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天地】中秋專輯 I 八月十五月兒明

原創 活力商都 活力商都 收錄於話題#文學天地40個

八月十五月兒明

作者:朱冬梅

朗誦:桑昊宇

再有幾天就是中秋節了,面對著五花八門的好吃的也總覺得不如過去的好。生活物質豐富了,連肉也吃得不香。現在的孩子們應該非常幸福吧?可我總覺得他們不如我們那會兒的小孩過得開心。從小強加給孩子們的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說白了,就是綁架孩子興趣,達到成人的意願,對孩子其實是傷害。唯有我們小時候的純真,簡單,自由。那才叫天然的幸福。

【文學天地】中秋專輯 I 八月十五月兒明

記得我們小時侯剛進了農曆八月就扳著指頭數著盼著八月十五的到來。那會兒的月餅又甜又酥又香又軟乎,咬一口能甜到心裡。在我也就七,八歲的時侯,那會兒是大集體,八月十四那天夜裡被姥姥叫醒。我和四姨睜開朦朧的睡眼,看到姥爺和三姨給生產隊割莜麥掙回了五個月餅,我倆興奮地跳起來,一點睡意也沒有了。姥姥分給我們每人一個月餅,我倆接過月餅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不到五分鐘就消滅光了,香的也不知從那兒嚥了。然後我倆就盯著姥姥和姥爺的月餅,看到我倆的讒樣,姥爺和姥姥把咬了兩口的月餅又分給了我倆。四姨比我大五歲,但也還是個孩子。我們三下五除二地把月餅吃掉了。又到水缸裡舀了些涼水,咕嚕咕嚕地下肚,這回吃得很飽很飽了,心滿意足地睡覺去了。這會兒想想那時多不懂事兒,那怕我倆分一個,給姥爺姥姥一人留半個嚐嚐了。唉!

再等我十幾歲的時侯,人們的生活好多了,也不缺白麵和麻油了。在八月初幾就開始打月餅了,有誰家會和月餅面的,在家裡弄個月餅爐。自己家的打完,再給別人家打,而且是免費的。不過臨走時硬是給人家留幾個月餅,表達謝意。我現在還記得打月餅的爐子,分為上下兩層,底下是個平底鍋,上面也是個平底鍋,只不過它是面朝下放著,上面糊滿泥巴,中間留點兒空間放煤塊,因為烤月餅是上下火。因為又有煤塊又有泥巴,上面那個鍋很重。用粗鐵絲吊著,中間還繫著根大木棒。揭鍋的時侯把木棒使勁往下壓,鍋就慢慢地揭開了。過去的人們很聰明,他們雖然沒念過書,但懂得運用槓桿原理。會打月餅的畢竟沒有幾家,人們都得拿上白麵和油糖去人家家排隊,有時侯得排到後半夜,甚至天亮。

那時月餅有兩油兩糖的和三油三糖的,也就是十斤面二斤麻油和二斤白糖。三油三糖就是十斤白麵放三斤油和三斤糖了。白糖,紅糖都行,根據自已的喜好隨意。不包餡的叫混糖的,包餡的叫提姜的。餡料通常都是買的,有花生的,五仁的,還有青紅絲的。當然過去沒有現在的品種齊全。但真材實料,好吃得很。吃完了嘴裡還餘味尤存。最後還得打一個供月亮的大月餅,上面還拿模具壓的各種圖案,提薑餅子也壓著精美的圖案。人們八月十六去老丈人家拿上提薑餅子比較有檔次,有面兒。

那時的水果也就是小賓果和小沙果,沒有大蘋果,連見也沒見過。賓果和沙果個頭不大但很有味兒。那會兒都是拿糧食換了。姥姥拿尼龍繩繩子給我們編的果籠,我們每人分幾個也捨不得吃,只為每天能聞聞味道。要是誰嘴讒了吃完了,人家小夥伴們比誰的果子多時你就尷尬了。小賓果酸甜可口,味道特別好,大人們也專門把它放櫃子裡邊,等你揭開櫃子那味道可好聞了。就好像現在的花牛蘋果的那種味,這就是我們的童年的味道吧。

到了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吃好飯。姥爺把家裡的一隻小公羊給殺了,還讓三姨去給住在城裡的大姨送到一條羊腿(也就是一隻羊的四份之一)。這可把我們可高興壞了。中午吃油炸糕熬羊肉,晚上包羊肉餡餃子。等煮熟餃子了,月亮也升起來了。姥姥也不讓我們吃,先供月亮。姥爺就開始忙活開了,找個大茶盤子,把西瓜,葡萄,冰果,梨,還有那個大月餅,再撈一碗餃子一齊放進茶盤裡放在院裡的花池子上供月亮。這必須得有人看著,有一年我們鄰居供月亮時把供品放在院裡,然後他回家幹活了,把這件兒忘了。讓他家的大母豬把供月亮的食品吃了個精光。弄得孩子們也沒吃成,大八月十五,讓老婆罵了個狗血淋頭。還成了人們茶前飯後的笑談。等供完月亮,把茶盤端回家,大家才可以開飯了。現在回想起來那會兒的飯真香啊!吃完飯洗刷完就睡覺了,躺在被窩裡聽姥姥講嫦娥的故事:月亮裡住著一位美麗的仙女名叫嫦娥,她還養著一隻白色的兔子叫玉兔。我這才明白茶盤裡邊的好東西原來是給她吃的。姥姥還告訴我:“要是我們在八月十五晚上,拿個籮子蒙上紅布,能看到月亮裡的嫦娥和玉兔”。在以後的童年的中秋節,我老盯著月亮看,總感覺能看到一隻兔子,而老看不到嫦娥。

時間過的好快,彈指幾十年過去了。姥姥,姥爺都已作古。每到中秋月圓時節,就想起 我的親人們。記得一首兒歌唱道:“八月十五月兒明,爺爺為我打月餅。月餅圓圓甜又香,謝謝爺爺一片情”。天堂的姥爺姥姥你們在那兒能吃到月餅嗎?

原標題:《【文學天地】中秋專輯 I 八月十五月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