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一個13歲女孩真實地記錄了“生”的恐懼

這本《安妮日記》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寫的日記,是她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詳細記錄了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

這個小姑娘是個猶太女孩兒,名字叫做安妮·弗蘭克 (Anne Frank),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她用自己十三歲生日禮物的日記本記錄下了從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發生的一些事,這也成為了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同時,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也真實吐露了與母親不斷髮生衝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

《安妮日記》:一個13歲女孩真實地記錄了“生”的恐懼

這本日記的最後一則,日期是1944年8月1日。因為之後,弗朗克一家被人告密,被納粹投入集中營。次年,安妮就死在了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年僅15歲 ,屍體下落不明。

安妮一家被捕時,這本日記被米普·吉斯發現並儲存了下來,直到二戰結束後,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終於完成了女兒的夙願,將這本日記出版問世。卜一出版,引起熱議,先後被譯成 70餘種文字。

安妮日記

安妮·弗蘭克

外國文學

免費閱讀

《安妮日記》:一個13歲女孩真實地記錄了“生”的恐懼

後來有人回憶,就在1944年8月4日早上,德國警察闖入了他們的密室,告密者的身份至今未明。在西爾弗鮑爾的帶領下,當中總共有至少三個德國警察的成員。屋裡的人都被貨車帶走問,幫助他們的克雷曼和庫格勒也被帶走。其它所有人都被帶到了蓋世太保的基地,被盤問了一整晚。8月5日,他們被轉送到拘留所,一個極度擠逼的監獄中。兩日後八個猶太囚犯又被轉送到荷蘭的韋斯特博克——一個臨時營地。隨後很快被轉運到奧斯維辛集中營。

9月3日,他們被移轉,由火車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去。他們在三日後到達,以性別分開,再也無法會面。到達集中營時,火車上的男人和婦孺被強行分開,奧托就此與家人分開。弗蘭克姊妹被迫託運岩石和挖草皮;晚上她們都塞進十分寒冷的營房中。後來有人作證說安妮每當看見有小孩被送到毒氣室,都會變得僻靜和流淚。

《安妮日記》:一個13歲女孩真實地記錄了“生”的恐懼

549個人(包括所有15歲以下的小孩)被直接送到毒氣室殺害。安妮躲過了這一命運,因為她看起來比別的孩子稍大一些。脫光消毒,剃頭,被紋上一個識別碼。

因為集中營中男女完全被隔離,安妮自此再沒見過父親,所以當時安妮相信不很強健的父親已在他們分開後不久已經死亡。白天,她們被逼做奴隸式的苦工,晚上她們都擠在冷得要命的營房中。

由於集中營衛生太過惡劣,導致各種疾病蔓延猖獗,弗蘭克姐姐的面板也受疥癬嚴重感染,二人被送到醫療室治療,那裡是持續黑暗的環境,有很多老鼠出沒。那時候她們的媽媽艾迪特不進食,把每一口的食物留下給兩個女兒,並鑿穿醫療室底部的牆,把食物傳送過去。

《安妮日記》:一個13歲女孩真實地記錄了“生”的恐懼

1944年10月28日,軍方開始選移轉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安妮跟朋友短暫地重遇——漢妮和蘭特 ,她們在戰爭中活下來了。蘭特後來形容安妮為:禿頭,瘦弱,又在顫抖。

1945年3月,斑疹傷寒在營中散播,17,000人因此死亡,安妮也死去了。解放後,營地被全力燒燬,以防止疾病蔓延,而瑪戈特和安妮被埋葬於萬人冢,屍體下落不明。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為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我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

更令我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醜惡暴露無遺,世界正在變成荒漠的可怕現實,感到無比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我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追求心靈世界的最大自由。

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給人以鼓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