往在家裡掛瓶插如意思圖畫,同時家中的傢俱、家裡的什物和建築上也雕飾瓶中插如意的圖案,寓寓意平安如意。

從實物上來說,人們用花瓶來裝如意作為裝飾擺設之物。在農村,人們把從山裡採摘來的靈芝插入瓶內,寓意平安如意。有的農村則把艾草(俗語為安源)插入瓶內,即可驅蛀蟲,也寓意平安如意,乾枯後還可用來煮水淋浴,能起來強身健體、預防疫病的作用。諸如此類,農村人既可就地取材,又能寓意平安如意的美好心願。因此,當我們在農村看到一些人家,在瓶子插入一些花花草草的時候,我們如果往這方面去思索,其中的寓意八九不離十。

從吉祥話來說,古代人們往往用“平安如意”來作為祝福語,寄託了一種美好的心願。直到現在,“平安如意”同樣是人們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一句祝福語。

在農村的一些村落中,我們在一些傳統傢俱、建築的邊上,或者生活用具、衣料和被褥紋樣上,會發現有一些如意與瓶子是分開的,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平安如意”在傳統吉祥圖案中,與瓶子有什麼關係呢?

這就是瓶子的和如意的分開使用,其中的說法是,如意稱為“如意頭”,瓶子稱為“平安尾”,其寓意是萬事以“如意”開頭,象徵萬事開頭一帆風順,而事情的結尾則是“平安”,又稱平平安安。體現了人們在生活中的一種美好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