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沙溪鎮上本無溪,

古巷深深聽馬蹄。

沙溪,又名沙頭。唐代已形成村落,佛教寺廟興起,元代自塗菘西遷。明治年間,市鎮日趨繁榮,形成市集。監察御史蘇讚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葉遇春等達官貴人,相繼在這裡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遠近聞名。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大批商人應運而生,需要一個文化交流、商品經濟活動的地點。於是,沿戚浦河而建的臨水建築脫穎而出,古樸的石拱橋橫跨戚浦河,“印溪書舍”、“南野齋居”、“連蕊樓”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家,小橋流水,小巷深處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沙溪境內水鄉古鎮,歷史悠久,風景獨特,物產豐富,素有“東南十八鎮,沙溪第一鎮”的美稱。

沙溪古鎮區內歷史文化遺存豐富,儲存著獨具特色的明清臨水建築、幽深古老的小巷、古樸雄渾的古橋及歷史文化名人故居等等。沙溪至今保留著一河二街三橋一島的格局:

“一河”是指七浦塘,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代由范仲淹主持開挖的古河道;

“二街”是指沿老七浦河兩岸傍水而建的河南、塘北兩條老街,東西長各有1。5公里,且有大量清代、民國的民居宅院600多家、4200多間,連片成群,錯落有致;

“三橋”是指義興橋、庵橋、新橋三座古橋,貫連了河南塘北老街,為適應水邊生活和貨運而建築的臨水民居,家家有水碼頭、河棚間(吊腳樓、水閣房),隔三戶五戶就有水弄堂,形成沙溪古鎮獨特的臨街建築風貌;

島”是指橄欖島,是1954年人工開挖新七浦河時截斷而成的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樂蔭園

樂蔭園又稱樂隱園,原為元代晚期隱士瞿孝禎所築。舊時園址,湮沒無存,僅留湖池一潭。1982年始在舊園原址重建,更名樂蔭園 。西部入園大門圍牆仿蘇蘇州拙政園門口;西部為雕花廳。東部茶室,為園中之園。傳說“蔭”諧音“姻”,到此一遊可獲擁有一段美滿姻緣的祝福。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七浦河

開鑿於宋代的七浦河貫穿全鎮,河道寬闊,河中有島,為江南古鎮一大特色。沿河兩岸的古宅民居,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沿河街道綿延1。5公里,訴說著沙溪昔日商貿的繁榮。河上橫跨著三座古石拱橋(均為太倉市文物保護單位)即:利濟橋、庵橋;義興橋,均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沙溪又是人文薈萃之地,我國傑出的舞蹈大師吳曉邦誕生在這裡。他將舞蹈與生活巧妙地融為一體,成為中國新舞蹈藝術的開創者之一。結合古鎮傳統文化,沙溪精心打造了詩歌館、促織館、舞蹈館、童趣館等景點,讓往來遊客既能得到休閒和娛樂,也能瞭解一些知識和文化。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特色美食

豬油米花糖

豬油米花糖太倉深受廣大群眾所喜愛的一種傳統名點,相傳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採取豬油和菜油混合炸米花泡子。這樣不但使米花糖具有豬油的香潔,更有菜油的清香,米花糖還呈發亮的嫩白色,在生產工藝和產品的風味上獨樹一幟。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太倉羊肉面

雙鳳羊肉面(又稱:雙鳳肥羊大面)為太倉餐飲文化中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以酥、濃、香、肥著稱。相傳一百多年前,有個姓孟的師傅在有著1600多年曆史的雙鳳古鎮西市梢開了一個麵館。因其重烹肉、善熬湯、精製面,使得“雙鳳孟家羊肉面”名聲在外,遠近皆知,成為地方上的冬令特產名吃。

沙溪鎮上本無溪,古巷深深聽馬蹄。尋味小眾江南古鎮!

沙溪古鎮是江南古鎮中小眾的,商業化程度不高。相比於其他古鎮,沙溪古鎮節奏更慢,環境也更靜謐。沙溪古鎮適合獨身一人在淅瀝小雨中信自漫步、體會人生。來沙溪古鎮來一場心靈的洗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