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說起

“媽媽”,大多數人的心裡總是會湧起一股暖流,就如那首家喻戶曉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在媽媽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一個寶貝,可以被疼愛,可以被無限制地包容。

孩子會長大,媽媽會變老。

可是,只要她在,殘酷的世界裡總能給自己留下一點稚嫩天真的空間。

就像老舍在《我的母親》中描述的那樣:

“人,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在,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觀看完電影《媽媽!》,我想說,有媽媽在,就有一個最深的底氣在。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01

在電影中,講述了一位

85

歲媽媽照顧

65

歲阿爾茨海默症女兒的故事。

情節很簡單,情感卻真摯,讓人淚流滿面。

其實,從封面也可以看出,這是個老年人照顧老年人的故事。

一頭白髮的媽媽(吳彥姝飾),患有老年典型的疑心病,卻又極其的浪漫小資。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女兒(奚美娟飾)的白頭髮也有些許,相比較媽媽,她彷彿一直過著苦行僧的日子。

房間陰暗,沒有裝飾,穿著最普通的衣服,願意去做掃街的志願者活動。

與媽媽生活在一起,卻不主動交流,往來只憑借工具,面對面地貼便利貼,用搖鈴替換去敲門,兩份早餐,各吃各個,誰也瞧不上誰。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在女兒被診斷成阿爾茨海默症之前,媽媽彷彿是個

“小孩子”,肆意地享受著女兒的照顧;在被告知之後,兩人一夜之間回到了“正常”的母女關係。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阿爾茨海默症,沒有特效藥,也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延緩病情。

突如其來的意外,一場沒有準備之戰,兩個老人靠什麼去戰勝呢?

女兒很害怕,沒有眼淚,安排後續之事最重要。

也許,這就是成年人不相信眼淚的表現吧。

媽媽沒有服從她的安排,第二天就回到家裡,知道了女兒生病的事實。

她聽到訊息,眼眶裡的眼淚在打轉,告訴女兒:真希望得病的是自己。

傷心、難過

……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02

即使再難過,

85

歲高齡的媽媽依舊爆發出了她的小宇宙,和女兒坐下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

“老狼都會保護自己的幼崽”“我要成為你的榜樣”

我會照顧你。

尼采曾說: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為了能更好地、長期地照顧女兒,她要重新開始去當一次

“媽媽”。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這個媽媽,需要比新手媽媽更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每天早期去練瑜伽,重新學著去做飯。

甚至也會像第一次捧起嬰兒養育寶典一樣,她拿起了那本講述阿爾茨海默症的書。不讓女兒發現傷心,總是會拿著個手電筒,偷偷地在夜裡檢視。

她收起了家裡的刀刀叉叉,督促女兒去吃藥,每天都會記錄女兒的行為變化過程。

疾病的可怕就在於,它從來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女兒,慢慢地失去記憶,失去識人的能力,出現幻覺,是一種失智小孩的狀態。

半夜三更,女兒會突然起來,望向遠方,失望之後,會向她惡語相向。

女兒也會突然跑到外面,要去找以前的老房子,找尋記憶。

最可怕的是,女兒忘記了她是媽媽的事實,只是說,

“你和我媽媽很像”。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

不管怎麼樣,她依然守護在女兒的身邊。

“媽媽是海,我是一滴水

……

03

據報道,在

11

年後,我們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的社會。

“2035

年左右,我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

4

億,在總人口中的佔比將超過

30%

,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我們會有變老的一天,身邊也會有很多的銀髮老人。

《媽媽!》觀後感:沒有準備之戰,我拿什麼去戰勝

我們、他們總會有腦袋不靈光、腿腳不靈活的時候,希望那個時候年輕人不要去嫌棄自己的父母和身邊的老人。

因為他們從來不會嫌棄你。

他們會永遠愛你,不管你變成什麼樣子。

關注蝸牛,一起來刷劇看電影。等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