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成香餑餑,學生說出多種原因

距離研究生考試初試時間,還有一個多月;相信很多考生都在緊鑼密鼓的複習節奏中。不過,考研熱度的激增,超過不少人的預料。

根據歷屆考生總數的統計,考研人數在五年內翻了一番不止,

而且未來還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

突破五百萬已經是定局。

這樣的報考比率下,難怪有人稱之為“考研高考化”。

學生的心態也發生著改變。

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成香餑餑,學生說出多種原因

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反而成“香餑餑”

說起考研,不同時代的畢業生,報考初衷可能完全不一樣。筆者上大學的時期,恰逢青年創業現象頻繁的階段。即使不創業,多半也想去外企、名企中尋找財富密碼。

基本只有真正潛心向學的人,才會主動將考研列入計劃。

而且,很多同學選擇考研,是因為對高考結果不滿意,比如不少二本生想透過考研進入一本大學。

用張雪峰老師的話講,叫做實現畢業院校的“進階”。然而有個值得思考的現象是,

這屆考研人的心態卻呈現“逆向趨勢”,二本大學反而成為“香餑餑”。

不僅原來的二本生心甘情願地留在固有水平,

包括一些重點大學的考生,

也不打算“保底”了。更多同學把二本院校作為考研目標,這是怎麼回事呢?

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成香餑餑,學生說出多種原因

考生說出3個原因,不只跟“內卷”有關

事實上這種現象之前就有發生,只是今年的考研趨勢中顯得更為明顯。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大家也猜得到:還不是高度“內卷”惹的禍?

考研向來不簡單,但是對於認真準備的考生,

在有可能逆襲的情況下,誰不想“更上一層樓”呢。

筆者就有一位朋友,

從普通二本院校考上一所211大學,後來進了北京的央企。

但是換成現在的考研難度,這樣的逆襲,可能性或許會越來越少。先不說增加含金量,能確保不落榜就需要一定的實力。

上屆的分數線就有普遍性的上漲,

這次也未可知。

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成香餑餑,學生說出多種原因

大學期間學習方式很自由,難保所有人都像學霸那樣自律。沒有特別突出的優勢,就算重點大學的考生也要務實地選擇自降標準。

但是考研人的“逆向選擇”,還不只和內卷有關。

第二個原因,則是重點院校裡想考研的學霸越來越多,導致調劑的情況也在增加。

現在的學生普遍比我們那時更懂得選對專業的價值,並不是只拿著985、211的文憑,就代表有好出路。

特別是理科生,學習冷門專業,還不如去雙非院校學自己認可的專業。

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成香餑餑,學生說出多種原因

第三個原因,現在不少二本院校學會了“放大招”,

靠優厚的方案吸引好學校的生源報考。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攀枝花學院。

他們直接開出了“留校入編”的待遇。

現在大多數考研人都是抱著拿學歷的心態,到底在什麼院校讀,不是最重要的。畢業後能用碩士學歷換來就業機遇才是關鍵。

都說工作的盡頭是編制,私企工作越來越難做,特殊時期許多行業也不穩定。編制已經成為眾多大學生的理想。

說起來,二本院校透過提供優厚福利吸引更好的生源,為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貢獻力量;

學霸們透過讀研拿到編制工作,屬於“互利”的方式。

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成香餑餑,學生說出多種原因

這幾所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實力較強,值得考慮

越來越多考研人開始報考二本院校,站在一些考生的角度,可能大多出自被迫“內卷”的無奈。但是客觀上這也在某種程度提高了二本院校研究生院的生源質量。

而且,有些二本大學本身也是比較優秀的,學習中等偏上的考生,不算“吃虧”。

例如,武漢紡織大學,在設計學、紡織類專業以及人文社科上,

有著很高的地位。

哈爾濱師範大學,

則是二本師範院校中,學術實力較強的一類。該校的碩士學位一級學科達20個,

博士後流動站有五個。

考研人心態呈現逆向趨勢,二本院校成香餑餑,學生說出多種原因

還有位於鄭州市的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經管類、法律類專業不錯。畢業後想要考入體制內,這類專業是有優勢的。

工科生的話則推薦山東理工大學,尤其是機械、電氣等傳統工科的碩士專業。

總之,去二本院校讀研未必就是屈才,主要還是看學習方向。

【話題】你還知道哪些比較好的二本研究生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