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暖氣沒有電,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禦寒的?

隨著天氣越來越嚴寒,人們穿上了厚實棉服,烤火爐和空調也展開了自己的工作,在享受現代生活所帶來便利的同時,相信不少人心目中也有很大的疑問,過去比較封建落後的古代,古人們又是怎麼度過一個個隆冬的?尤其是在零下幾十度的北方?

必須要說的是,今天最常禦寒的棉花,也非中國本土出產,而是起源於印度和阿拉伯,到了宋朝以後,才逐漸傳入了中原,因此古人講這種擁有良好保暖功能的植物取自“錦”的一邊,稱之為棉。

古代沒有暖氣沒有電,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禦寒的?

在棉花尚未普及前,古人最常使用的,就要屬於動物的毛皮了,正如同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所描述,“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而在中國東北的山林,也多有狐狸、狼等動物,皮草多出於此地,又或者是和北方的遊牧民族進行貿易,換取衣物。在宋朝的時候,隨著公元1004年澶淵之盟的建立,大量牲畜以及皮毛被販賣至中原,不少宋朝人也開始喜歡穿氈衣起來。

古代沒有暖氣沒有電,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禦寒的?

除了毛皮之外,能夠用來禦寒的,就是中國本土的絲綢了,雖然說在過去西方國家的眼裡面,中國有著“絲之國”的美名,然而實際上絲綢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價格十分昂貴的奢侈品,古代的君王賞賜大臣東西的時候,經常給他們錦布多少多少匹,其實也是非常隆重的獎勵,唐朝時期,兩個工藝好的繡娘編織一匹絹布,通常要花費5天的時間。

古代沒有暖氣沒有電,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禦寒的?

因此以上所說,都是富貴人家才能夠享用的禦寒產物,那麼古代的平民老百姓要用到什麼呢?他們穿著的衣服,大多由一種叫做葛草的植物製作而成,這種草十分的堅韌,我們常常聽說的“粗衣麻布”正是由葛草編制而成,當然它的禦寒效果有限,所以窮苦人家會將葛布縫稱雙層,在冬天的時候就可以填充一些類似麻絮的植物進去。

古代沒有暖氣沒有電,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禦寒的?

另外一種禦寒的衣物材料,則稱之為“絲絮”,這裡面也有著大小等級的分別,好的絲絮是由蠶絲編織而成,叫做“纊”,而相對比較低階的,就是在葛布當中隨便塞入一些棉花樣的東西,胡亂混合起來。明朝的宋濂就在《送東陽馬生序》中提到,自己年輕的時候去求學,穿著的無非是“縕袍敝衣”,這裡的“縕袍”,既能夠指破舊,也是指最低等級的絲絮。

古代沒有暖氣沒有電,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禦寒的?

而在古人睡覺的時候,則會鋪上比較柔軟的稻草,同時從田野間採集蘆花和柳絮,將他們曬乾縫進被子,同樣也有保暖的作用。而北方零下幾十度的冬天,人們在漢朝時期,就發明了土炕:“漢時之床,即今之炕也,坐臥皆於其上。” 元代詩人王冕《冀州道中》寫:“熱水溫我手,火炕暖我軀。”土炕用磚或者土坯做成,上面鋪席,下面有孔道,跟煙囪相通,因此可以燒火取暖。

古代沒有暖氣沒有電,零下幾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麼禦寒的?

總的來說,上述的只是權宜之計,自然比不得如今,很多老百姓到了冬天,還是要挨餓受凍的,宋朝的陸游寫到:“如何慕溫飽,撓節不自惜?”古人將“溫飽”這一詞語組合在一起,也體現說明了他們最為樸實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