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摑男童的這一巴掌,打丟的何止教養與尊嚴?| 新京報快評

掌摑男童的這一巴掌,打丟的何止教養與尊嚴?| 新京報快評

11月8日,南京市玄武區某小區,受傷男童家長上門掌摑男童並推倒老人。截圖來自社交媒體影片

據新京報報道,兩男童因搶玩具打鬧致一方頭部擦傷,受傷男童家長上門掌摑男童並推倒老人。11月8日,這起發生在南京市玄武區某小區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11月9日,據南京警方通報,涉事家長因涉嫌故意傷害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事發影片顯示,打男童的這一巴掌打得太突然,不僅孩子沒有想到,男童的爺爺也沒有心理準備,這才發生推搡。孩子的醫院檢查結果顯示“面部挫傷、(左)外耳挫傷”,孩子聽力也受了一些影響,而孩子的爺爺則是“右側腓骨上段骨折”。

從事發後家屬道歉的影片來看,男童的爺爺已經被打得拄拐了。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當著家長的面打人家孩子的臉,這可以說是“雙重打臉”了。當然,這一巴掌把自己的尊嚴也打沒了,把自己的面子也打沒了,把孩子之間的友誼也打沒了——據說這兩個孩子平時關係很好。

孩子在一起玩,為了一些小事發生矛盾、爭執是常有的事,這些矛盾,小的會引起孩子心中的不愉快;大的往往會演變為孩子之間的肢體爭鬥,造成身體的傷害。但在生活中,我們卻經常看到一些家長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積極”平息矛盾,有的致使小矛盾變成大人之間更為劇烈的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的矛盾真的解決了嗎?面對孩子之間發生的糾紛、矛盾,家長要怎樣處理和介入呢?

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先要問,孩子之間為什麼會產生矛盾?多數是因為彼此的想法不同而在言語或行動中產生了摩擦,這些原因有的來自習慣,有的來自性格,有的來自教養,不論是哪一種,與想法不同的人相處,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事情。

在經歷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更深刻地認識世界、瞭解規則,獲得與人交往的能力。如果家長在孩子之間發生爭執時橫插一槓子或者拉偏手,不但不利於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家長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不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變得自私狹隘。

掌摑男童的這一巴掌,打丟的何止教養與尊嚴?| 新京報快評

南京市公安局就家長掌摑男童案件釋出通報。圖/南京玄武警方線上官方微博

在對待孩子間的矛盾衝突時,通常有這幾種誤區:護短,這樣的行為不但會讓小衝突升級為家長之間的糾紛,也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起到不良的導向作用;過謙,為了息事寧人,在不問清楚原因的情況下,極力要求自家孩子謙讓,結果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導致受委屈的孩子更委屈;代替,家長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也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其實,家長心裡應該清楚,衝突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兒童心理學認為,衝突能促進個體變化、適應和發展,尤其在社會認知的發展上。衝突不僅能提高孩子認知的發展,幫助孩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生活經驗,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當孩子間出現衝突時,家長首先應當傾聽孩子的敘述。處於矛盾中的孩子,此時一般也非常迫切地需要傾訴,傾聽不但能幫助孩子平靜自己的心情,也使孩子的傾訴需要得到了釋放,有時候,在傾訴時,孩子會自己理清思路,明白道理。

處理孩子間矛盾的方法,沒有一定之規,家長應當本著培養孩子能力的原則,為孩子的長遠發展著想,採取相應對策,儘量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時間,必要時給予正確的指導。

總之,家長要當孩子的退路,即提供建議與指導,提供保護與支援,教孩子學會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合作與忍讓,而不是像南京這位家長一樣,衝鋒在前,大打出手。

而且,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最佳化自己的人格,給孩子以良好的薰陶和感染,以培養孩子誠實、樂觀、開朗、團結協作、熱情友好的優秀品質

撰稿/趙清源(媒體人)

編輯/徐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