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不僅僅是在諷刺人性或者揭露人性,為何這麼說?

《驢得水》不僅僅是在諷刺人性或者揭露人性,為何這麼說?

電影的表現形式必須和話劇有差別是無稽之談。沒人這麼規定,本身電影的表現手法就無定式。比如,歌劇改編的電影,或者十二怒漢或者狗鎮一類的電影。2。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部第一次看覺得好看,但是不願意或者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這就是電影或者藝術本身的力量。這個電影不完全是因為讓人感到沉重而不想再看。在很多關於電影的評論裡也提到,它不僅是在諷刺人性或者揭露人性,而是更進一步的讓很多觀眾覺得就是在諷刺自己,這是在我之前的觀影體驗中很少遇到的。

《驢得水》不僅僅是在諷刺人性或者揭露人性,為何這麼說?

但既然出現了這麼高的分數,就一定有合理的地方。1。矮子裡拔高子,本來中國電影生態就差,何況2016年是奇差呢?2。觀眾對於批判性的作品非常歡迎,因為我們有很多人認為各方面的大環境導致生活不如意,卻說不出來。3。電影中包含了很多人感興趣,卻覺得“應該躲不過審查”的元素 ,令很多人感到驚喜。之所以說不值,是因為電影本身並沒有大家腦補的那麼漂亮,事實上,存在影審委與院線出現八分以上的經典佳作之間,幾乎就是一個悖論。

《驢得水》不僅僅是在諷刺人性或者揭露人性,為何這麼說?

但很多人以“更像舞臺劇而非電影”來攻擊《驢得水》,就顯得太過於粗糙,乃至幼稚了。之所以這麼說,倒並非是想以“電影可以用各種表現形式出現”或“驢得水裡有哪些是舞臺劇做不到”之類的觀點論證,而是想說,《驢得水》之所以給人舞臺劇既視感,並非演員表演方式、舞臺劇形式的臺詞等表象,也並非是電影所包含的思想如何“不符常規”,而是推動著故事往前走的核心上的區別——舞臺劇為了現場效果,更多的是採用誇張的人為因素。

《驢得水》不僅僅是在諷刺人性或者揭露人性,為何這麼說?

這種在舞臺劇上能帶給觀眾更直接更強烈感受(營造氛圍,引起鬨笑等)的手法,放到電影中去,就非常容易讓人覺得生硬,產生一種“這怎麼看著像舞臺劇”的感覺,而這種差別,直接來源於我們看舞臺劇和看電影的視角差別——我們通常以設身處地來看舞臺劇,而以隔岸觀火來看電影。這點就直接關係到了很多單純來看電影的觀眾的觀影感,而想要從電影的黑色幽默和諷刺中找尋共鳴、找尋力量的人,自然是對此不屑一顧的。

《驢得水》不僅僅是在諷刺人性或者揭露人性,為何這麼說?

但這點並非是《驢得水》不值8。3分的原因,真正無法稱得上經典的原因,在於作為一部幽默諷刺的喜劇,無論是情節設定還是觀點,都不夠徹底,需要靠“沉默中爆發”的觀眾腦補,才能得出一系列“強權毀滅知識分子”、“愚昧打壓性自由”、“人性貪婪軟弱”、“強權沒了槍就成了弱者”等等等等觀點。之前看到有不少觀眾在說,“這也能過審”?對啊,不考慮明顯的暗示、細究一下事情原委,你就能發現,其實《驢得水》本身並沒有承載“過不了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