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時大意,給明朝留下一個隱患,劉伯溫發現了卻沒有說

從秦國統一天下開始,中國便進入了封建時代,一直持續了一千多年,為什麼叫“封建”呢?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商頌·殷武》中,有“命於下國,封建厥福”的記載,所謂的“封建”就是指封土建國,即天下把自己管轄的土地,分給其他諸侯,授予他們爵位,這些諸侯在自己的領土上,有充分的自主權,只需要按時交稅就行。

朱元璋一時大意,給明朝留下一個隱患,劉伯溫發現了卻沒有說

其實東周時期,就已經算是“封建”時代了,一直到清朝仍舊如此,不過在這一千多年中,有些朝代出現了封建斷層,比如漢朝時曾出現了郡縣制,統治者打算用郡縣制融入分封制,但結果並不理想,從秦朝的滅亡可以看出,封建制度中,皇帝的權力很難得到保障,一味的分封難以實現長治久安。

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建國之後,就打算對分封制度進行改革,他參考了歷代野心家謀朝篡位的例子,打算實行特殊的分封制,不僅自己設立了錦衣衛,還試圖讓皇權跟藩王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點,所以洪武二年,朱元璋頒發了“封建諸王之制”,他打算效仿周朝來操作。

朱元璋一時大意,給明朝留下一個隱患,劉伯溫發現了卻沒有說

朱元璋連各地的名稱都用周朝的,他把秦、楚、晉、燕等十個封國給自己的兒子,同時他強調“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同時朱元璋還強調,“惟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即土地還是國家的,只是分給你管理而已。

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同時為了防止朝中奸臣作亂,朱元璋還賦予了各地藩王“勤王”的權力,即平時這些藩王不能隨便離開封地,否則就要治罪,可在特殊時期,比如京城皇帝受到威脅時,各地藩王可以帶兵入城幫皇帝解圍,這不僅是藩王的權力,也是藩王們的義務。

朱元璋一時大意,給明朝留下一個隱患,劉伯溫發現了卻沒有說

這或許是朱元璋一時疏忽,他沒料到自己這個決定,竟然跟大明王朝埋下了隱患,當時劉伯溫是明朝第一聰明人,他應該看出朱元璋這個決策不行,但他看破不說破,或者是不敢說,畢竟朱元璋稱帝后,很喜歡殺人,動不動就要殺功臣,劉伯溫也只能明哲保身了。

朱元璋去世後,把皇位傳給朱允炆,結果朱棣看不慣了,因為朱允炆一上來就要削藩,朱棣不得不反抗造反,當年朱元璋給藩王賜予了“勤王”的權利,朱棣正是藉助這份權利,一路帶兵入京,便有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最終朱允炆慘敗,朱棣奪得了皇位。

朱元璋一時大意,給明朝留下一個隱患,劉伯溫發現了卻沒有說

朱棣之所以能打著“清君側”的幌子,能夠名正言順的率大軍向京師開進,完全是因為當初朱元璋的疏忽,

他雖然考慮到了朝中奸臣作亂,卻沒想到外地藩王也可能會作亂

,除了朱棣之外,明朝還有兩次規模不太大的藩王造反,比如朱高煦、朱宸濠等,不過他們都沒成功罷了。

朱高煦是朱棣之子,身長七尺餘,有膂力,善騎射,頗類成祖,在靖難時立有戰功,多次營救成祖於危難之中,成祖曾許諾事成後立他為太子。靖難成功後,欲立他為太子,但最後衡量過各方利害後,仍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而封朱高煦為

漢王。

明仁宗駕崩時,長子朱瞻基身在南京,聞仁宗死訊後立即趕回北京即位,即明宣宗,朱高煦曾企圖趁朱瞻基途經山東時伏擊,結果失敗。

宣德元年八月初一(1426年9月2日),朱高煦趁北京地震之機,在樂安(今山東廣饒東北)謀反,八日,宣宗率軍出征。二十一日,朱高煦出降,被解回京師。僅僅13天,朱高煦便敗了,這也算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個造反笑話了。

朱宸濠之後,明朝皇帝逐步削減藩王權力,藩王幾乎再也沒有能力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