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社科」古代上班的人怎麼休假?何時開始推行星期制?

空餘的時間是人們進行休閒活動的基本前提。就如現代社會中有很多法定節假日一樣,古代也有類似完善的休假制度。

古代的官方休假時間可分為三類:一是各種節日,如一些傳統的宗教、祭祀和民俗類節日;二是假日,即法定休息日;三是臨時性假日。但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放休假制度,主要針對的是官僚階層,且並沒有被嚴格執行,對於農民、手工業者及商人來說,其作息並無定例,有些勞動者終年勞作,長年無休。

節慶假日

古代的重要日子,如元日、元宵節、端午節、清明節、夏至、伏日、中秋節、臘日、冬至等,都要放假休息。如元宵節起源於西漢文帝時期,漢代放一天假,唐代放三天假,宋代放五天假,到了明代放十天假。

法定假日

官員的法定作息制度稱為“休沐”,這一制度起源於西漢:“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沐,最早的意思是洗頭髮,後來泛指洗浴、洗滌,這裡指代的是休息。唐代把五日休沐改為十日休沐,也就是旬休。明清時期官方假日在旬休基礎上又進一步減少,一方面是因為政務增加,另一方面也是皇帝加強集權的一種體現。

臨時假日

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皇帝誕辰,也會放假幾天,以示慶賀。唐玄宗把自己的生日定為“千秋節”,放假三天。此後的帝王多沿襲這種做法,在生日時給官民放假。唐代尊奉老子,把老子誕辰稱為“降聖節”,放假一天。還有一些忌日,也是上下“廢務”,不上班。這些臨時性的假期,有些是許多朝代一貫的制度,有的只是某個時期的規定,這些假期多涉及政治管理、家庭關係以及個人交往等因素,算是古代官員們的特別福利。

星期制的引入

1902年,清政府開始全面推行星期制,之後星期制逐漸成為中國人新的作息制度。星期制的引入,更為重要的意義是改變了中國人,尤其是勞動階層的生活觀念。純粹的娛樂消遣,一直被中國人看作是不務正業。現代作息觀念讓普通人意識到張弛有度、勞逸結合的重要性,透過休息娛樂來恢復體力和精力,從而讓工作更有效率。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王宏超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