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羅翔《法治的細節》,我頓悟人這一生,為何要讀很多的書

2020年9月,法學教授羅翔,因為一則書評引發了許多網友的肆意解讀和攻擊謾罵。

網上的人群嘈雜喧鬧,他沒有過多解釋。

當天下午,他以“退網”平息一切,退回簡單的生活,逃到書中的世界。

隨後,他將自己的思想和心聲集結成冊,出版了這本《法治的細節》。

在這本披著法律外衣的隨筆集裡,你可以走進羅翔的專業,看到他對熱點案例的法理解讀,也可以走入羅翔的書單,感受他對各種名著的哲理思考。

在閱讀之中,還能聽聽他袒露這兩年心境的變化,以及對人生產生的新感悟。

有讀者說,讀這本書“就好像跟信任的長輩聊了個天”。

在書裡,他沒有讀書人的架子,也沒有老師的說教,只閃耀著樸素的正義和溫暖的煙火氣,然後真誠地告訴你——

讀書能夠讓你總是清醒,總是理性,總是謙和。

翻開這本《法治的細節》,你就會發現:

人這一生讀的書,都會變成你的格局和氣度。

1

讀書以明志

“經常有人問我,過去一年取得了哪些成就?我知道他們想聽到的答案——成為一名網紅。”

這是《法治的細節》開篇序言裡,羅翔寫下的第一句話。

然而,他卻揮動著筆,道出他的真實想法——“我理想中的成就,是做一個好老師,教好法律,傳播法治理念,讓每個人意識到內心幽暗的成分需要被封鎖。”

在書中,我們可以從羅翔的成長經歷裡,看到書對他人生之路的影響。

小時候的羅翔,因為爸媽常年不在身邊,到了青春期就變得異常叛逆。

爸媽無奈,只能將他送到外公家接受教育。

外公是名老師,家裡有特別多的書,不少是關於法律的入門書籍。

在這裡,他每日沉浸在書海中,漸漸地,心中有了對法律世界的嚮往。

沿著這個目標,他沉下心來,勤奮苦讀,從縣城一路考到北京,讀到北大法律博士。

畢業後,他成為了政法大學的法學教師。

讀過的書,令他在課堂上既可以旁徵博引侃侃而談,又可以幽默風趣洞察世事。

他在學生中備受歡迎,也成了新一代知識網紅。

讀書,照亮了他立志要走的路,也讓這條路越走越寬。

政治哲學書中對“理想國”的描繪,總讓羅翔心懷信仰:“今後的每一天,我希望法治的光芒能夠照亮每個人的內心與前行的道路。”

文學作品中對黑暗現實的揭露,也讓他總能找到事業的意義和前行的目的,一如他給每一位學生的寄語:“做法治之光。”

每個人都可以在閱讀之中,看見未來的自己。

有時候你讀了什麼書,就意味著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司馬遷十歲就開始研讀《尚書》、《春秋》,博覽典籍數十年,立志此生要寫一部史書。

在他專心著述之時,卻飛來橫禍,因為維護大將李陵,他惹怒漢武帝,被貶入獄,遭受腐刑。

獄中,司馬遷悲憤難當,一度絕望自殺。

但那些他讀過的書,看過的故事,在腦海中頻頻閃現。

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

這些書裡他曾尊崇和敬仰的人,似乎都在告訴他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於是,他在萬般折磨中活了下來,想起了年少時看書立下的夢想——修《史記》,傳萬世。

閱讀能讓人看見世界、看見他人,也能驅散迷茫,喚醒你內心的小宇宙。

當你陷入生活的泥潭,書籍會給你一種內在的力量,托住你搖搖欲墜的志向,帶給你生機與希望。

你讀過的一本本書,都是鋪成你向上的一層層臺階,它會指引著你,通往理想的最高處。

讀了羅翔《法治的細節》,我頓悟人這一生,為何要讀很多的書

2

讀書以思辨

羅翔曾在書裡說,你我都生活在偏見之中,出身的偏見、種族的偏見、地域的偏見、性別的偏見……人的一生就是走出偏見。

每個人都會遭遇偏見,那我們應該如何破除?

富斯德說:“我們可以由讀書蒐集知識,然後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

培根回答:“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他們的答案指向一處——

讀書,然後思辨。

在《法治的細節》裡,羅翔用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告訴讀者,他是如何透過讀書學會思辨的。

比如羅翔曾經主張死刑廢止論,認同《犯罪與刑罰》中對死刑的探討,認為死刑是沒有效果的,所以可以廢除。

但當他看了很多相關書籍,尤其是讀到一些作品中死者親人對“惡意殺人不償命”的控訴,字字血淚般地抗議,讓他意識到,廢除死刑這種看似博愛的人道主義刑罰觀,無疑是對被害人的家屬造成了再一次傷害。

他質問自己:“我們有什麼權利要求他們寬恕別人?我們又有什麼代替被害人來寬恕別人?”

再比如,在研究性犯罪時,羅翔談到,他曾支援對女方的實際侵犯作為犯罪量刑的標準。

後來讀到了一些女性研究學者的觀點,他才發現自己其實是站在男性行為的立場上看問題,而忽略了女方的弱勢。

重新思考性犯罪標準,他察覺,我們總是習慣性地以男性的視角審視女性的行為。

哪怕不是行為上劇烈反抗,當女性說了“不”,你的行為就過界了,你就應該停止。

這樣的思考,讓他在書中呼籲,雖然男女有別,但是合理的區別對待,也是法律正義的一種表達。

不讀書不足以共情,不共情不足以思辨。

每一次閱讀,都是讓你從不同層面理解這個多元並立的世界。

閱讀經典就是在不斷地超越固有的偏見與狹隘,成為帕斯卡爾說的那根有思想的葦草。

哲學家羅素在劍橋大學當研究員時,正值一戰爆發。

同齡人紛紛當兵入伍,唯有他每天依舊讀書不斷,潛心研究數學、哲學。

他寫了很多反戰的冊子、傳單,還公開發表和平演說。

這讓他在狂熱參戰的大潮中顯得如此格格不入,甚至一度被送進監獄。

但他依舊堅持身體力行,為和平奔走。

1959年,羅素在接受BBC採訪時說:“有關智慧,我想說,不管你在研究什麼,只問你自己,事實是什麼。永遠不要讓自己被自己更願意相信的東西所影響。”

羅翔也說過:

“讀書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單純的知識。獲取智慧,恰恰是透過讀書做減法,把書讀出思想,讀進內心,然後排除一切干擾,堅定最初的理念。”

愛讀書的人有著自己清醒的認知,不會被輿論跟偏見裹挾,擁有理性的思考和權衡。

無論外界多麼喧囂,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處世邏輯。

不會輕易妥協從眾,也不會輕易被外界所改變。

讀書就是為了不斷超越愚昧的自己,不斷超越被桎梏的環境,讓人越活越清醒,越活越有智慧。

讀了羅翔《法治的細節》,我頓悟人這一生,為何要讀很多的書

3

讀書以自省

羅翔在書中,談到讀書的四層境界。

第一層,在書中逃避世界。

羅翔最喜歡《納尼亞傳奇》的作者路易斯,從小沉迷閱讀,不願走出書中世界。直到母親的驟然病逝,他才幡然醒悟,原來書不能成為真正的庇護,只是一個烏托邦。

在讀書中逃避現實可能一時有用,但真正的困境並不會因為此而消失。

第二層,在書中營造世界。

在書中搭建完美世界,這和逃避現實本質上並無區別。

想象畢竟只是想象,如果我們只是執著於書中的一切,卻沒有真正受到啟示或反思,那麼這種閱讀無異於自欺欺人。

第三層,在書中理解世界。

這一境界,終於把讀書上升到現實層面。

在書中看見了不同的風景,習得了足夠多的經驗仍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在書籍中更寬容地理解並接受這個多元並立的世界。

因為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讀懂自己。

第四層,在書中超越世界。

生活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但讀書的意義就在於,它會賦予我們對抗低谷的力量。

這一層境界是在思考,當我看過書,又接受了現實後,我們應該怎麼辦。

羅翔的回答是:“做你該做的事,並且接受它的事與願違。”

讀書的境界,一如人生的境界。

每一層境界向上,都是我們縱深自省、自我探索的過程。

羅翔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約翰·穆勒的《論自由》,嘴上常常掛著一句口頭禪“Who cares ?”(“愛誰誰,無所謂”)。

當時,每次看完書,他都會組個局,約上朋友們聊聊理想、聊聊時事,聊到深處便自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這樣的日子,讓他沉迷許久。

直到有一天,他在路過天橋時,看到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太太。

老太太從北京西站,一路步行到這裡,不知道走了多久,只為找一家法律援助中心,想救助自己被錯抓、精神失常的兒子。

她到處問人,可大家都愛答不理。

羅翔上前,幫她查到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老人撲通向他跪下道謝。

羅翔心裡很不好受,眼淚一下子就要出來了。

這一跪,讓他之前引以為傲的,靠自己讀書構築的虛幻世界崩塌了。

之前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樣子,也顯得是如此矯情。

“除了逞口舌之快,沒什麼意義。中國的法治還任重道遠。”

此後,他離開了熱鬧的飯局,除了工作,便是讀讀書,寫寫文章,靜心思考。

哪怕成名之後,他在每一次解讀熱點事件時,也會對自己的行為深深地反省:“我對熱點案件的解讀,是不是在消耗熱點、追名逐利?”

我們讀書,不是為了顯擺自己的學識,也不是為了逃避糟糕的現實。

而是從書本中汲取力量,去理解這參差不齊的生活,從而改變甚至超越生活。

正如《法治的細節裡》寫道:

你越閱讀,越是站在知識的巔峰,你望盡天涯路,你會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你只是看到了知識的驚鴻一瞥,這樣才可以遏制你內心的知識優越感,才讓你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抵制住外界的浮華和虛榮。

讀書,就是讓自己心靈照鏡子的過程。

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直接給予你財富和好運,但每一次在書中的自省與精進,都會讓你更加理性與謙虛。

理性讓你永遠堅信所信,謙虛讓你永遠躬身前行。

當你讀的書越多,見過的世面越廣,那些人生中的風雲變幻、利益得失、關係糾葛,都不會把你摧毀。

你會從心底生出無限的力量與生機,哪怕長夜漫漫,也會有一束光,能支撐你走到黎明。

有網友看過這本書後,評價道:

與其說透過《法治的細節》感悟法治,不如說在細節中看到了讀書對一個人的影響、豐富甚至塑造。

那些讀過的書,都變成生命中最充實的補給,賦予我們對抗庸碌瑣碎、抵禦世事無常的心態和能力。

如果你再問我那個問題,人這一生,為何要讀很多的書?

我想借用達尼埃爾·佩納克《宛如一部小說》裡的一段話作答:

人建造房屋是因為他們活著,

但人寫書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會死。

人群居抱團是因為他們是聚生動物,

但人讀書,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孤獨的個體。

閱讀對人來說,代替不了其他東西,

但任何東西也代替不了閱讀。

它無法為人的命運提供明確的解釋,

但能為他在他和生活之間織起一張密網。

讀書,也許不能一時改變你的現狀,解決你的困頓。

但透過讀書織起的這網,你卻能看到無數個答案。

衝破這張網,哪怕在那些最壞的日子裡,你也會發現最有趣的生活,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點個

贊吧

,願你在閱讀中構建心靈的庇護所,理解世界,超越生活。

作者:洞見·北方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