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讓情緒流動起來,治好了我的焦慮

書寫,讓情緒流動起來,治好了我的焦慮

一邊閱讀,一邊書寫

身為寶媽的我參加了深情解讀老師的心理共讀會,老師送了一本《書寫自愈力》(作者周麗媛),一邊閱讀,一邊書寫,一邊和共讀會的小夥伴們進行討論。

為什麼沒有馬上寫評論,是因為我在用書中所講的方法進行書寫,發現真的有效果。

在自由書寫的過程中,我的情緒得到了流動,不再是表面假裝的平和,而是內心真正的放下。

自由書寫的原理是自由聯想。只是記錄自己的感受,感想。不用遣詞造句,不做任何的批判,不用管語句是否通順,只要如實的記錄就好。

又不是寫作文,也不是寫彙報。如果一下子忘了某個字怎麼寫,就用拼音或符號代替。反正又不用給別人看。自由書寫只是為了自己舒服。

我很喜歡書中的一個觀點“告別”。好好告別。可以是一個人,一個物,一段時光,一段感情。每天都是兵荒馬亂的,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沒有時間面對真實的自己。

往事不可返,那就好好的告個別。放下心裡的包袱,才能繼續後面的旅程。

都說“龍有逆鱗,觸之者死。”人也有逆鱗!

而它是怎麼來的呢?是某種核心情緒長時間的積累所致。

所以要讓情緒流動起來。

書寫就可以做到。

“我的心裡裝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那就一件一件的寫。不著急,每天5分鐘就好。

沒有任何的約束,就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想寫就停下。但是在寫的時候呢,一定要細緻的去感受,去把自己的感受感覺都描寫的越細緻越好,因為只有細緻的去描繪,你才能去專注的去研究你的感受。

你此時此刻悲傷啊,憂鬱呀,高興啊,快樂呀。你才能會找到情緒的具體表現。

剛開始會有點不習慣,你只是說,我很高興,我的手腳不受控制的自由揮舞。這樣也是可以的。

遵循內心,慢慢的寫出來。

好的文章是流淌出來的。

就從自由書寫開始吧。就算是文字上的放飛自我吧。

我記得我生完孩子後,有一段時間我很憂鬱,很鬱悶啊!凡事都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說你要放鬆自己,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後才是一個媽媽,你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做個剛剛好的就可以了。你要先愛自己。

怎麼愛自己呢?

就是每天和自己說說話,每天給自己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個親吻。

對著鏡子看著自己,也誇誇自己,讚美自己。要多愛自己。慢慢地,這種消極的情緒就會慢慢地走掉。要是說不出口的話呢就用拿張紙就在那裡寫,寫完了心裡也舒服了。

“我不知道該從哪一件開始?”

沒關係,就從最近的一件事開始。

書中給出的書寫方案是按時間劃份。從成年期開始寫,然後是青春期,童年期。

所以親,就從今天發生的一件事開抬寫吧。

“不知道該怎麼寫呀?”

就像寫日記一樣。只是關注點是我們的感受。可以是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摸到的,嚐到的,想到的……把這種感受記錄下來越詳細越好。

這樣可以更好的尋找出到底是悲傷、恐懼、憤怒、厭惡、快樂、興奮,這六種核心情緒中哪種。

剛開始可能覺得難,覺得焦慮,羞恥,內疚。這是因為核心情緒被打壓,核心情緒不能如實的表達出來,而是用另外的形式來掩蓋。

就像孩子哭鬧,大人說不許哭。孩小就硬生生的憋回去。再遇到類似的情緒時,孩子就會用焦慮,羞恥,內疚來表現。

如果孩子第一次哭鬧時,大人很好的接受了孩子的情緒,並且一起找到了哭鬧的原因,孩子的核心情緒得到了良好的釋放。結果就完全不同。

“我已經是大人了”。

沒關係,我們可以透過書寫來進行這個事情。

把情緒寫在紙上,然後盡情釋放。在書寫的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安撫。

還可以寫對話。

與自己的對話,與父親的對話,與母親的對話,與家族的對話。這些都是書中給出的方法。

我因為童年時期沒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所以與父母的對話暫時不能做到。

我應該算是低自尊的人。

從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媽媽的打壓中。不管我做什麼,她總是挑毛病,而對弟弟卻不是這樣,千恩萬寵。給我的感覺就是那麼喜歡兒子,為什麼要生我,生了我為什麼不好好的對待我,而是把我丟給姥姥姥爺。等我有了自主意識的時候又來指手畫腳。所以,她的很多話,我都是不聽的。

而我的自信是在工作中慢慢積累的。那時我在當老師,每當學生進步時,我都與有榮焉。

在給學生講授知識時,我是可樂的,我可以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訴學生,和學生熱烈的討論,學生和家長都很喜歡。

我的青春期就是這樣度過的。

我對媽媽懷有很多的悲傷和憤怒。現在雖然有所緩解,但是影響依舊存在。

希望透過書寫,我可以放下對她的悲傷和憤怒。

你看,我的情緒在書寫中已經得到了安撫。我也能夠慢慢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