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猝死的司機為什麼沒休息

昨天中午(12月3日),杭州上城區一家居廣場的地下停車場內,一輛新能源計程車在充電時,司機在車內猝死。

幾乎同一天,地球的另一端,都柏林愛爾蘭鐵路公司的財務經理德莫特·阿拉斯泰爾·米爾斯因為工作太閒,起訴公司,要求加大工作量。他聲稱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看報紙、吃三明治和散步”上,他的代表基南隨後問他:“你什麼都不做就得到12。1萬歐元(約90萬人民幣)的報酬?”,對此,他回答說:“是的——當我說什麼都不做時,我的意思是不使用我的技能。”

同樣是工作,累的累死,閒的閒死,更讓人覺得不平的是,累死累活賺不了多少錢,閒的卻薪資豐厚。因工作太閒而起訴公司屬於小機率事件,而因工作太累猝死已經是多發了。

同情,猝死的司機為什麼沒休息

《鏡報》報道截圖

從小我們被告知,勤勞可以致富,努力可以成功,活過大半生,才發現大部分人是窮人,和勤勞無關;大部分是失敗的,和努力無關。那個猝死的網約車司機,每天工作十八小時,是在崗的每一天,你能說他不勤勞不努力嗎?一個乘客看到新聞評論說:“我今天,在之江路上,看到一個網約車師傅睡著,在等紅綠燈時候,那一刻我流淚了……”要說他們不勤勞,那不僅僅是眼瞎,更是冷血。

有人說,那是勤勞和努力的方法不對。什麼是對的方法?教育資源有限,能接受真正的高等教育的畢竟是少數,能把所學習的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及經濟收入的更少。大部分人只能接受低層次的教育,靠低技術含量的技能來生活賺錢養家,從事的職業門檻低,造成從業人員人數眾多,競爭也會加劇,這個競爭也包括價格競爭,導致單位時間內收入減少。這個不難理解,市場上一旦什麼東西生意好,馬上會有更多的人效仿。我們就像魚池裡的魚,哪裡有投餵的餌料,我們就會一窩蜂湧向哪裡。

同情,猝死的司機為什麼沒休息

司機在車內猝死

而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只有一個目的——賺錢生活,而錢又太少。每天為一日三餐疲於奔命的人,肯定不能理解因為工作太閒起訴公司的“傻啥X”,更不能理解那些從事極限運動,把熱愛看得比生命重要的人。

外賣員門檻低,工資高,但靠體力和時間賺的錢多高都有一個極限,而這個極限絕對在平臺的控制之下,外賣員們越努力,越勤勞,平臺就賺得越多。所有靠雙手和時間賺錢的行業,都有一個極限,生產線上,一雙手一天只能做這麼多活,這就是極限。一個理髮師,一天不停歇也只能剪那麼多個頭發,這也是極限。再勤勞再努力又能怎麼樣,突破不了這個極限。

突破不了這個極限就只能打工,給資本打工,老闆們可以買下很多雙手來給自己工作。但是大部分人不可能成為老闆,哪怕發達國家也只是少部分人是老闆。大部分人做不了老闆,首先是能力,更主要的是資金,就是所謂的“第一桶金”,而這個金,僅靠一雙手是掙不來的,以前還有機會,現在更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更何況,做老闆除了資金,還需要人際關係等社會資源,這些更是普通老百姓的短板。

做不了真正的老闆,我們只能屈服於所有不願屈服的,拼命工作,沒日沒夜,就為碎銀。猝死的司機不拼不行,不出門會欠租金,不跑不行。更何況,大部分人還有家庭要養,自己歇下來,家人怎麼辦,孩子怎麼辦?

很累但還是要做,真正的根源在於,我們不做沒有辦法,我們沒有選擇,躺平都不可能,明知道這錢賺得不划算,還是要去賺,不賺會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

所以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每個人即使不工作也不會捱餓,即“最低生活保障”,就足夠了,那樣在覺得薪資不公平的時候,我們可以說不;在受到侮辱歧視的時候,我們可以不低下頭顱;在累的時候,我們可以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