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工作地僅一牆之隔卻跨省寄信交流!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紀錄片

《航拍中國》第四季

正在熱播

空中之旅的第三站將鏡頭對準

青海

在青海湖北岸金銀灘草原上

有一座神秘的

原子城

這裡誕生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

見證著新中國核事業起步與發展的

崢嶸歲月

夫妻僅一牆之隔

卻轉寄書信交流

1958年

荒涼的青海湖北岸迎來大批定居者

他們的任務是研製原子彈

這裡成為

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

代號“221”

人們將一些車間建成掩體

表面再鋪上草皮

用來防備間諜衛星

夫妻工作地僅一牆之隔卻跨省寄信交流!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當時一對夫婦先後到此工作

因為保密要求,不能告訴對方身在何處

他們的信件從221廠寄出

在北京兜一圈後,再到對方手裡

直到二人在生活區偶遇

他們才知道彼此的車間僅一牆之隔

夫妻工作地僅一牆之隔卻跨省寄信交流!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鄧稼先、王淦昌、于敏……

許多科學家和建設者隱姓埋名

在這裡奮戰

用青春和汗水換來了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誕生

為國之重器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生

↓↓↓

三句“不能”

鄧稼先隱姓埋名28年

1958年8月,錢三強找到了鄧稼先

請他參與研發新中國自己的原子彈

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

當晚,他將調動工作的訊息告訴妻子

“調到哪?” “這不能說”

“做什麼工作?” “這也不能說”

“我給你寫信?” “不能通訊”

這一天起,鄧稼先的身影

從眾多好友的視野裡隱去

他的名字從學術刊物中消失

開始了隱姓埋名28年的生活

夫妻工作地僅一牆之隔卻跨省寄信交流!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1964年10月16日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國第一顆氫彈又在羅布泊上空爆響

直到1986年,

新中國共進行了32次核試驗

鄧稼先親自在現場主持過15次

因長期工作在試驗一線

鄧稼先遭受了致命的核輻射

1986年7月29日

鄧稼先逝世,享年62歲

王淦昌變成

“王京”

他說:

“我願以身許國”

1961年,剛剛回國的

王淦昌

受命秘密參加原子彈的研製工作

當被問及是否願意改名時

他的回答只有短短6個字

“我願以身許國”

當時他已經50多歲了

從那以後,科學家王淦昌“音訊全無”

西北大漠深處多了一個叫“王京”的老頭

在221廠,王淦昌主抓爆轟實驗

那時,人們每天都可以看到

穿著軍用大衣,腳踩高筒靴的王淦昌

穿梭在幾個實驗基地之間

夫妻工作地僅一牆之隔卻跨省寄信交流!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1966年初,年近60歲的王淦昌

和實驗部的科研人員一起

制定了爆轟模擬實驗方案

在一次次實驗中

解決了引爆設計技術中的關鍵問題

從1961年到1978年,王淦昌“隱身”17年

用實際行動踐行以身許國的承諾

于敏

“隱身”二十餘載

全心為國鑄核盾

1961年,錢三強把

于敏

叫到辦公室

“請你參加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

你看怎麼樣?”

于敏毫不猶豫地接受任務

開啟全新的氫彈研究計劃

從此,他的名字和他從事的事業

一起成為國家最高機密

從原子彈試驗成功到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

夫妻工作地僅一牆之隔卻跨省寄信交流!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1988年,于敏的身份解密

他的妻子驚歎道

“沒想到他是做這麼高階的秘密工作的”

于敏曾說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

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幹驚

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致敬

國之脊樑

致敬所有默默奉獻的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