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民國愛情——徐志摩情詩力作《再別康橋》,一腔柔情向誰說

(一)

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中,寫有一首最美的情詩《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會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二)

既然是情詩,徐志摩綿綿情詩向誰說。

徐志摩1897年出生,是家中獨子,家是江南富商,開了錢莊的。徐志摩人生前半段衣食無憂,生活優渥。18歲杭州一中畢業後就按父親意願很不樂意地娶了“鄉下土包子”的張幼儀,婚後徐志摩離開家開始求學生涯,先後就讀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北京大學。1918年輾轉美國,1920年10月在1922年8月到英國劍橋大學學習。1921年認識林徽因,然後就鬧著要和妻子張幼儀離婚。

據說這首詩歌是徐志摩1928年英國故地重遊後寫的,當年詩人徐志摩31歲,已與陸小曼結婚。

但這首情詩無疑是徐志摩寫給心目中的女神林徽因。

徐志摩和林徽因1921年認識,那一年徐志摩24歲,林徽因17歲。

徐志摩雖然身在包辦婚姻中,林徽因卻是徐志摩的初戀。那一年的林徽因,一定是明眸善睞、婉轉可人的書香美女,康橋河畔留下兩人結伴而行的身影,林徽因的才情令徐志摩深深折服,甚至不惜違背父親意志要與原配離婚。雖然這一段情就像天空的一片雲轉瞬即逝,但林徽因始終令徐志摩無法忘懷。

(三)

徐志摩的這首情詩寫得很美。

詩歌開始和結尾將徐志摩墜入戀愛的心態展露出來,林徽因在徐心目中就像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徐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來和去都要輕輕的、悄悄的,唯恐驚嚇了如花的伊人。

伊人擾動著徐志摩的情思,最後卻是襄王有意,神女無情。連康橋都為徐志摩沉默,最後的結果自然帶不走一片雲彩。

讀這首詩是一種享受,眼前展現少年、天空、雲彩、夕陽、波光,康橋的柔波、綠蔭下的潭水,撐篙的船、滿天的星光,然後還有聲音,吹響幽怨的笙簫,咿呀的夏蟲、康橋的潺潺流水。山水本無情,因為有了情意綿綿的人和情意綿綿的初戀回憶,康橋才變得如此的美妙。

解讀民國愛情——徐志摩情詩力作《再別康橋》,一腔柔情向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