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魏曉偉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魏曉偉

字知非,別署秦齋、步澗樓、梧廬、曉夢文房、翠柳精舍

供職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

湖北省書法院秘書長

二級美術師

西泠印社社員

中書協會員

湖北青書協會副主席

武漢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流印社副社長

湖北篆刻研究院副院長

湖北省書法院研究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委員、湖北經濟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師、國學修養與書法·第五屆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學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首期文化素養研修班學員。出

版有《印壇點將·魏曉偉》《觀自在·魏曉偉篆刻心經》《娛親印存》《中流篆刻十家·魏曉偉》《當代印風·魏曉偉》。

提名理由

魏曉偉是活躍在當今我國印壇的備受業界關注的一位青年作者。他的創作主要表現在以大篆文字入印的藝術風格上。此類創作在當下雖不乏作者,但能真正走向既出自傳統又顯現自立氣質的並不多見,且魏曉偉在書法創作上同樣顯出他的曰積月累的優勢。相信他的由審美高度而至的藝術理念,一定會使他出類拔萃。

——劉一聞(提名研究員)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不信今時無古賢

尺寸:10.0cm×10.0cm

戊戌六月初吉於東湖步澗樓,知非曉偉刻石

印材:印度紅石

創作年代:2018

釋文:嘉言善行身之距

尺寸:5.5cm×5.5cm

印材:寮國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后皇嘉樹

尺寸:5.7cm×5.7cm

邊款: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寬則得眾

尺寸:2.4cm×2.0cm

邊款:寬則得眾。《論語·陽貨》之句。刻賀思寬賢侄十週歲之慶。庚子春於步澗樓,知非曉偉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嘉魚

尺寸:3.0cm×3.0cm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19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必勝

尺寸:3.0cm×3.0cm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20

釋文:息交以絕遊

尺寸:4.0cm×4.0cm

邊款:庚子正月初九,武漢封城第十一日於步澗樓,知非曉偉刻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一夜魚龍舞

尺寸:3.8cm×3.8cm

印材:寮國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心遠地自偏

尺寸:3.8cm×3.4cm

印材:寮國石

創作年代:2019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但願人長久

尺寸:3.3cm×1.1cm

印材:壽山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蘭亭

尺寸:3.0cm×3.0cm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20

釋文:勇者不懼

尺寸:5.0cm×1.8cm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逆行者

尺寸:3.0cm×3.0cm

邊款: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護生命。庚子正月初二,曉偉

印材:寮國石

創作年代:2020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每臨大事有靜氣

尺寸:9.8cm×9.5cm

印材:印度紅石

創作年代:2019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半潭秋水一房山

尺寸:6.2cm×6.2cm

印材:寮國石

創作年代:2019

青年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員魏曉偉篆刻作品—念依草堂第204期

釋文: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尺寸:5.0cm×3.4cm

印材:寮國石

創作年代:2020

釋文:遠離顛倒夢想

尺寸:3.0cm×2.9cm

印材:青田石

創作年代:2020

釋文:閒靜少言 不慕榮利

尺寸:2.8cm×2.8cm

庚子上巳節後一日於漢,知非曉偉刻

印材:寮國石

創作年代:2020

創作年代:2021

念依草堂專注於繪畫、書法、篆刻、民俗、詩詞、秦腔戲曲研究、鑑賞 品評,為廣大書畫朋友愛好者及青年書畫篆刻家提供推送平臺、歡迎大家賜稿。若有建議意見、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本文|圖片: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

文字來源: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

編輯|策劃:張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尊重原創、若有版權問題

敬請告知、聯絡平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