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如何與孩子恰到好處地溝通?

要說育兒難題,如何跟孩子溝通,應該是最讓我們頭疼的問題。我們話說得太重,怕傷到孩子的自尊心;說得委婉些,他們又聽不懂;絮絮叨叨說一堆,他們又嫌煩。這其中的度真的很難把控。

張潔是鹽城浩賢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的培訓講師,專門培訓企管精英與青少年的溝通口才,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同樣身為一名母親的她,

一直在尋找

有沒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溝通方式,

與孩子溝通的時候,

能做到既不傷害孩子,又能幫助到孩子呢?其實是有的,那就是用溫和而堅定的話語,去跟孩子溝通。

所謂溫和而堅定,就是我們的立場要堅定,而態度要溫和。態度溫和能讓整個溝通氛圍保持輕鬆,而立場堅定,是要教會孩子辨別事情的邊界。只有這樣,在與孩子溝通時,他們才能更容易聽進去我們講的道理,也會更加信任我們。

作為家長,如何與孩子恰到好處地溝通?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該如何跟孩子恰到好處的溝通。

一、

當孩子的行為出格時,要直接說“不可以”

你可能會問,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會不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呢?其實並不會,相反,如果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我們說“不可以”的時候很猶豫,這樣反而會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只有我們教會孩子能準確地分辨,哪些事情是被允許的,

哪些事情是被禁止的,

孩子才會變得更加有底氣,有自信。

作為家長,如何與孩子恰到好處地溝通?

拿孩子在電梯裡亂蹦亂跳的例子來說。一旦我們發現了孩子的這種行為,我們要明確制止,立刻拉住他,蹲下來,眼睛跟他平視,很認真的告訴他“不可以”。

不過

,我們說“不可以”的時候,對孩子的語氣別太嚴肅。因為我們要做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

如果孩子還繼續亂蹦亂跳,我們也無需再去重複,直接在就近樓層帶他出電梯就好。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說“不可以”這一句話就好,就算孩子不聽話,鬧脾氣,我們也不需要多說什麼。因為在這種氛圍下,我們說的過多,就會不自覺地變成訓斥孩子,對孩子的刺激更大。只要能簡單明瞭地傳達出最重要的資訊即可。

等孩子情緒平穩後,再去詢問孩子,為什麼會做出這種舉動,以及跟孩子去解釋這其中的道理。

二、

當我們教導孩子時,說話要直截了當

當我們教導孩子時,總會不自覺地說一些“正確的廢話”。我們自認為孩子肯定能聽懂,可往往事實並非如此。

作為家長,如何與孩子恰到好處地溝通?

比如說,跟孩子說過很多次,熱水壺不能用手碰,但孩子還是要伸手去摸。這種情況下,許多父母會氣憤地脫口而出,“說過多少次了,這個不能摸,會被燙到。上次你的手不就被燙紅了嗎?你怎麼就不長記性,還要摸呢?”。

這樣的話,就是“正確的廢話”。這些話會讓孩子感到很混亂,不明白我們說的話的真正意圖。甚至,他們的腦瓜裡,還可能在想“到底說過多少次了?”“上次是什麼時候?”。

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話語要簡單明瞭,只需要準確地指出核心問題,直截了當地說一句“這很危險,別亂碰”就好了。我們對孩子,要直截了當地說出我們的想法,這樣孩子才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正確資訊,並改正。

三、

當我們跟孩子意見衝突時,要聽孩子把話講完

生活中,我們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免不了有些衝突。而這時候,我們往往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閱歷比孩子多,想法更正確,甚至常常打斷孩子的說話。

“別說那麼多廢話”,“你一個小屁孩,你懂什麼啊”,“我吃的飯比你吃的鹽還多,按我說的去做”。聽聽,這些話你是不是也經常說呢?

可事實是,每個人說的話都是有用的,並且我們沒有想象中那麼瞭解孩子。

作為家長,如何與孩子恰到好處地溝通?

例如,同事小麗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小麗的兒子,吃飯有剩飯菜的壞習慣。在帶兒子去朋友家做客前,小麗跟兒子約定好了,在別人家不能剩飯菜。可是用餐結束時,小麗看了一眼兒子碗裡的剩菜,不免得有些生氣。

小麗質問兒子,為什麼說話不算數?她兒子剛說出,“我是想。。。 ”這三個字,就被小麗就強行打斷了。小麗說,想什麼想,你就是個說話不算數,不遵守約定的孩子。

後來,她冷靜下來跟兒子談心,才瞭解到,那些剩飯菜,是她兒子看她吃的很少,怕她沒吃飽,想要留給她的。

所以,當我們跟孩子的意見不一致時,一定要告誡自己不要過早地下定論,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往往,這種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內心。哪怕是他正在跟我們頂嘴,我們也要有耐心地傾聽,因為那是他在表達自己的內心,希望獲得我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