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流傳甚廣的成語出自魏武帝曹操的曾孫,魏國的第四任皇帝曹髦的口中,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司馬昭想要篡國的野心已經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按說司馬昭最後也沒能當上皇帝,他的帝王封號還是自己兒子晉武帝司馬炎改朝換代後給追封的,那麼為什麼會得到曹髦這樣一句評語呢?這不僅跟他的日常行事有關,更大的原因在他老爹和親哥身上。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司馬昭之心,嚴格來說換成司馬氏之心更為恰當,司馬氏一族,從司馬懿到司馬炎,把逆賊給演了個透徹。父親司馬懿發動政變,哥哥不僅是個殺人狂魔還親手把皇帝皇帝給廢了,輪到他的時候,他們司馬家已經被打上了亂臣賊子的標籤,斷無回頭的可能了。司馬昭雖然能力不如司馬懿,殘酷不如司馬師,但也絕對不是什麼草包,自家老爹把人品給敗完了,自家老哥更是把仇恨值給拉滿了,結果都撒手人寰了。司馬昭接了一手的爛攤子,要是不硬著頭皮繼續走亂臣賊子的路,那麼等著他的就是斷頭臺和亂葬崗。就是在這樣的境遇下,司馬昭都沒有直接篡國,而是在朝臣的位置上耗到了死,令人懷疑曹髦是否真的冤枉了司馬昭。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說司馬昭沒有篡國的野心,從他年輕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一二。傳聞司馬懿在發動政變的前一晚把計劃講給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聽,司馬師面無表情,聽完就回去睡覺了,還在第二天司馬懿出發前甩給了他三千名死士。而司馬昭卻在聽了計劃後惶恐不安,徹夜未眠,第二天直接頂了倆熊貓眼。兄弟二人的反應天差地別,當然不排除司馬懿的計劃司馬師早就知道了,並且舉雙手雙腳贊同,否則正經人誰會閒著沒事冒著滅門的罪名豢養那麼多死士。而且司馬師乃司馬懿長子,司馬懿想要做亂臣賊子也不大可能瞞著司馬師,畢竟他的基業是要傳給長子的。但是即使如此,也可以看出司馬昭和司馬師心性的差距,比起冷酷無情,殘忍暴虐的司馬師,司馬昭更適合做給王而非君。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司馬懿政變成功後,他們一家三口就天天忙著平內亂、抗外敵了,司馬昭就這樣被他爹和親哥拉上了賊船。司馬懿病逝後,司馬師沒過多久就廢了曹芳,改立東海王曹霖之子曹髦為帝,自己卻把朝政大權攬了個乾淨,司馬昭就繼續跟著司馬師平內亂、抗外敵。誰曾想司馬師命不好,才把持朝政四年就在出征討伐淮南亂軍的時候因為眼疾撒手人寰了。自此趕鴨子上架的司馬昭成為了司馬家新的掌權人,繼續平內亂、抗外敵。彼時司馬昭的權勢已經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曹髦雖然欲對司馬昭除之而後快,但是卻忌憚他的權勢,只能繼續維持君臣融洽的表象。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司馬昭與曹髦之間暗地裡可謂是刀光劍影,曹髦兩次給司馬昭特權,允許他帶劍穿履上殿,司馬昭拒絕了;又九次提議封司馬昭為晉公,司馬昭還是拒絕了。這下曹髦徹底不淡定了,自古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司馬昭屢屢駁他的面子,在曹髦眼裡就是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於是說出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一金句,然後和王沈、王業、王經等人商議討伐司馬昭的事情。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誰知王沈、王業其實是司馬昭的人,司馬昭得知此事,卻只命護軍賈充等人嚴加戒備,之後就沒有動作了。曹髦這邊得知事情敗露,還是親自率兵進攻了司馬昭的府邸,結果卻被遭到賈衝慫恿的太子舍人成濟給一刀劈了。司馬昭知道這件事後十分害怕,最先擔心的竟是天下人的看法,由此可見司馬昭是個十分好面子的人。但是事已至此,司馬昭在陳泰的建議下把罪名都推給了成濟,遂將他殺了,他自己則進宮向太后請罪,然後立了曹璜為天子,自己還是在臣子的位置上蹲著不肯更進一步,五年後,司馬昭病逝,他的兒子司馬炎逼迫曹璜退位,改國號為晉。

為什麼曹髦會評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可能沒那個心

司馬昭九次拒絕曹髦封他為晉公的旨意、在手下殺了曹髦後驚慌失措、在殺了曹髦之後也放棄了大好時機趁亂稱帝……種種行徑讓人不得不懷疑曹髦是否是冤枉了司馬昭。也或許他有追逐天下至尊之位的心,但是很明顯他沒有那個膽,只敢謀權求自保,卻把這件篡國的惡事留給了自己兒子來做。司馬昭終究是缺少了司馬懿的魄力和司馬師的無所顧忌,同時怕天下人的口誅筆伐,所以愣是在曹氏朝堂上熬到了逝世,直到他死後他的兒子司馬炎廢魏帝建晉朝,登基稱帝,天下才最終落入司馬家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