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至少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島上書店》: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至少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來吧,親愛的,

且讓我們來相愛,

趁你我

尚在人世。

一個沒有書店的小鎮,還能稱之為小鎮嗎?

艾麗絲島遠離城市,幾乎與世隔絕。小島上有一家名為“島上書店”的書店。

此時,書店老闆A·J費克里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體,麻木地度過一天又一天。

這一年,妻子車禍身亡;原打算賴以支撐他下半輩子生活的珍本《帖木兒》被盜,他還在意什麼呢?他只能用酒麻木自己。

也就在《帖木兒》被盜不久,夜跑回來的費克里發現他的書店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二歲的瑪雅。

瑪雅是被她母親遺棄在書店的,年輕的黑人姑娘留給書店老闆的紙條上寫著:

我想讓她長大後愛讀書,想讓她在一個有書本的地方長大,周圍是關心這些事物的人。

聰明可愛的瑪雅是上天賜予費克里的天使,這個被小島居民冠之以“刻板、自私”頭銜的男人,打開了他緊縮的心門,內心的柔軟和善良得以釋放。

費克里領養了瑪雅。於是費克里的生活,在書香裡開始飄逸著亂糟糟的煙火氣。

年幼的瑪雅,在島上書店這個物理場所,聯接起了費克里與小島居民的關係。最為重要的是,一份愛情—出版社銷售員阿米莉亞也走進了他的世界。

這是一個關於閱讀與愛的治癒系故事,就如書本封面所寫“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也正是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它就是《島上書店》,被譽為現象級的全球暢銷書,也是一本寫給全世界所有愛書人的書,作者加布瑞埃拉·澤文。

《島上書店》: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至少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一書一世界

我們讀書而後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我們並不孤單。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餘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而對於我們主人公費克里來說,他最喜歡的當屬短篇小說,因為雅緻,也因為掌握了怎樣寫短篇小說,你就掌握了整個世界。而且,能用從書籍裡獲取的知識來武裝自己,以對付那幫傲慢的傢伙。

在一個幾乎避世的小島上開一家書店,維多利亞風格的紫色小屋,門前的風鈴隨風奏出清脆悅耳的音樂,堆滿書籍的貨架,安靜地飄著書香,費克里和他第一任妻子沒有讀完他們的博士學位,就來到艾麗絲島上構建他們歲月靜好的夢想。

01.書中自成一世界

《島上書店》的作者對短篇小說真是情有獨鍾,每一個章節都以一個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為標題。如第一個部分以羅爾德·達爾所著的《待宰的羔羊》,引出一個剛亡妻後潦倒、生無可戀的困頓中年男人現狀。

短篇小說的雅緻,書籍封面的偽裝,小說故事的婆娑迷離,世間的可能和不可能、你認可的和不認可的,都活潑地存活在書籍裡。

我們不能言之於口的、不能昇華提煉的,身體不能到達的地方、視野無法攀登的領域,書籍就是一條通向未知的神秘而誘惑的長梯。

正如本書在扉頁所說: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用書本豐富了我的成長曆程。

關於政治、上帝和愛,人們都講些無聊的謊話。想要了解一個人,你只需問一個問題:“你最喜歡哪本書?”

02.書是人與人聯接的橋樑

被遺棄在書店的瑪雅,費克里發現她的時候,她正坐在書架中間的地板上,腿上攤開的是一本兒童繪畫本。

費克里的妻姐伊斯梅,年輕衝動率性的她,就是喜歡一本書而嫁給了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雖然濫情的丹尼爾的人品並不如書。

瑪雅的生母也是一個書迷,迷戀丹尼爾的處女作而與他發生一夜情,雖然為情所傷的她最終投海自盡。

認識阿米莉亞四年之後,因為《遲暮花開》這本書,費克里才愛上了她。

警長蘭比亞斯、島上的居民,島上書店和書籍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費克里因病去世後,警長蘭比亞斯和伊斯梅接下了書店。因為,

沒有書店的小鎮算不上小鎮。

書籍和閱讀是我們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一個獨立的神奇國度。

《島上書店》: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至少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花開不遲暮

《遲暮花開》寫的是不論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尋覓到偉大的愛情。

愛情和年齡有關係嗎?在經過歲月錘打、為衝動輕狂的年輕付出代價之後,中年人的愛情是否就此將就?

01.費克里和阿米莉亞的愛情

費克里和阿米莉亞的愛情緣自一本書—《遲暮花開》,這本書,阿米莉亞等待費克里的“共情”竟然歷經了四年。

生活中每一樁糟糕事,幾乎都是時機不當的結果,每件好事,都是時機恰到好處的結果。”

就如青年讀《圍城》看愛情,中年人讀《圍城》感慨婚姻,果然應證了“

讀小說需要在適合它的人生階段去讀。我們在20多歲有共鳴的是東西,到了40多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書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瑪雅出水痘,費克里徹夜照顧她而夜不能寐的時候,偶然想到而去翻閱。

當然,引起我們的男女主人公共鳴的,除了文筆,還有就是,

愛上,失去,再失去,往復的傷感。

費克里和阿米莉亞都不年輕了,男的年過四十,女的也已三十五歲了。

費克里曾經對瑪雅說,“跟某個你並不是很喜歡的人在一起相比,更好的是一個人過。你同意嗎?”

他曾經也以為自己的確是個勢利鬼,不適合跟人談戀愛。他會撫養自己的女兒,管好自己的書店,讀自己的書,那樣的生活就已經足夠了。

可是,有人告訴他,“你覺得有孩子就夠了,可孩子會長大。你覺得有工作就夠了,可工作並不像溫暖的身體。”

於是,因為《遲暮花開》將阿米莉亞回到了費克里的視線。

中年人的愛情,沒有了烈如酷暑的激情,沒有了苟且的將就,他們更加關注的是兩個人的契合,有的是溫和綿長的坦誠和通達。

阿米莉亞說,“因為跟你的談話,讓我想起跟一個人心意相通,分享激情有多麼重要。”

有什麼比和興趣相投的人一起生活,更讓人嚮往的呢?找到一個和你閱讀興趣相同的人,又是何其難啊。

於是,費克里策劃組織了《遲暮花開》作者的朗讀會,儘管那場朗誦會不是很完美,那個八十幾歲的老頭“作家”酩酊大醉。

不過有什麼關係呢,他求婚成功了。

02.蘭比亞斯警長和伊斯梅的愛情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沒有誰那麼特別。但是:

要是有誰覺得你在一屋子人中是獨一無二的,就選那個人吧。

婚禮上,蘭比亞斯的那段話感人肺腑:

“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驅車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你會遇到他(她)。你會被愛,因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你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

蘭比亞斯在伊斯梅的丈夫去世很多年之後,他覺得已經等了很多年了,向伊斯梅發出了約會的邀請。

他從高中就喜歡他,餘生不多了,他要及時把握機會。

兩個人的約會沒有年輕人的羞澀朦朧。兩個人朋友般,各自述說自己的喜好、脾性和過往的婚姻家庭。

女人說她嚮往的生活,也自嘲自己淺薄。她說:“嗯,

我是在提醒你。我有可能是本封面漂亮但不好看的書。”

男的回答:“

不,你這本書上架已經有好幾年了,我讀過情節摘要和封底引用的話。

一位關心人的老師,教母,正直優秀的社群成員,妹夫及其女兒的照顧者。婚姻不幸,可能是結婚結得太早吧,但是也盡了力。”

詼諧幽默也直白。

成年人並不避諱性和做愛,一切坦坦蕩蕩。女人先展示給他看自己在那場災難性的車禍中所受的十幾處傷疤,醜陋而囂張地宣示著這具軀體不僅不年輕了,而且疤痕遍佈。

“現在還疼嗎?”男人只有落在疤痕上的吻來述說他的心疼。

女人調侃男人的光頭。早上她吻了一下他剃過的頭,“你剃光頭是因為謝頂,還是因為喜歡光頭?”

一切像秋風般愜意、像冬日般溫暖。沒有我愛你,我的愛在細水長流裡。

《島上書店》: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至少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是愛

瑪雅,我們會成

為我們所愛的那樣。是愛成就了我們。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01.愛是給予,是甜蜜的負擔

可愛聰明的瑪雅是費克里的救贖,將他從那個暗無天日的自我封閉空間裡挽救了出來。

原來書店老闆的人設是這樣的:有人不小心把他名貴的眼鏡落在書店裡,費克里轉手就扔了;推薦八十二歲的老太太看死神講述的五百多頁的大部頭書……冷漠、自私,妻子死後,他覺得自己沒有需要維繫的人際關係。

如今,瑪雅的到來,警長蘭比亞斯成為了書店的常客,還成為瑪雅的教父,他喜歡將瑪雅拋起又接住,換來瑪雅的咯咯咯笑聲。

蘭比亞斯自己愛上了讀書,而且定期組織起“警長精選讀書會”,每一次討論的書籍,男女警察都熱鬧非凡。

費克里的前妻的姐妹,伊斯梅成為瑪雅的教母。

島上的婦女們帶著孩子,拿著給瑪雅的食物,孩子們陪著瑪雅。每回都會帶著瑪雅塞給他們的書回家。不過,瑪雅還真是個鬼靈精。

婦女們也有讀書會。在她們的呼籲下,費克里書店的種類擴容了,不僅是原來他喜好的偏文學類,也增加了警察破案的,女性文學的,兒童繪本的,能滿足大多數島上居民的閱讀需求。

這樣鮮活的人間熱鬧景象,費克里心裡隱約沸騰著一種熟悉的、略微有點讓他難以忍受的歡欣感。

一開始他覺得這是快樂,而後才知道這就是愛。要命的愛,他想。真是煩人。這完全毀了他打算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的計劃。這其中最令人惱火的是,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

的確,瑪雅讓費克里絕處逢生,上帝關上一扇門卻又開啟一面窗。費克里開始心存感激,他全心全意感謝起所有人,那種更強的力量。

02.愛是寬容,是長久的力量

失蹤的《帖木兒》,在伊斯梅家裡的兒童揹包裡,蘭比亞斯偶然間看見。

蘭比亞斯為自己是個好警察而自豪,他有瞬間的猶豫和糾結,他有一千個關於這本書出現在這裡的疑問,他是否該找個理由離開?

那本書上有瑪雅蠟筆的劃痕了,而且它是很久很久以前被偷走的,到現在已經超過十年了。費克里婚姻美滿,瑪雅安定下來了。伊斯梅也受過苦。

想著這些,這個已經不年輕的好警察已不像年輕時那麼頑固了。

他發現人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事,通常自有其理由。

在凡事對了一份理解之後,寬容便隨之而來。

事實上,如果《帖木兒》不失蹤,費克里出去夜跑時,書店就不會不鎖門,因為不鎖門,瑪雅才得以留了下來。命運往往就是這樣互為因果。

幾年之後,當費克里的腦瘤手術需要一大筆錢,蘭比亞斯向伊斯梅提起《帖木兒》,因為拍賣還能換來一筆金錢。

伊斯梅問他,當時你為什麼不問呢?

他回答,我當時又不是以警察身份受邀的。我想裡面肯定有什麼故事。

生活教會了我們遇事不武斷、不枉斷,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寬容。於人於己,都會更加和諧安寧。

他們將《帖木兒》悄悄還給了費克里,為此拍賣剛好夠他手術和第一筆放射性治療病人自付的部分。

費克里死後,阿米莉亞在緬因州的一個大型零售商那裡找到一份圖書採購的工作,瑪雅也要高中畢業了。

蘭比亞斯和伊斯梅放棄了去佛羅里達的計劃,他們在書店的開了一個咖啡角,地下室改造為一個可以演戲的地方,也可以舉辦讀書活動,他們接手了書店!

是啊,對於愛讀書的人來說,一個沒有書店的地方算不上是個地方。

《島上書店》:一個人無法自成孤島,至少無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島

寫在最後

讀《島上書店》,不自覺會聯想《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樣是孤僻、固執、刻板的男人,妻子的離世帶走了所有的顏色,活著找不到任何意義。

瑪雅是A·J費克里的救贖,聒噪的女鄰居是歐維的救贖,其實,救贖他們的 ,是他們自己深藏於內心的善良和柔軟。

只要他們張開雙臂,敞開心懷,接納身邊的人和事,那釋放的點點善意都將得到數倍的回饋。

命運從來不會背棄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