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1.

《黃山三十六峰意圖》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黃山三十六峰意圖》

205。9

釐米

78。7

釐米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黃山三十六峰意圖》是石濤黃山題材的畫作之一。畫中崖石突出,蒼松俯仰,一人泛舟於清溪嵐影之間,整體結構緊湊均衡,筆酣墨飽,瀟灑淋漓。石濤一生雲遊四方,探尋自我藝術創作的極限,有“黃山是我師,我是黃山友”之句,也曾發出“三十六峰權作主,萬千奇峭壯難名”的感慨,此圖正可視為其創作心境的真實寫照。

2.

《雲山圖》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雲山圖》

45

釐米

30。8

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雲山圖》繪煙雨欲來時,山林變幻、雲嵐瀰漫之景。圖中霧靄氤氳,虛實相生,倏忽飄逸。山巒用淡墨打底,以濃墨橫向皴擦,脈絡清晰;煙雲則以“留白”加渲染的方式呈現,沉積如堆雪,流動如河川;松林用細筆繪就,針葉密密麻麻,淡濃相間,繁而不亂。畫中又有兩處長跋,內容為畫家多年實踐領悟的真諦。全圖雲山筆筆精妙,跋文字字珠璣,畫、跋互證互鑑,是石濤“畫論合一”的生動展現。

3.

《野色圖》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野色圖》

27。6

釐米

21。5

釐米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野色圖》是

1972

年才被公諸於世並引發廣泛討論的一套冊頁。冊中包含山水、花草、蔬果等題材,無不明快清新。山水畫所繪皆為李白、杜甫詩意,畫中花樹扶疏,禽鳥飛鳴,江流漾影;花草、蔬果皆韻致清新,重在寫神,以幽清取勝。此冊被多位專家鑑定為石濤真跡,同時也有學者認為其乃後人仿作。石濤之畫在清代便有“真偽相半”之說,此冊於二十世紀突然現身,值得我們深入研讀、辨析。

4.

《遊張公洞圖》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遊張公洞圖》

45。9

釐米

286。4

釐米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遊張公洞圖》描繪的是位於太湖之濱的道教“七十二福地”之張公洞全景。圖中山勢蜿蜒起伏,洞內鍾乳結石,似猛獸之齒;洞外巨石宛若靈物,如有身形;遠望有良田溪泉,屋舍井然。作為紀遊山水畫中富有影響力的畫作,石濤此圖狀物傳神、筆墨恣肆,展現了文人畫家透過繪寫名山大川以遊目騁懷、領悟自然玄理的心境,也反映了明清時期紀遊山水畫的興盛。

5.

《萬點惡墨圖》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萬點惡墨圖》

25。5

釐米

229。0

釐米

江蘇省蘇州市靈巖山寺藏

《萬點惡墨圖》乃石濤居南京時繪製的水墨長卷,亦是其中年專注禪學思想的證明。圖中樹法變化多樣,石法洗練概括,點苔疏密結合、大小錯落、前後呼應,全卷構圖飽滿,樹石密佈,點畫狼藉,渾化無痕,正是其“一生鬱勃之氣,無所發洩,一寄於詩畫”的充分體現。

6.

《橫塘曳履圖》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橫塘曳履圖》

131。4

釐米

44。2

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空間在景緻的虛實互映中得“咫尺千里”之趣。畫中的山石雜木以飽含水分的潤墨表現,點染生動,顯現出作者較強的筆墨駕馭能力。此圖並非對實景寫生,而是作者“搜盡奇峰打草稿”後的胸中丘壑的寫照,面目獨具,妙得自然。

7.

《採石圖軸》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採石圖軸》

46。5

釐米

30。7

釐米

石濤(

1642

年-

1708

年)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小字阿長,僧名元濟,一作原濟,別號很多,大滌子、鈍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陳人、清湘老人、清湘遺人、零丁老人。

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明末四僧”。

8.

《搜盡奇峰打草稿》

大師系列│明末四僧│石濤——青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清 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

43。0

釐米

287。0

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搜盡奇峰打草稿》寫山重水複、危崖險峻、小橋流水、村舍寂寥之景,是石濤最著名的傳世作品之一。因卷中出現了疑似長城的建築,故有學者認為此畫描繪的是居庸關、八達嶺附近的景色。此作皴法不一,章法無定,滿紙墨點,千變萬化,韻致生動,可謂前無古人、別開生面,為山水畫開拓了新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