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豬八戒吃人參果一一一食而不知其味”,是常用歇後語。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人參果是《西遊記》最負盛名、最具故事性的奇果,對小說的影響不亞於王母蟠桃,價值卻似在蟠桃之上。王母蟠桃好吃,但不知有多大藥效。人參果名“草還丹”,乃開天闢地第一果,藥效鑿鑿有據聞一下,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五莊觀的鎮元大仙得到了這混沌初分、天地未開的靈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熟,九千年才結三十個果子!人參果樹千尺餘高,七八丈圍圓。青枝馥郁,綠葉陰森,葉似芭蕉,果子丁在枝頭,模樣如三朝未滿的嬰兒,四肢俱全,五官鹹備。風過時手腳亂動,點頭晃腦,似奶娃發聲,神奇之極。

人參果採摘方法比七衣仙女採蟠桃程式更嚴格繁雜: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必用金器敲,拿絲帕襯墊瓷盤接,用木器就枯了。果子打落地上,立即鑽進土。樹下的土比生鐵還硬,鋼鑽也鑽不動!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唐僧取經路過五莊觀,觀主鎮元大仙認他是故人。五百年前蘭盆會相識,如來佛第二個徒弟金蟬子親手為大仙傳茶。現在金蟬子轉世成取經唐僧,那就送兩個果子給他吃吧。

看來天宮也時不時搞些講座、論壇,供神仙們“滿嘴跑火車”。鎮元大仙帶四十六個得道高徒到天上聽“混元道果”講座,留兩個“絕小的”僅僅“一千多歲的小徒弟清風、明月接

待唐僧。兩小童遵師囑打下果子,送給唐僧,於是出現《西遊記》研究者頻繁引用說明唐僧

獨特個性的經典場面: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唐師父,我五莊觀土僻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為一解渴。“那長老見了,戰戰兢兢,遠離三尺道。善哉!善哉!今歲倒也年豐時稔,怎麼這觀裡作荒吃人?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與我解渴?”清風暗道:“這和尚在那口舌場中,是非海里,弄得眼肉胎兒,不識我仙家異寶。”明月上前道:“老師,此物叫做人參果,吃一個兒不妨。”三藏道:“胡說!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麼就把他拿來當果子?”清風道:“實是樹上結的。”長老道:“亂談!亂談!樹上又會結出人來?拿過去,不當人子!”

果子放不住,兩個小童只好分著吃了。豬八戒凡事粗心,吃東西的筋卻時刻繃著。小童與師父對話,小童“咽啅咽啅”吃人參果的動靜,惹動豬八善的饞蟲,調唆孫悟空去偷。孫悟空認為小事一樁,“老孫去,手到擒來”。卻費些周折,先敲下一個,鑽到地裡,揪土地爺來問,知道果子“見土則入”,再敲下三個,師兄弟分享。哪想到豬八戒沒吃出滋味卻吃出花樣、吃出動靜: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吞嚥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麼?”沙僧道:“人參果”。八戒道:“莖麼味?”行者道:“悟淨,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

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們細嚼細嚥,嚐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麵食,撞著盡飽。像這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罷罷罷!彀了!”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豬八戒絮叨,被道童聽到,園中檢視,果子少了。道童來殿上指著唐僧,“禿前禿後,穢語汙言不絕口的亂罵;賊頭鼠腦,臭短臊長,沒好氣的胡嚷。”唐僧說果子有錢沒處買,仁義值千金。若是他們偷的,叫他們賠個禮!孫悟空不得不承認偷了果子,對心高氣傲的猴王已是難得的“靦顏低頭”。一童越加毀罵,孫悟空何曾吃過這種虧?不就是個果子嗎?“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過鳥也有份。”什麼大不了的事?值得這麼罵人?王母滿園蟠桃幾乎給本猴王吃光,也沒人當面罵一句!悟空給氣得“鋼牙咬響,火眼睜圓”,沒心思也不屑向八戒解釋為何少了一個果子,守著師父,不敢打人,那就送他個絕後計!毫毛變假行者,陪唐僧、八戒、沙僧忍受道童嚷罵;真身徑到園裡,掣出金箍棒,乒乓一下把樹推倒!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這下闖下塌天之禍了!小童罵你們這夥人想到西天取經“除是轉背搖車再生!”唐僧認為徒弟不佔理,“論這般情由,告起狀來,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鎮元大仙更非等閒之輩。小童彙報人參樹被推倒,“大仙聞言,更不惱怒補”。看來,他自己能救活人參果樹,只是咽不下這口氣。他乃地仙之祖,不管地位多崇高的諸天神佛都禮讓他三分。小小美猴王居然壞了他的鎮觀之寶,豈能善罷甘休?必須讓他們付出代價!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孫悟空一開始就犯了“有眼不識金鎖玉”的錯,對鎮元大仙一無所知,卻盲目輕視。

五莊觀是何所在?高山峻極,頂摩霄漢,峰放空光,石生瑞氣。紅霧繞,彩雲飛。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龍吟虎嘯,鶴舞猿啼。唐僧認為好山好景,幽趣非常,應離雷音不遠了。前捲簾大將沙僧見世面多,兩次說此景鮮明,必有好人居住。聰明過人的孫悟空竟想不到仙山真福地,必有高人在。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孫猴“老子天下第一”,小覷五莊觀主道行。取經四眾進入五莊觀,發現與其他道觀不同,不供神佛供“天地”,道童說神佛是觀主朋友或晚輩,孫悟空認為是吹牛:

那仙童推開格子,請唐僧入殿,只見那壁中間掛著五彩妝成的“天地”二大字,設一張硃紅雕漆的香幾,几上有一副黃金爐瓶,爐邊有方便整香。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爐,三匝禮拜,拜畢,回頭道:“仙童,你五莊觀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養三清、四旁、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瞞老師父,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香火。是家師父諂佞出來的。”三藏道:“何為諂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那行者聞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講老孫會搗鬼,原來這道童會捆風!”三藏道:“令師何在?”童子道:“家師元始天尊降簡請到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聞言,忍不住喝了聲道:“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什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盛麼!”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當年蘇聯諜戰電影《306號案》有句著名臺詞“不知深淺,切莫下水”,孫悟空即犯此大忌。做過齊天大聖,住過天宮,也算見多識廣,可愣不知道神外有神。當年孫悟空與九曜星稱兄道弟、五莊觀觀主卻將九曜星視為晚輩,這意味著什麼,難道猴兒不該想一想?就武斷地將觀主說成“潑牛蹄子”

人生常有這樣的事、自己孤陋寡聞,卻懷疑他人述說真實見聞是胡吹;自己坐並觀天、卻挖苦他人見多識廣是海X(PANG,山東方言,吹牛意); 自家低微卑賤,卻誣衊他人的家世閱歷是炫耀。這樣的人哪有不碰壁的?

清風、明月要把害樹賊留給師父處理,將唐僧師徒鎖了起來。孫悟空向師父師弟大包大攬我肯定能帶你們逃走!順利解鎖,八戒趣語誇他,“就是叫小爐兒匠使掭子,便也不像這等爽利!”猴兒立即牛皮哄哄。有甚稀罕!就是南天門,指一指也開了!“他把在天宮與增長天王猜枚耍子贏的瞌睡蟲兒撂到清風明月臉上,讓他們鼾鼾沉睡,師徒順大路一直西奔。一般情況下,孫悟空就逃脫了。無奈他遇到的是地仙之祖。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鎮元大仙歸來,變為普通道人,趕上唐僧四眾斥問,孫悟空掣鐵棒望大仙劈頭就打。大仙踏祥光,徑到空中現了本相 :

頭戴紫金冠,無憂鶴氅穿。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翎疊鬢邊。相迎行者無兵器,止將玉麈手中拈。

孫悟空用棍子亂打。大仙用玉麈左遮右擋。打得天兵天將失魂落魄的如意金箍棒居然無法對付小小玉麈!大仙施出袖裡乾坤,袍袖迎風一展,一袖子將四僧連馬籠住,帶回觀裡,用龍皮七星鞭抽打。孫悟空絕對不能讓師父捱打!他承認錯誤都是我犯,要打就打我。將雙腿變成熟鐵,隨便打!鎮元大仙吩咐明天接著打。孫悟空夜裡玩個“柳樹根大變活人”,命八戒拱來四個柳樹根,念動咒語,咬破舌尖,將血噴在樹上,變成四人模樣,問他也說話,叫名也答應。孫悟空帶著師父師弟再次逃走。次日,柳樹根露餡,唐僧師徒再次被捉回。鎮元大仙的油鍋被孫悟空用石獅子砸破,唐僧險些兒被丟進油鍋。鎮元大仙與孫悟空展開對話:

卻說那鎮元大仙用手攙著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聞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禮欺心,縱有騰那,脫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講到西天,見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還我人參果樹。你莫弄神通。”

行者笑道:“你這先生,好小家子樣!若要樹活,有什疑難!早說這話,可不省了一場爭競?”

大仙道:“不爭光,我肯善自饒你?”行者道:“你解了我師父,我還你一顆活樹如何?”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孫悟空表示我上東洋大海,遊三島十洲,訪問仙翁聖老,求起死回生之法。八戒立即進讒言:師父啊,猴兒這回要丟下咱們跑啦。唐僧要悟空三日返回,否則念緊箍咒。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孫悟空連忙答應,又威脅鎮元大仙好好照顧師父:”逐日家三茶六飯,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兒,老孫回來和你算帳,先搗塌你的鍋底。衣服禳了,與他漿洗漿洗。臉兒黃了些兒,我不要;若瘦了些兒,不出門。”自己犯錯誤連累師父,知道愧疚;明明自己的不是,反倒打一耙五莊觀觀主。潑皮泥腿不論理,這,就是孫悟空。猴兒駕筋斗雲,疾如流星,到達蓬萊仙境,見到悠哉遊哉下棋的福、祿、壽三星,呼“三位老弟”。“老弟”們給了孫悟空一番教訓: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都是他的晚輩。“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你雖得天仙,卻未入真流,怎脫得他手?人參果乃仙木之根,我們如何醫得了?海上三星送給孫悟空老大一個人情:老哥仨先不下棋,到五莊觀幫美猴王給鎮元大仙賠話,請唐僧不念緊箍咒。德高望重的蓬萊三星竟直言不諱孫悟空在“仙”中沒入流,跟鎮元大仙差不止一個層次!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齊天大聖大概心裡頗不是味吧?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章首有句“剛強更有剛強輩”,大概說的就是這意思。

高踞方丈仙山的“煙霞第一神仙眷”東華大帝君也給孫悟空補了“三界神佛地位”一課:五莊觀鎮元子,聖號與世同君,乃地仙之祖。你怎能衝撞他?萬壽山乃先天福地,五莊觀乃賀洲洞天,人參果是天開地闢之靈根。如何可治?無方!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東華大帝的侍童東方朔出來,猴王開玩笑叫“小賊”,說帝君這兒沒桃給你偷吃。東方朔回敬聲“老賊”說,我師父這兒沒金丹給你偷吃。吳承恩將東方朔拉進小說“閃露”一面,給孫悟空上天人地求方的艱苦過程,增添些輕鬆喜悅氣氛。《汪憺漪評古本西遊記證道書》認為,描寫海上三山的筆墨,“疏疏落落,閒閒冷冷,將長松、白鶴、丹雀、朱樹、三星、九老之棋酒,東華、曼倩之茗談,信筆描寫一番”,如煩熱中一劑清涼。閒筆出味兒,吳承恩確是高手。

遍遊仙山海島,眾神束手,不管海上三星,還是齊天大聖的“老兄弟們”瀛洲九老,全無醫樹之方,孫悟空還得找觀音。孫悟空不是習慣遇難找觀音嗎?為什麼這次轉個溜夠,最後才跑南海?自然是小說家賣弄博學,擴充套件“神仙領域”的需要。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觀音菩薩教訓孫悟空“你這潑猴,不知好歹!”“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讓他三分,你怎麼就打傷他樹!”猴兒只好向觀音菩薩苦苦哀求。弟子因此志心朝禮,特拜告菩薩,伏望慈憫,俯賜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樸菩薩說,你怎麼不早來找我?猴兒擔心菩薩淨瓶甘露能不能救活人參果樹?

菩薩說:“曾和太上老君打賭,老君把楊柳放到煉丹爐裡煉焦了,照樣活!哈,神仙之間也打賭?真是些有生活氣息和凡俗樂趣的神仙啊!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越有能力,越謙虛得體。觀音來到五莊觀,先給鎮元大仙道歉:“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衝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然後,像變大型魔術,將千丈高的大樹起死回生。按照常人想象,菩薩只消灑幾滴淨瓶水,那樹豈不就復活?不,吳承恩設計出繁雜的救樹步驟:到了被猴兒打得土開根現、葉落枝枯的人參果樹前。菩薩命猴兒將手伸開,用楊柳枝蘸出淨瓶甘露,在猴兒掌心裡畫起死回生的符,令他把拳頭放樹根之下,看水出為度。猴兒捏著拳頭在樹根底下揣著,須臾有清泉一汪。菩薩命用玉瓢舀出,扶起樹來,從頭澆下,“自然根皮相合,葉長芽生,枝青果出。”沒玉瓢咋辦?用玉茶盞、玉酒杯,將根下清泉舀出。悟空、八戒、沙僧,扛起樹扶周正培上上,那四萬七千年比生鐵還硬的土也變得聽話了!菩薩將玉器裡的甘泉用楊柳枝細細灑到乾枯的人參果樹上,口唸經咒,“那樹果然依舊青枝綠葉濃郁陰森,上有二十三個人參果”,豬八戒誣告孫悟空打偏手的果子也重新長回樹。結局皆大歡喜大仙敲下十個人參果請客,不知道這次豬八戒又囫圇吞果還是細細品嚐?鎮元大仙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二人情投氣意合,大仙捨不得悟空走,留下取經僧多住了好幾天。孫猴兒竟然兒女情長起來,還是唐僧理智,催徒弟西行。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小小人參果,敷衍出生動曲折、蕩氣迴腸的幾回故事,活畫出一個又一個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的人物粗魯貪吃愛打愛鬧的豬八戒;沉默寡言心中有數的沙和尚;循規蹈矩善良禮貌的唐僧;法力超常人情練達的鎮元大仙運籌帷幄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即使極小配角如伶牙俐齒、人小鬼大的清風、明月,在鎮元大仙面前自稱“晚輩”的老壽星哥仨,寥寥數筆,熠熠生輝。當然,寫得最集中的還是孫悟空。其實偷吃人參果是一次猴王涅槃,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普天之下,不是隻有大鬧天官一件榮耀事;五湖四海,不是隻有齊天大聖一位能人。

偷吃人參果,推倒果樹,逃走被捉,再逃走再被捉,漂洋過海求方······波未平,一波又起,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眼花繚亂的搏鬥場面,祥雲瑞靄的神仙福地,常夾雜令人噴飯的對話。鎮元大仙命將唐僧四眾用長布捆了,八戒說拿布來做中袖,等裹了沙僧,猴兒說“夾活兒就大殮”,八戒囑咐:“下面還留孔,我們好出恭”;孫悟空砸破鎮元大仙的鍋,自稱清理腸胃以免汙染鍋灶;瀛洲丹崖珠樹下,皓髮皤髯童顏鶴鬢的九老著棋飲酒,談笑謳歌,孫悟空突然厲聲高叫:“帶我耍耍兒便怎的”;孫悟空到落伽山,原黑熊怪叫聲“悟空”,立即惹出猴兒一番牢騷,表一番功績恩德,要守山神叫自己“老爺”······每一小節都有出人意料的妙語,每一段落都有令人會心的對話。妙!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偷吃人參果操縱局面的當然是孫悟空,導致禍患發生的卻是豬八戒。唐僧找徒弟調査,豬八戒先宣告:“我老實,不曉得,不曾見。”推個乾乾淨淨。童兒說少了四個果子,肇事的八戒立即對猴哥“倒轉胡嚷”(翻來覆去叫嚷)你偷了四個,只拿出三個分,預先打偏手啊?貪吃嘴臉可憎,直爽性情可愛。八戒的哲學是天塌下來有猴哥頂著。他只管裝傻充愣享“呆”福,呆裡撒好,頑皮混鬧。當孫悟空擔驚受怕、水深火熱、奔忙救樹時,豬八戒卻沒事人一樣玩得自在、要得出格。福祿壽三星到五莊觀,給偷吃人參果的故事增加了一大段笑料,表演者正是豬八戒:

那八戒見了壽星,近前扯住,笑道:“你這肉頭老兒,許久不見,還是這般脫灑,帽兒也不帶個來。”遂把自家一個僧帽,撲的套在他頭上,撲著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進祿’

那壽星將帽子慣了罵道:“你這個夯貨老大不知高低!。八戒道:“我不是夯貨,你等真是奴才!”福星道:“你倒是個夯貨,反敢罵人是奴才!”八戒又笑道:“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做添壽、添福、添祿?”

說處,八戒又跑進來,扯住福星,要討果子吃。他去袖裡亂摸,腰裡亂挖,不住的揭他衣服搜檢。三藏笑道:“那八戒是什麼規矩!”

八戒道:“不是沒規矩,此叫做‘番番是福’。”三藏又叱令出去,那呆子跨出門,瞅著福星,眼不轉睛的發狠。福星道:“夯貨!我那裡惱了你來,你這等恨我?”八戒道:“不是恨你,這叫‘回頭望福’。”那呆子出得門來,只見一個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尋鍾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奪過,跑上殿,拿著小磬兒,用手亂敲亂打,兩頭玩耍。大仙道:“這個和尚,越發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這叫做‘四時吉慶’。”

西遊解讀,孫悟空是怎麼認識他拜把子大哥鎮元大仙?

豬八戒的長嘴大耳總是浮蕩著童稚、頑皮、笑謔,成為《西遊記》引人人勝的重要因素。此處如果沒有豬八戒調皮搗蛋、插科打諢,只是福、祿、壽三星跟鎮元大仙、唐僧枯坐那兒禮讓寒暄,多枯燥乏味!有了豬八戒,場面就活躍了,亮麗了,風趣了。豬八戒拿福、壽、祿三星開玩笑,用的都是日常生活常用語“加冠(官)進祿”“添福添壽添祿”“番番(翻翻)是福”“回頭望福”“四時吉慶”。說壽星不戴帽子,更風趣之極。傳說中的壽星什麼時候戴過帽子?巧妙地將約定俗成的話語組織到極不起眼的情節中,產生出入意料的喜劇效果。吳承恩對傳統信手拈來、杜撰昇華的本領好生了得!吳承恩可能先想到“加冠進祿”“番番是福”“回頭望福”“四時吉慶”幾個常用詞,再把這些話安到豬八戒的頭上,構思出這些妙趣橫生的細節。天才小說家真是麻姑擲米,粒粒皆為金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