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以及朝鮮半島的扶余人各國:扶余、高麗、百濟

東北以及朝鮮半島的扶余人各國:扶余、高麗、百濟

扶余、高麗、百濟的地圖

東北以及朝鮮半島的扶余人各國:扶余、高麗、百濟

高麗權臣、名將全蓋蘇文

在東北,自古有三大民族集團,自西向東,有序排列,分別是:東胡、扶余、肅甚。大致來說,其地理位置,依次是現在的東蒙、吉林、俄國濱海區。

其中,東胡,後來發展為鮮卑、烏桓、契丹、蒙古,等等;肅甚,後來出了金國和滿洲。

本文來說說地理位置位於中間的扶余。

扶余人,出自濊貊。當年,羌人中的先進部分,即華夏人,亦即炎黃同盟,自陝西東進,在河北擊敗了蚩尤集團,戰敗的蚩尤集團分頭南逃和北逃,其中北逃的,跑到東北,與當地一些民族混合,形成了濊貊人、東濊人、沃沮人等民族。

公元前二世紀,亦即西漢初年,扶余人從氏族部落階段,進化到了階級社會,建立了扶余王國,王國一直持續到了五世紀末,亦即南北朝時期,立國六百餘年。

漢武帝時期,自遼西郡、遼東郡出兵,吞併了朝鮮王國,在半島,自北至南,設立了玄菟郡、樂浪郡、臨屯郡、真番郡。

扶余王國位於玄菟郡以北,為玄菟郡的附屬,扶餘國王的印章,由漢帝國發給。

西漢後期,漢帝國將漢四郡併為兩郡,即,玄菟郡、樂浪郡,其中,玄菟郡郡治後撤到遼東,樂浪郡郡治仍為平壤。

西漢末年,王莽亂政,扶余王國中斷了與中原的聯絡,東漢建立後,又恢復聯絡。東漢帝國透過玄菟郡控制扶余王國。

在西漢末年的混亂期,扶余王國的一位王子高朱蒙,在王室內部鬥爭中失利,遭到迫害,被迫南奔,逃到玄菟郡的高句(音GOU,一聲)麗縣(在今遼寧本溪),與那裡酋長的女兒昭西奴成親,於公元前37年,在那裡建立了高句麗王國,高朱蒙,是為高句麗的開國之主東明王。

高句麗亦即高氏高麗王國建國以後,北抗扶余王國,同時,向南大肆發展,也就是說,建國於東北的高句麗,開始向朝鮮半島擴張了。半島東部的東沃沮人、東濊人等一系列民族,皆被吞併。

高麗王國向南擴充套件之後,高朱蒙留在扶余王國的長子高儒留,也已長大成人,前來投奔,於是,高朱蒙立他為太子,而昭西奴為他生的兩個兒子,次子高沸流、三子高溫祚,情知今後將無立身之地,於是,離國南下,率領部分臣民來到來到半島南部的馬韓部落,高溫祚建立了百濟王國,統治朝鮮半島西部。因此,百濟王國的上層,是扶余人,而人民大眾,則是馬韓人。

另外,幾乎同時,半島南部的秦韓人,也建立了新羅王國,在半島南部發展。

這是朝鮮半島的前三國時期。

所以,從扶余人的角度來說,他們先後建立了扶余王國、高氏高麗王國、百濟王國;

從半島南部三韓的角度來說,其中的秦韓建立了新羅王國,其中的馬韓建立了百濟王國。

曹魏時期,魏國輕而易舉擊敗了高句麗,摧毀其都城丸都(今吉林通化集安),然後回師。

之後,敗退的高句麗捲土重來,重建了丸都城。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爆發,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原大亂,高麗、新羅、百濟都得到了發展的大好機會。

其中,高句麗最為兇猛,先後吞併了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一舉成為東北亞強大國家。

高句麗在半島北部,開疆拓土,實力強大,竟然逼得扶余王國成為其附屬國,後來,百濟王國也成為其附屬國,扶余人三國,以高句麗為首,高句麗後來居上。

五世紀末,南北朝時期,扶余王國被高氏高麗王國吞併,高句麗更加強大。

581年,隋帝國建立。612年到614年,隋煬帝三次徵高麗,損兵折將,並且引發了隋末起義,隋帝國被推翻,618年,唐帝國建立。

唐太宗時期,親征高麗。高麗權臣、名將全蓋蘇文,姓全,名字叫蓋蘇文,他調兵遣將,全力抵擋,唐軍不勝,被迫退兵。

隋唐戰突厥,屢戰屢勝,卻屢徵高麗不勝,皆因為,其關隴集團的鮮卑騎兵,本身就出自草原,在草原上打突厥騎兵,很熟悉,得心應手,但是,進攻據城固守的頑固城池,則非鮮卑騎兵所長。

唐高宗在位期間,660年,唐帝國名將蘇定方,率唐、新羅聯軍,攻滅百濟王國,663年,百濟的盟邦倭國來戰,又被唐將劉仁軌在白村江會戰中擊敗。百濟末代國王扶余豐,逃亡高麗。

百濟將領黑齒常之等人歸降唐帝國,黑齒常之後來成為唐軍名將,征討吐蕃、突厥,屢立戰功。

668年,趁高句麗內訌,唐帝國抓住機會出兵,名將李勣、薛仁貴,率唐羅聯軍,一舉攻滅了高句麗王國。

扶余人各國,皆立國六七百年,至此全部結束。

之後,西邊的吐蕃王國攻唐,薛仁貴率唐軍主力趕往西線迎戰吐蕃,新羅王國趁機驅逐了唐軍餘部,統一了朝鮮半島。

九世紀末,唐帝國大亂,新羅也分裂為新羅、後高麗、後百濟。這是朝鮮半島的後三國時期。

935年、936年,後高麗亦即王氏高麗王國,先後滅新羅和後百濟,重新統一了朝鮮半島,時間大致與遼帝國、宋帝國建國同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