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近千名中方人員參建,座位下方都有空調通風口

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

影片剪輯 丁偉

倒計時9天,2022卡達世界盃,已近在眼前。

雖然中國男足無緣進入世界盃32強,但這屆世界盃卻絕對不缺乏中國元素,決賽場地盧塞爾球場便是由中國鐵建與卡達HBK公司聯合承建。

傍晚時分,習習海風吹來,人們漫步在世界盃倒計時廣場,親眼見證這場盛會的臨近。不遠處,室外足球主題音樂會熱鬧非凡,不少觀眾舉著手機,把現場的熱情傳遞到世界各地。身後,閃著金色光輝的盧塞爾體育場已準備就緒,正等待著各國球迷的到來。

盧塞爾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李白自豪地說,本屆世界盃的半決賽、決賽、閉幕式等重大賽事和活動都將在盧塞爾體育場進行,這是中國企業首次以設計施工總承包身份,參與建設的世界盃主場館,該體育場從設計之初就備受關注,現在已拿下多項“世界之最”,並印製在了當地的貨幣上,成為國家名片。

對話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近千名中方人員參建,座位下方都有空調通風口

盧塞爾體育場(來源:鐵建國際)

每個座位下方都有空調通風口

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在香港轉機,飛行九個小時到達卡達首都多哈。10月21日,吳悠(化名)開啟了他的首次卡達之行。

在近40天的出差行程中,吳悠要參觀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多個比賽場館,還要在盧塞爾體育場現場觀看世界盃半決賽、決賽,親眼見證冠軍的誕生。吳悠的幸運,引來身邊朋友們的“狠狠”羨慕。

漫步在多哈美麗的濱海大道、與世界盃倒計時鐘合影、體驗街頭急劇升騰的足球熱情、感受盧塞爾體育場的宏偉……落地多哈後,吳悠用幾天時間先後打卡了321體育博物館、世界盃倒計時廣場和盧塞爾體育場。

“在開放日的最後一天,有幸提前探訪了由咱們中國鐵建承建的盧塞爾體育場,這是本屆世界盃規模最大的體育場。”走進盧塞爾體育場,吳悠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迫不及待地和網友分享了眼前的一切。

踏上場內草坪,參觀體育場休息室,坐在觀眾席閉目暢想比賽時的熱鬧和此起彼伏的呼喊。

對於吳悠來說,一切的經歷都如同夢幻。但最讓他激動的,是走進球員更衣室的那一瞬間,“正式比賽時,我最喜歡的球星可能也會坐在這個位置。”

“感到無比震撼和自豪,可以容納92000人同時觀賽,這麼大規模的體育館是我們中國企業參與建造的,我和朋友開玩笑說,雖然中國足球隊沒能參賽,但各國的明星球員都要在咱們中國企業建造的球場裡比賽,這也是一種另類的參與。”吳悠介紹,雖然現在北半球已是冬季,但卡塔爾當地室外氣溫仍高達35℃,“一進入體育場瞬間涼快很多,體育場內可能只有25℃左右,空調很強勁,場館科技感十足。”

坐在觀眾席上,吳悠注意到一個小細節,每個座位下面都有獨立的空調通風口,觀眾坐在位置上看球,會感覺很涼爽舒適。

對話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近千名中方人員參建,座位下方都有空調通風口

盧塞爾體育場內部(來源:鐵建國際)

“因為工作原因,我和當地銀行工作人員接觸得很多,他們聽說我去了盧塞爾體育場,都很羨慕。在當地,盧塞爾體育場是非常具有標誌性的,他們把這座體育場印製在了貨幣上,據說這是‘中國建造’首次登上卡達貨幣,成為國家名片,這也是讓我感到非常驕傲的事情。”吳悠說,他已經準備了很多張印有盧塞爾體育場的貨幣,準備帶回國內送給親朋好友。

讓國人引以為傲的盧塞爾體育場,是2022年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位於卡達首都多哈以北約15公里處,建築面積19。5萬平方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雙層索網屋面單體建築,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設計標準最高、技術最先進、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世界盃主場館。

競標背後的6萬多張檔案

盧塞爾體育場由中國鐵建與卡達HBK公司聯合承建,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以設計施工總承包身份參與世界盃主場館建設。關於盧塞爾體育場與中國企業的故事有很多,真正要了解這座體育場與中國企業的緣分還要從2016年說起。

現已是中國鐵建沙特分公司總經理的王雷,在2016年5月初,牽頭主抓2022年卡達世界盃盧塞爾體育場專案投標工作。

由於當時在卡達尚未設立常駐機構,人員嚴重不足,作為前方工作組組長,王雷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一個世界級專案,含金量非常高,那就必須配備一支超級團隊”。

考慮到投標時間的緊迫,王雷決定直接從系統內抽調複合型人才。語言是第一要素,但責任心和學習能力同樣重要。為此,他先圈定了公司各部門業務素質過硬、語言水平過關的一些中青年,進行面試篩選。經過精心挑選,全面考量,最終篩選了12名同事加入他的超級團隊,參與投標管理,為投標進展過程把控提供基礎支撐,投標準備工作緊張有序開展。

國內是週六、週日休息,卡達則是週五休息,所以一週7天只有4天能正常與國內溝通。然而,因為存在5個小時的時差問題,這4天中每天只有幾個小時有實際價值。前方團隊要每天等到凌晨四五點鐘才睡覺,因為那個時候國內剛剛上班,需要進行資料和資訊的交接。

王雷帶領的前方團隊工作節奏非常緊張,白天在外考察市場、進行商務談判,晚上進行工作彙總,同時還要準備第二天的所需資料,凌晨才休息是常有的事。

“當時我也參與了競標的相關工作,全球多家優秀的承包商共同參與,競爭非常激烈。”11月8日,中國鐵建盧塞爾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李白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當時的標書準備時間只有3個月,而招標檔案就有6萬多張。

“放在2008年奧運會,盧塞爾體育場就相當於‘北京鳥巢’。而且兩者在結構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當時我們邀請了中國北京設計院、精工鋼構等,多家參與過北京鳥巢建造的企業一起參與競標,業主單位很看重這一點,他們相信我們有能力、有經驗建設好盧塞爾體育場。”李白介紹,在短時間內,中國鐵建迅速整合了全球40多家頂級優質資源,最終出色地完成了投標報價和設計最佳化,贏得了業主和其他競標者的高度評價。

2016年11月,中國鐵建與卡達HBK公司組成的聯營體,從來自全球9個國家的11家競標者中脫穎而出,順利中標盧塞爾體育場的總承包合同。

今後球場將改建成學校醫院

有人稱盧塞爾體育場工程是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零號工程”,足見該工程的重要程度。

“剛接手專案時非常興奮,但很快也開始擔心能不能把專案做好,一方面時間緊迫,另一方面確實有難度。”李白坦言,雖有十餘年海外建築專案經驗,但面對這樣一項龐大工程,自己心裡還是會打鼓。

涵蓋30個專業,42個專項設計,既要滿足國際足聯規範,又要滿足歐美規範和卡塔爾當地規範,既要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又要兼顧二次開發,場館主鋼結構總用鋼量相當於3個埃菲爾鐵塔……此前,中國從未舉辦過世界盃,更未在海外完成過世界盃體育場的建設。

對中國企業來說,盧塞爾體育場的建設工作挑戰巨大。

盧塞爾體育場的設計靈感源於阿拉伯傳統琺琅燈格紋飾,整體造型如同盛滿椰棗的金碗,幕牆外立面自上而下呈弧形變化。這樣的雙曲面外幕牆,對建造技術提出了新要求。據瞭解,盧塞爾體育場外幕牆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由近4萬個小三角單元組成4200多個吊裝單元,且每個小三角單元尺寸都有所差異,保證幕牆結構和主體鋼結構良好結合就是一項難度不小的複雜工程。

對話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近千名中方人員參建,座位下方都有空調通風口

盧塞爾體育場外立面(來源:網路)

如何將平面圖紙上的草圖變成現實中的宏大建築,成了李白日思夜想的問題。實際工作中,遇到新挑戰是常有的事,很多時候都是一邊推進工程進度,一邊與建築設計師溝通最佳化設計方案。

“400多噸的主體鋼構件,需要用1600噸的履帶吊裝,這是我從業20多年來的第一次。”跨度達270多米的屋面索膜結構,同樣讓這位建築工程老將印象深刻,“屋面(建築物屋頂的表面)施工時,因為屋面索的跨度較大,所以需要多次從地面爬上屋面。半個小時都不一定能上去。”李白告訴記者,屋面有70多米高,可以先坐電梯上到一半的高度,再爬樓梯上到屋面,這樣的過程每天要重複多次。

對話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近千名中方人員參建,座位下方都有空調通風口

現場施工圖(來源:鐵建國際)

“夏天的氣溫很高,一般在40℃以上,有時候極端天氣氣溫可能達到50℃,而且當地溼度很大,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確實很難受。在外面走上十幾分鍾,全身都溼透了,我們的焊工師傅戴著手套就更熱了,焊一會兒,手套裡都是水。”李白說,建設一座節能環保,科技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體育場,挑戰是一個接著一個,還好在歷經2118個日夜後,大家不負重託,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盧塞爾體育場順利完工。

據瞭解,與傳統的體育場建設專案相比,盧塞爾球場的建設專案節約了40%的淡水,聚四氟乙烯材料構成的屋面膜結構,在保護球場免受風沙侵襲的同時,還可為球場草皮的生長提供足夠的光線,這為世界頂級足球場館的建設,樹立了綠色建築的典範。

中國鐵建盧塞爾體育場專案副經理黃韜睿曾自豪地說:“盧塞爾體育場是一座現代化的高科技體育場,拿下了六項世界之最,從設計到施工,中國企業提供了全產業鏈的中國方案、中國產品和中國技術。”

李白透露,據目前方案,世界盃結束後的盧塞爾體育場將被改建為學校、醫院和酒店等,以服務當地社群的可持續發展。

近1000名中方人員參與建設

坐在施工現場,安裝工人張利全,一口餃子就著一口大蒜,手背上還有幹活時留下的泥土,手裡的這一碗餃子,是他的年夜飯。

在張利全背後,尚未完工的盧塞爾體育場靜靜矗立著。

“2021年春節很多同事沒有回國,從2018年到現在,我也已經在卡達度過了兩個春節”。在李白的腦海中,總能回憶起同事們默默拼搏的催淚畫面。

對話卡達世界盃主體育場中方總工程師:近千名中方人員參建,座位下方都有空調通風口

中方總工程師李白(來源:環球時報)

李白介紹,盧塞爾體育場專案由中國鐵建和當地企業組成的聯合體承包,施工全過程都會與當地的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直接和間接參與本專案的企業高達200餘家,“中國參建人員總數約為1000人,包括約800名中國工人、200名中國工程師和一線技術人員。中國元素、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資企業是該專案實施的主力。”

能參與到世界頂尖體育場的建設中,對李白的職業生涯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在盧塞爾體育場的工作告一段落後,他已經前往沙特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3月份離開的中國,可能要到明年4月份才能回國。”李白說,他是個老球迷,自己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到親自參與建設的盧塞爾體育場觀看世界盃決賽,但因為工作原因,他和同事們都無法如願,他期待著2022年卡達世界盃快些到來,“到時候只能透過電視鏡頭圓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