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馬鐙,就是個鐵環,為什麼漢朝發達的冶鐵技術造不出來?

以西漢的技術,並不是造不出馬鐙這樣簡單的物件,而是想不到而已。一個東西從無到有,需要的不只是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意識層面的覺醒。

馬鐙,是古代騎兵作戰時,掛在戰馬兩側用來踏腳的環狀物體。

它的出現,解放了騎兵的雙腿,因為此前他們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用雙腿使勁夾住馬肚子,才不至於使自己從顛簸的馬背上掉下來。所以這個階段的騎兵,只是騎在馬上的步兵,頂多只能發揮戰馬的機動能力,根本無法衝鋒陷陣。

馬鐙的發明,從此使騎兵在馬上有了借力的地方,踩踏著馬鐙的騎兵,得以充分藉助戰馬奔跑帶來的衝擊力,在戰場上像坦克一樣猛烈衝擊敵陣,輕易撕開對方的口子。

騎兵馬鐙,就是個鐵環,為什麼漢朝發達的冶鐵技術造不出來?

開啟百度百科,搜尋馬鐙,會看見這樣的講法,說在漢朝時候已經有了鐵馬鐙的替代物——布馬鐙,還說在西漢壁畫中可以看到。

但具體要問是哪個壁畫,卻什麼都找不到,最多給你弄兩幅隋唐風格的壁畫糊弄你。

其實,我們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漢代出現了馬鐙。漢代所有出土的陶俑、壁畫,都沒有馬鐙這個東西。

只有東晉的陶俑,確實能夠看到馬鐙的存在,同時也有部分西晉的陶俑在馬鞍一側(另一側沒有)有懸掛一個三角形的東西,不過騎士的腳並沒有套在裡面。

有研究認為這是馬鐙最早的雛形,但與後來乘騎過程中雙腳踏的作用不同,最早的馬鐙雛形只佈置在一側,僅僅是一種上馬的輔助工具,騎上馬後就不用了。

至於什麼西漢布馬鐙,純粹是異想天開了。

騎兵馬鐙,就是個鐵環,為什麼漢朝發達的冶鐵技術造不出來?

然而,布馬鐙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思路,也就是我們根本不用考慮什麼冶煉技術能否達到製作馬鐙的水平,因為沒有金屬,其實也可以做馬鐙。比如布(如果嫌不牢多加幾層就是了),再比如現在也不少見的皮革馬鐙。

所以,西漢沒出現馬鐙,並不是冶煉技術的問題,而是一種意識問題,具體包括兩方面:“沒想到”和“優越感”。

所謂“沒想到”,很好解釋。

任何一個發明,都是從“沒想到”,發展為“想到”,再發展為“做到”。如果本身想不到,前提條件不成立,即使技術上沒有壁壘,也無法完成這個發明。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

就拿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來說,當時中原地區的各個國家都穿長袍裙子,胡人才穿褲子。這樣的裝束適合中原國家相互約好時間、地點的車戰、陣地戰,但卻不適應日漸到來的大規模騎兵運動戰。直到趙武靈王引入胡服,行動、騎馬、射箭都方便許多。

但你能說中原各國做不出褲子嗎?這有什麼難的?只是因為文化的原因,他們根本沒想到而已。

騎兵馬鐙,就是個鐵環,為什麼漢朝發達的冶鐵技術造不出來?

除了沒想到,還有個可能性就是中原國家的優越感在作祟。

在沒有馬鐙的時代,能夠熟練地騎馬馳騁,那是需要天賦和嚴格訓練的。所以一個人如果掌握和精通騎馬的技術,自然而然就產生了一種優越感。

這就好比大學時很多人都是走路去上課,突然有個同學開著寶馬,載著班花們來來回回,那感覺別提有多拉風,有多爽了!

這種時候如果有人想發明一種工具,讓騎馬更容易,你覺得會產生什麼情況?會不會有些人因為優越感作祟,而阻礙這種發明,稱之為“投機取巧”、“耍小聰明”?

開車的朋友都知道,自動擋的車比手動擋好開多了。自動擋的汽車只要把檔位放在前進擋,然後剎車油門控制即可。而手動擋的車,則需要根據速度不停踩離合器調整擋位,煩不煩?

誰都知道很煩。可是有多少老司機會這麼說:開自動擋的車不算會開車。這些幾十年駕齡的老師傅車技當然沒話說,但這個觀點嘛,我們就不敢苟同了。

汽車是為了人們生活方便發明的,更方便的自動擋汽車,當然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但是老司機們憑藉自己強大的優越感,對自動擋汽車嗤之以鼻,這就是一種觀念問題。

騎兵馬鐙,就是個鐵環,為什麼漢朝發達的冶鐵技術造不出來?

試想一下,西漢時期,一群馳騁沙場的騎兵發現一個新兵突然拿出一對鐵環掛在戰馬兩側,踏進去方便用腿夾住馬身,他們會不會大聲呵斥這個新兵蛋子?會不會讓他把這些小把戲扔掉,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學騎馬?

很有可能哦。如果真有這種情況發生,那馬鐙或許就這樣被延遲發明了很多年。所以,西漢沒有馬鐙,跟技術真沒什麼關係,純粹就是意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