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情債”,該說再見了!

今年春節筆者返鄉瞭解到,人情禮金不僅給村民造成經濟和心理負擔,也成為村裡不少爭端矛盾的導火索。一些農村地區禮金往來次數或金額不對等、沒有按情分隨禮、被迫跟風隨禮等不良現象較多,種種“不好明說”的不滿沉積下來,為鄉村社會和諧穩定埋下隱患。

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中,人情攀比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越來越貴的人情往來讓一些農民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債。據有關報道,2019年,很多農民的人情禮金支出僅次於食品消費,已成為第二大支出,超過看病支出。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一些地方農村人情攀比卻抓一抓好一陣,放一放又反彈。這是因為,農村人情禮金是歷史文化交織的產物,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我們的傳統文化講究禮尚往來,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村民家裡有婚嫁喜事,左鄰右舍都會趕來幫忙,大家一起“湊份子”“隨份子”,送點碗筷、臉盆、暖水瓶等日用品,就把大事辦了,這是鄰里間的守望相助,充滿著濃濃的關懷與情意。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大量農民進城務工,農村生活條件普遍改善,婚嫁喜事不再需要親鄰間實物上的添補,人情交往延續過往的禮俗就變成贈送禮金的形式。與此同時,農村社會也逐步由封閉靜態走向開放流動,傳統樸素的價值觀念受到很大沖擊,人情往來的禮金標準不斷增加,收送禮金的範圍不斷擴充套件,喬遷新居、孩子滿月升學等名目繁多的人情往來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的禮金日漸背離互助友愛的初衷,人情債就此產生。

歷史的產物,終歸要走向歷史。2020年,我們如期完成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歷史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兩不愁三保障”的全面實現,讓過去的貧困戶都基本能夠獨立應對家庭大事,可以說基於互相幫襯“湊份子”的人情禮金,已經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存在的現實基礎。具體而言,筆者以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人情禮金的情感傳遞功能已經弱化。相較於以前的“以物救急”,現在的人情禮金“明碼標價”,甚至還要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保持有來有往、進退平衡,更像一種複雜的“遊戲”,其情感傳遞的功能已經大打折扣。情義無價,就在於它沒有價格,情感功能不應和錢的多少掛鉤。當“情”逐漸淡化,“禮金”卻不斷增長,甚至惡化為“債”的程度,人情禮金存在的合理性和適用範圍就要重新考量了。

二是人情禮金的社交投資功能變了味道。受限於傳統鄉土社會的封閉、交通聯絡工具的落後,農民需要透過互助來度過人生的大情小事,村民往往遵循著人情秩序中“有禮必隨”的原則,人情禮金不僅承擔著維繫社交關係,更承擔著進行隱性社交投資的重要功能。“人情人情,在人情願”,可現在很多時候,村民隨禮並不是因為感情到位,而是考慮到低頭不見抬頭見,面子上要過得去。這樣不僅沒有帶來情感的加深,還會人為地增加矛盾。

三是人情禮金的價值評價功能已被稀釋。過去農村婚嫁喜事中,人情禮金、擺酒席的數量,有多少人前來幫忙,是對村民人際關係、社會地位等“面子”的綜合評價。隨著農村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不同利益群體對“面子”也有了不同評價標準,“面子”的指向更多元。比起過去傳統氣派闊綽的“人情宴”,有人覺得孩子考上大學更有“面子”,有人覺得在城裡落戶更有“面子”,人情禮金的價值評價功能也被稀釋了。

在黨和政府的倡導下,已經有農民開始自發地放棄所謂的“人情面子”。在筆者老家,去年就有兩戶農民,在村“兩委”沒有事前干預的情況下,主動不收取村民的人情禮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股新風讓我們看到,人情債正在當前農村逐漸消解的端倪。筆者以為,各地應樹立更強的決心、採取更大的力度,更廣泛地推進移風易俗,減輕村民的人情債負擔。

要進一步加強縣鄉村聯動的治理體系。鄉村治理是一項外部性很強的工作,化解人情債也是如此。由於村民“身陷其中”,僅透過村莊內部力量解決問題存在難度。因此,要進一步加強縣鄉村聯動的治理體系,強化縣鄉村各級黨組織的聯動。在縣級層面營造整治人情異化的氛圍,在鄉鎮層面對普遍治理問題定調子、出方案,在村級層面根據實際情況細化標準、落實責任,上下同頻,擰成一股繩,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好。

要進一步發揮農村基層組織自治力量。在黨委政府領導下,要進一步發揮農村基層組織自治力量,如透過村民自治制定村規民約,引導農民破除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同時,要建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定出標準、明確規範,為村民提供專業化社會服務,在村莊中形成“大家都一樣,少花錢也不丟面子”的普遍共識,讓文明新鄉風具有堅實配套保障。

要進一步做好群眾工作。解決農村人情攀比問題屬於“裡子工程”,需要下真功夫、久久為功才能見實效,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刀切”的粗暴治理只會把農民群眾推到對立面。我們要治理的是高價人情、攀比浪費等不良風氣,而不是限制或取消正常的人情往來。很多地方提倡“婚嫁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並將人情範圍限於核心親屬,受到了廣泛認可。農民既是人情債的受害者,也是參與者。如果能緊密聯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多做正向引導、正面宣傳,把道理實實在在講清楚,把利害清清楚楚說明白,相信治理人情攀比的移風易俗工作會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認可與支援。

【來源:農民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