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全球徵集自2018年8月8日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2019年1月7至8日,來自國內外的18名吉祥物專家評審相聚北京冬奧組委,對全部有效徵集作品進行初評和複評。5816件應徵作品整齊碼放在上百張白底桌子上,經過打分排序和一輪輪篩選,10組候選設計方案脫穎而出。

9月17日,在首鋼冰球館,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揭開面紗。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將熊貓形象與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雪容融則以燈籠為原型,燈籠點亮的時候發出溫暖的光芒,寓意點亮夢想、溫暖世界,也體現了冬殘奧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冬殘奧會理念。

讓熊貓的設計與眾不同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2019年1月25日,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團隊收到了北京冬奧組委發出的邀請,要求他們對自己的入圍作品進行修改。在吉祥物評審過程中,冰糖葫蘆的創意作品入圍前十,這是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創意來源,正是來自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團隊。

短暫開心過後,設計團隊迎來的是長達7個月的漫長且高壓的修改過程。從最初的冰糖葫蘆,到最終的冰墩墩,他們進行的大大小小修改不計其數,草圖上萬張,相關檔案容量累計超過100G。

廣州美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劉平雲說,冰糖葫蘆是他兒時對北京的記憶,而且糖葫蘆外表的“冰殼”也與冰雪運動“或多或少有些聯絡”。

隨後冰殼的創意被保留,設計團隊被建議嘗試圍繞其他珍稀或特色動物展開設計。廣美設計團隊在冰殼裡做了許多嘗試,有鹿、虎、兔子,考慮到冬奧會正值春節,他們還設計了元宵、餃子等等。

整個3月和4月,廣美設計團隊對吉祥物形象的概念表達、角色造型、動作比例、裝飾紋樣、五官細節、說明文案和設計元素進行反覆修改。經過無數次的探索,他們的修改重點終於逐漸明朗——被冰殼包裹的熊貓。

吉祥物評委會主席、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蔣效愚認為,選擇動物作為吉祥物是冬奧會一個通行的做法,但選擇在各種大型活動都擔當過吉祥物的熊貓,相當於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你設計的熊貓要與以往不同,而且還要與冬奧會相匹配,”他說,“雖然是個難題,但只要我們有創新,就會有獨特魅力。因為熊貓是我們的國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中國本土的珍稀動物。國際上看到熊貓,就知道它代表中國,不用任何語言解釋都會被認同。”

從設計內行角度來講,做熊貓則是把雙刃劍,因為用熊貓的太多了,如何做出一個易於傳播、可愛的、非傳統的熊貓?

為此,廣美設計團隊專門成立一個資料組,把能收集到的熊貓全部收集,每天都去比對分析,無論是在冬奧組委辦公室,還是廣美工作間,都貼滿了各式各樣的熊貓。

“那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老覺得這吉祥物少點什麼東西,雖然有冰晶外殼,跟冰有直接關係,但怎麼就和冬奧會密切聯絡在一起,怎麼就說它是冬奧會吉祥物呢?”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高階專家林存真指出了當時遭遇的困境。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4月30日,廣美設計團隊又一次進駐冬奧組委。“那天大家一起探討,突然有個想法說能不能把‘冰絲帶’融進去?”林存真說,這一下“點醒”了大家,當象徵著冰雪運動賽道的彩色光環出現在熊貓臉龐時,這個身穿冰殼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員,一下有了未來感、科技感,這樣馬上定位就清晰了。隨著冰殼熊貓的方案逐漸完善,起名字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冰殼熊貓的最初創意來自冰糖葫蘆,“其實冰糖葫蘆原來也叫糖墩兒,‘墩兒’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詞。有一種北方冬天的特點,也特別親切,像鄰家小孩一樣特別健康、活潑、可愛。”林存真說,“一有這想法以後,馬上去網上查,結果沒有重複的。後來又發現,南方人和外國人很難讀出‘墩兒’,後來我們就改成了冰墩墩,也過了查重。”

讓燈籠的造型“活起來”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

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的燈籠造型源於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本科生薑宇帆對家鄉年味兒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於小興安嶺深處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每逢過年,這座小縣城都會被濃濃的節日氛圍包裹,街巷樓宇間,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是最常見的景象。

燈籠的創意入圍前十,不過專家們給出的意見卻是“僅保留原創屬性,重新設計形象”。這就意味著,整體形象設計幾乎要從零開始。

同樣出於保密需要,設計團隊將位於學校校園後側居民區中的一間吉藝專家公寓作為工作室,這間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見證了冬殘奧會吉祥物誕生的全過程。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主任吳軼博說,在前期修改階段,她每週都要來冬奧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個多月裡,她從長春往返北京的次數多達30多次,從首都機場到首鋼的“兩點一線”成了她對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藝設計團隊面臨的任務除了為燈籠形象加入多樣化屬性,將其擬人化,賦予其生命,還要將其與奧運結合,這需要多方面的學習。於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金巍特意買了個燈籠掛在工作室,讓團隊成員每天觀察,每天琢磨。與此同時,所有團隊成員把冬奧組委的宣講錄影看了一遍又一遍,還上網查詢,“惡補”奧運及相關知識,感悟和尋找奧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合點。“這對我們是一個寶貴經驗。”金巍說。

2月下旬,北京冬奧組委專家組經討論研究決定,取消中國結的進一步修改,讓團隊主攻燈籠形象的完善設計。到4月初,燈籠形象已基本確定,吉藝設計團隊需要遞交完整的文化闡釋方案。

“這個階段也是團隊最迷茫和煎熬的階段。”郭春方說, “一開始是將吉祥物的屬性與鹿結合,我們嘗試過加鹿角、紅鼻頭,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文化闡釋,大概有近1個月的時間,我們做了各種嘗試,感覺路走不通了。”

設計團隊每天都在不斷嘗試和自我否定之間徘徊,就在這一膠著階段,修改專家組感受到了團隊的迷茫,並及時地給予了指導和幫助。在雙方多次溝通和嘗試之下,鹿的屬性被放棄,體現“雙奧之城”的天壇、鴿子、長城,以及與冬奧相連的如意(冬奧會跳臺滑雪場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現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設計會有靈感閃現的剎那,但更多的是反覆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塊勾勒出它的臉龐,為了最真實的效果,設計團隊在冬天專門往牆上隨意扔了許多雪堆,之後再把牆上的形態具象化;而為了展現雪容融紅紅的臉龐、彎彎的嘴角,團隊也做了許多微調。

“團隊在修改的時候就考慮到後期應用,儘可能多地增加應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兩旁和廣告牌的展示效果,還有衍生品的效果,像檯燈、手錶等等,都在我們考慮範疇。”吳軼博說,“燈籠本身是可以發光的,可以帶來溫暖、傳遞力量,這和冬殘奧會的理念非常契合。”

製作:孫瑞娟

原標題:《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背後的故事,你瞭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