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鍾傳芳

“嗨,你今天脫單了嗎?”

關於男男女女的那點事兒,總是在這樣略帶調侃又暗含寥落的語境中展開。而近些年,樂於“單”著的人們,數量似乎日見增長。

據民政部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達2。4億,超過7700萬的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到2021年上升到9200萬人。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尋找到合意的另一半,從來都不是一件易事。區別在於,換作咱們古代,如果你老“單”著,可能會平添各種奇奇怪怪的麻煩。

若看官不信,請隨小缸穿越古今,前去體驗一番吧。

在古代不嫁娶

父母是要背鍋的

不管是否以實力單的身,在古代恐怕也難有市場。莫說是熬到青年,花季雨季的少年們,要想在古代對結婚說不,也是“難難難”!

出自先秦佚名的《勾踐滅吳》中載道,越王勾踐有令: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就是說,男20女17,不能再多了,還不結婚,爸爸媽媽就要遭受處罰……

事實上,按照《禮記》所寫的成年標準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女15。當然,各朝各代亦另有特例。

譬如漢朝,漢惠帝曾下詔令: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漢書·惠帝紀》)。女孩紙15歲至30歲不嫁人?行,人頭稅就收5倍價錢吧!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你要俺這麼早就步入婚姻的殿堂,物件包分配嗎?其實,還真有包的……

《晉書·武帝紀》記載,西晉司馬炎下詔:

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意思是說,知道你們脫單不易,閨女到17歲仍未出嫁的,就要由長官來指婚了……

到了南北朝,措施進一步嚴苛。《宋書·周朗傳》載:

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妹子們要是15歲未嫁不僅要加賦稅,家人還得鋃鐺入獄。

這樣看來,不盡早脫單結婚,在古代不僅害了錢袋,還可能連累家人,真是讓人頭禿啊!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單身汪的偶像古代打光棍最出名的是他?

承上所言,對於古代部分單身汪來說,不拼爹、不看臉卻也能娶到媳婦,現在的你羨慕否?

據報道,當溫飽已不是最棘手問題,人們必然對生活質量提出更高要求。不願從“高配”的單身,跌入“低配”的婚姻,大概是現在不少單身成年人的心理寫照。

但在古代,戰爭和農耕無一不耗費大量的人力成本,且人均壽命又低,不早點生baby,就沒啥競爭力可言了。

當然也有例外。在宋代,有一雅士縱使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也要將單身進行到底,為此還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成語——“梅妻鶴子”。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品位度爆表、畫面感滿分有木有!說的就是他——林逋,宋代詩人,隱居杭州孤山,終身未娶。

不用打卡、沒有KPI,超脫世俗煩擾,這大把的光陰拿來幹嘛?寫詩是一個不錯的出圈之選,“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牛X哄哄的句子便出自他的手筆。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然而人吶,皆有七情六慾,從他的詩句中,尋找一下真相,還是可以做到的,譬如這首:

長相思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不入仕途、不願娶妻,近似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寫下了這首字字情深、句句意切的戀人離別小令。難道,不正暗示著他亦經歷過一場刻骨銘心卻又無疾而終的感情麼?

不想努力了?教你這樣脫單吧

八卦問一句,那些善於“獨處”和“悅己”的單身族們,你們心中也藏著一個TA嗎?

如果不想再記住了,來吧,小缸手把手教你在古代脫單!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周禮·媒民》即有這樣的“攻略”:

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

看明白了嗎?相親大會自春秋時期就有了,那個時候,相親也叫做“奔”,與私奔中的奔是類似的意思。

古代“相親節”一般有三個:即元宵、上巳、七夕。正如杜甫所說:

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講的即是上巳節。

相親的時候,也有套路可尋。男子多是分坐河渠兩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以曲水流觴的方式吸引意中人。如果雙方對上眼了,則相約漫步、折柳相贈……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在大會中脫穎而出,成功擺脫單身狗大軍呢?答案是——主要看臉。

不難理解,人來人往匆匆一瞥間,確實惟有顏值最能喚起好感了。

當然咯,如果覺得這樣的形式流於膚淺(主要是受自身顏值所限),那麼諸位還能一試身手,參加一場比武招親的趴體。

據說,唐高祖李淵的妻子竇氏夫人,原是北周大司馬的女兒,門第頗高。

竇氏夫人15歲那年,為招夫君,府上擺出屏風,屏風上繡有兩隻孔雀。進門的男子都能拿到兩支箭,何人能射中這兩隻孔雀,她便嫁予何人。

當此時,李淵彎弓搭箭,一箭中孔雀左眼,一箭中孔雀右眼,樂呵呵抱得佳人歸。“雀屏中選”一詞,也因此而來。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若還嫌這活兒太累(主要是手無縛雞之力),有時候,純靠嘴皮子脫單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例如漢高祖劉邦,當年官職低微,只是個小小的泗水亭長,木錢、木權還年紀大,然而經嘴上功夫一頓“忽悠”,居然搞定了未來岳父。後者竟將呂雉嫁給了比她大20幾歲的劉邦……

可見,風流、勇武、善言,實乃祖先們脫單的三個法寶。

放慢脫單的腳步並非止步不前

為了大夥兒能早日脫單,俺也是操碎了心。而對待“樂單族”,小缸也是滿懷敬意的——

在以往,婚姻由父母包辦,男女被剝奪自由獨立選擇的機會,而父母的擇偶觀念多重門第和資財,未必會被兒女認同,這就使得男女雙方缺乏感情基礎,往往成為婚姻的犧牲品,從而釀成家庭的悲劇。

新文化運動時期,隨著新思潮進一步傳入,傳統婚姻更是遭到猛烈批判。

時至今日,據報道,追求品質生活、不將就已成為單身人士的主要訴求。尼爾森5月釋出的《中國單身經濟報告》顯示,42%的單身消費者為“悅己”而消費,高於非單身消費者。國內單身群體所表現出的強勁消費力,讓單身經濟正在滿足強大的“悅己”需求。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就像許多年輕人選擇慢就業一樣,一些人放慢步入婚姻殿堂的腳步,但並非止步不前。

其中,青年群體對婚姻的態度,都愈發堅持要找到那個“對的人”。在一項晚婚調查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參與者表示,自己晚婚的原因是“沒有遇到合適的人”。

對生活、愛情始終保持高昂的熱情和期盼,對婚姻、家庭持有現實而謹慎的態度,相信“樂單族”既能在單身時心懷樂趣,未來也會在家庭的責任中覓得安全感。

這一期就這樣吧。希望你翻過高山,能看到那人正在等候。不早不晚,正當最好的年華。

司馬缸說|你也“一人食”麼?老祖宗的脫單法寶被挖出來了

參考資料:

1。谷正中:《窮的、裝的、賣的、自宮的、梳起的……古代剩男剩女生活史》

2。楊建楠:《樂單族用“獨處”解構現實婚戀》

3。任前程、周寧:《民國女性婚姻狀況的新變化》

4。李志剛:《古代相親那些事兒》

5。陳璁:《從歷史角度看當代女性婚姻觀的變化》

6。王嘉言:《“一人食”火爆背後是生活態度的轉變》

責編|吳瑕

審籤|梁澤銘

實習生|周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