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

如果能穿越回唐朝,你最想嫁給哪位詩人?必須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王維王摩詰啊!

他才華高:

是中國山水田園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繪畫造詣更高於詩歌,他還精通音律,一曲《鬱輪袍》讓玉真公主驚豔傾心,名副其實的真·文藝青年。

他長得帥:

面板白,氣質高,真正的大美男, 風流貴公子風範,如芝蘭玉樹,驚豔眾生。

他家世好:

王維他出身“五姓七家”的太原王氏,祖上的三公、皇后、宰相一抓一大把,是正兒八經的名門望族世家公子。

他深情專一:

能拒絕公主的誘惑,對髮妻恩愛不移,妻子早逝後終身不再續絃,也從未納妾,鰥獨三十年。

他不差錢:

世家嫡子出身的王維品位好,當官之後更加不差錢,出入乘寶馬,大手筆買下豪華山林別墅——輞川別業也是毛毛雨,小意思……

他有潔癖:

王維的輞川別墅很大,他卻要求一塵不染,家裡專門養了十幾個小廝,天天啥也不幹就負責拿著掃把和抹布到處打掃,還要專門僱兩個人在家扎掃帚,時常供不應求。

……

從以上介紹來看,王維簡直是拿了古代言情男主的劇本,而且還是那種溫潤謙和的寵文男主,溫柔深情,會撩會寵蘇炸天的那種,比霸道總裁還要吃香。

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

可是,別忘了,王維被稱為“詩佛”。

明明拿了言情男主劇本的他在前半生究竟經歷了些什麼?才讓他的後半生活成了清心寡慾,四大皆空的模樣?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科舉失敗轉身就C位出道,長得帥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公元715年,李白還在江湖漂泊學劍學仙,杜甫剛剛背起書包上學堂,壽王李瑁邂逅了楊玉環……

十五歲的王維從山西老家辭別長輩,帶上書童,坐上了開往長安的馬車。他渴望從這一去能平步青雲,繼往開來,能承繼祖先的榮耀,負擔起中興家族的使命。

當時唐朝的科舉制度,除了參加考試拔得頭籌之外,還有個充滿“人情味”的“公薦制度”。

學子們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獻給達官貴人,社會名流們。只要作品出色,這些權貴名流就會以為國家薦賢舉能的名義,把學子推薦給主考官,這一波操作下來,功名基本上就穩了。

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王維偏偏不走尋常路。他來到長安之後直接參加科舉考試名落孫山。大約也是在此期間,他寫下那一首名垂千古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雖然有一點惆悵,但是王維沒有消沉,而是另闢蹊徑,一生氣直接一頭扎進了長安城的“娛樂圈”,準備走“選秀路線”。

很快,王維憑藉自己的極高的顏值、高貴的出身、出色的才華以及多才多藝的特長,成為長安上流社會的風流人物,經常一天要趕好幾個公府豪門的酒局,只要見過王維的人,都願意和他喝一杯酒,交個做朋友,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

王維就在長安權貴交際圈裡混的風生水起,每天輕裘寶馬,美酒羔羊,一邊吃吃喝喝享受著生活,也沒耽誤說說笑笑搞起了事業。

期間所做的《少年行四首》就是少年王維在交遊中的真實寫照,端的是意氣風發,雄心壯志: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群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王維眼看著自己已經在長安打開了知名度,就應該直奔主題了。這一天,他脫下錦繡華服,換上了一身純白長衫,背起了自己的琵琶,扮成了一名樂師,跟隨岐王來到了玉真公主面前。

玉真公主,閨名李持盈,是唐玄宗皇帝的親妹子。她雖然身在道觀,但心繫紅塵,一直活躍的不得了,是動不動就要上“大唐頭條”的明星九公主。

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

玉真公主的藝術沙龍,每天公子王孫、才子佳人絡繹不絕,過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日子。在她什麼樣的博學才子、美貌小鮮肉沒見過,但是她一見到王維,還是被驚豔了,認為:“維妙年潔白, 風姿都美”,翻一下就是:

面如瑩玉,溫雅俊美,高貴風雅,神情悠然若雲般舒展,月般清華,白衣勝雪,臨風而立,好一個高貴風雅的濁世佳公子。

王維的風采讓玉真公主當即懷疑他不是個單純的樂師,直接問岐王:“這位是誰?”岐王一笑妙答:“他是知音人”。隨即王維登臺,修長的手指撥動四根絲絃,傾情演奏了原創的琵琶曲《鬱輪袍》。

一曲奏完,豔驚四座,在場的人個個聽得如痴如醉,玉真公主更是大加讚賞,認為“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她當即認定王維絕非凡夫俗子,帶著星星眼激動的問王維:“你除了彈琵琶,還有什麼特長嗎?”

王維微微一笑,從懷裡掏出了自己的作品集,恭敬的遞給公主。公主一看,嚇了一大跳,她對王維說:

“這些都是我平時喜歡誦讀的詩歌,我還以為這麼好的詩是古人佳作,萬萬沒想到原作者竟然是你?你以後就是我的男神了!”

就這樣,王維成了玉真公主的座上賓,他長得帥,有才華,說話又好聽,玉真公主和岐王這些皇室頂級權貴都很喜歡他。

有了這些權貴的推薦,王維一舉進士及第,出任太樂丞,這一年王維21歲。

雖然是個掌管禮樂的小官,但是憑藉王維的高超才華、家庭出身、人際關係,以後真的是前途不可限量了。在此期間,王維認識了大名鼎鼎的李龜年,兩人惺惺相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玉真公主真的很喜歡王維,以至於為了他放棄了原本定下的推薦的人選張九皋,也就是開元名相張九齡的弟弟。

幸虧人家張九齡不是個小心眼的人,否則,不僅玉真公主得罪了這個朝廷重臣,王維以後做官也沒戲了。

展翅高飛摔下懸崖,人生有時候就是起起落落落落

考取功名,出任官職,備受權貴看重的王維覺得自己的人生開始走上了正途,他就像一隻撲打著翅膀想要展翅高飛的年輕雄鷹,卻沒想到,因為他站的太高,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摔下了萬丈懸崖。

出身世家王維,原本應該清楚,離皇權越近就越危險,但是他少年成名,實在太過得意了。所以他忘了忌諱,和岐王、寧王、薛王等幾個交好的王爺一起看了一場“黃獅舞”,這一下可讓那些平時對他羨慕嫉妒恨的小人抓住了把柄,告密到了皇帝面前。

唐玄宗的上位之路和李世民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格外看重自己的皇權,絕不允許兄弟子侄們威脅到他的皇位,所以王維就被趕出了長安,貶到了濟州做了一名司庫參軍,其實就是一名倉庫管理員。

王維渴望功業的熱情還在熊熊燃燒,做庫管也做得有模有樣,但是他一連幹了六年,依舊沒有等到朝廷重用他的任命,再次換崗依然是小官。

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

多年來,王維苦於一身才華抱負無處施展,還要處處受制於人,受一些腌臢鳥氣,他覺得這樣很沒勁,乾脆辭官回家,逍遙自在的做個富家翁豈不是更爽?

於是,“無官一身輕”的王維和心愛的妻子崔氏得以過了幾年朝夕相守,賭書潑茶的靜好歲月。

王維和妻子崔氏是自幼定下的娃娃親,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崔氏和王維的母親一樣,是出身“五姓七家”中博陵崔氏的大家閨秀,容貌端麗秀雅,知書達理,才情非凡。

有傳說王維大婚當日,妻子出了個對聯讓他對上了才可以入洞房,那上聯是“

一副古畫,龍不吟,虎不哮,花不芬芳,猿不跳,笑煞蓬頭劉海

”,王維當時竟沒能對上來,去院子裡轉了一圈,看到了石桌上的棋局才有了靈感,回房對到“

半局殘棋,馬無足,車無輪,卒無兵器,炮無聲,悶宮束手將軍

”,從此夫妻更加和順恩愛。

據說王維的才貌讓玉真公主傾心,想要招為駙馬,但是王維堅定的告訴她自己已經名草有主。玉真公主不甘心,找了寧王等人來給王維施壓。

王維聽說寧王有個家伎原來是賣餅師傅的娘子,是被寧王花大價錢買來據為己有的,但是這個女子對丈夫舊情不忘,所以藉此作了一首《息夫人》表達了自己的心志:

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玉真公主只好知難而退,知道強扭的瓜不甜,成全了王維對崔氏妻子的一片深情。

只是可惜,自古深情留不住,彩雲易散琉璃脆,王維和妻子也沒能走到白頭。在王維30歲那一年,崔氏懷孕產子,難產去世,連孩子也沒能保住。

失去了愛人的王維,自此心灰意冷,如墮地獄。雖然妻子臨終前苦苦相勸他另娶他人,但是他卻哭著咬破手指發下重誓:你死了,我就做和尚去!

因為崔氏去世之後,王維還要贍養母親,所以沒有真正的遁入空門,但是他真正做到了不續絃不納妾不近女色,清心寡慾的生活,獨自鰥居30年不動搖。

王維對於髮妻的一片深情,古往今來,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很多大詩人喪妻,都曾留下哀婉悽絕的詩句:

元稹寫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但是基本沒停過沾花惹草;蘇軾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也沒耽誤和新妻子卿卿我我,小妾也不止一個;歸有光寫過“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實際上也三妻四妾;歐陽修寫“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也沒耽誤他一再續絃……

唯有王維,他沒有留下寫給亡妻的詩歌,他只是靜靜地守著回憶,關閉了心門,吃齋飯,穿素衣,過著修行的生活。

從三十歲壯年到六十歲離世,任憑媒婆踏破了王家的門檻,他再也沒有接受過別的女人。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王維後半生出世入世浮沉悲歡

黑夜過去,就是白晝。

年僅而立之年的王維,經歷了太多他這個年紀不該承受的沉重與哀傷,當他決定做一名“佛系中年”的時候,命運又一次出現了轉機。

公元735年,張九齡不計前嫌,重新把王維從田園拉回到體制內,出任右拾遺。公元737年,王維奉聖旨監察御史前往河西想象,就地任職節度判官。

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

《隴西行》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

正是這一段時間的邊塞職業生涯,讓王維的詩歌除了山水田園之外,多了一些邊塞風情。也就是此時,他寫出了義務教育必備作品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他雖然是名門望族的世家子弟,但是父親早逝之後,母親帶著他和弟弟王縉過得一直比較勤儉。但是現在一切都好起來了,隨著他的官兒越做越大,也越來越有錢了。

王維在藍田買了一所豪華的別墅,也就是著名的

輞川別業。

這個別墅原來是唐代名流,號稱“仙宗十友”之一宋之問的宅子,佔地規模很大,有山林湖泊,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是一座上等的園林別墅。

王維用極簡風重新裝修別墅,

“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僅是

非常適合王維個人隱居,也適合給老母親養老修行。

王維雖然不喜歡奢華,但是極其愛乾淨,根據馮蟄《雲仙雜記》記載:

“王維居輞川,宅宇既廣,山林亦遠,而性好溫潔,地不容浮塵,日有十數掃飾者,使兩童專掌縛帚,而有時不給。”

也就是說在王維的別墅裡,有十幾個小廝整天專門負責拿著掃把和抹布,四處打掃衛生,因為太費掃帚,又專門僱了兩個人在家裡扎掃帚,整天忙得不得了,還經常供應不上。王維是“潔癖”實錘了。

平靜的日子又不鹹不淡的過了幾年,王維的母親去世了,王維再一次遭受了離喪的打擊。他想起年幼的時候母親教他畫山水畫,給他講佛經故事,半夜燈下做刺繡補貼生活,又當爹又當媽教養他和弟弟長大成才……

王維的心裡的溫度更少了,他對於世事浮沉,人生無常,有了很多新的領悟,逐漸心如止水,看淡風雲。

當時奸相李林甫當道,王維的政治前途也基本沒什麼希望了,他從此過上了半官半隱、嘯傲林泉、隱避消俗的山居生活。他在這裡寫下了千古傳世的《輞川集》,畫下了據說曾讓人看一眼就能大病痊癒的《輞川圖》。

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

其中《輞川集》二十首組詩十分精巧,全是五言絕句,又全部取材當地風景命名,詩中展現出詩人對世情的失望、悲憤、惆悵和悲傷,由怨憤到超脫,逐漸轉為安適平靜,禪意興味。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

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還有那一首名垂千古的必背作品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本來呢,王維可以在山水田園間安身立命,也是極好的。可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20萬叛軍對大唐盛世開始了無情的踐踏。朝廷在動盪中四分五裂,連皇帝都帶著楊貴妃跑路了。

作為被皇帝拋棄的臣子,王維當然也要逃跑,大概也是在此期間,王維重新遇到以前的老朋友李龜年,寫下了那首

《江上贈李龜年》,又名《相思子》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在逃跑的過程中,一個不小心就被叛軍給抓了,又因為名氣太大,安祿山哭著喊著要和他做朋友。萬不得已,王維被軟禁在叛軍中,做了一個“偽官”——給事中,這也成為王維生平履歷的唯一汙點。

在叛軍的陣營裡,王維過得非常痛苦,苦於無法脫身。那一天安祿山在設宴,脅迫唐宮梨園子弟演奏助興,著名樂工雷海青摔碎樂器拒演,激怒叛軍,被殘忍肢解於試馬殿。當時王維的好朋友裴迪前來探望王維,告訴他這件事,王維悲憤之下,寫了這一首《

菩提寺禁裴迪

》: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落葉空宮裡,

凝碧 池頭奏管絃。

王維大概沒有想到,就是這一首在他全部作品中完全不出彩的詩,後來能救他一命。

直到安史之亂終於平息,唐肅宗開始秋後算賬了,王維才離虎穴,又入龍潭,因為做過“偽官”,朝廷也容不下他。

好在王維曾寫過這一首《菩提寺禁裴迪》,表達了自己當年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思想

,又有個有出息好弟弟王縉,甘願捨棄官位封賞,只求保住王維的性命。

唐肅宗寬恕了王維,不僅沒要他的命,還因為欣賞他的才華讓他繼續當官。但是王維“心已成灰”,再也沒有了當年“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的那般雄心壯志。

他每天過得就像一個木得感情的機器人,只是正常應付公事而已,早上九點打卡,下午五點就下班,既不發朋友圈,也不參加集體團建活動。別人對他有意見,他也不在乎,反正上級也挑不出他工作上的問題。

詩佛王維:俊美有才深情專一的世家嫡子,這是拿了言情男主劇本?

王維平時閒著沒事,就寫寫詩,作作畫,敲敲木魚,約上好友裴迪一起在大別墅周圍爬山看風景,真是現實版“詩中有畫,畫中有事”,創作和生活融為一體。

當王維在山林間,在田園陌上回想自己這一生,歷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一切終究塵歸塵,土歸土,大徹大悟: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據說,王維晚年,如高僧一般預測到了自己離世的時間。他把輞川別業贈給寺廟,將母親的靈柩藏在其中,並上奏表文中說:“……伏乞施此莊為一小寺,兼望抽諸寺名僧七人,精勤禪誦,齋戒住持。”

然後他自己給弟弟寫好了遺書,又給親友留下了遺言,就安詳的離世了。

南山橘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