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頭人工繁育並存活的二代江豚滿兩週歲

中新社武漢10月13日電 (馬芙蓉 鄧曉君)中國全人工環境中首次成功繁育並存活的第二代長江江豚“YYc”,如今已滿兩週歲。在13日為其舉辦的徵名活動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介紹了“YYc”最新情況。

“幼豚出生後,要經歷出水呼吸、母子關係建立、母乳餵養等關鍵環節。”郝玉江表示,兩歲以前是幼豚存活脆弱期,也是關鍵期。“YYc”的成功繁育並存活,標誌著長江江豚人工飼養繁育研究進入新階段。

“YYc”是一頭雄性江豚,出生於2020年6月3日。其媽媽是2009年從江西鄱陽湖遷入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的“洋洋”;爸爸“淘淘”2005年出生於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是世界上第一頭在全人工環境中成功繁育的長江江豚。

“YYc”的飼養員鄧正宇介紹,“YYc”出生後,與“洋洋”順利建立母子關係。“洋洋”奶水充足,為“YYc”提供了豐富營養。今年年初測量顯示,“YYc”體長1。3米,體重140斤,是白鱀豚館最胖的江豚。如今,2歲4個月的“YYc”愛玩、愛鬧、愛撒嬌、黏人,每天要吃4公斤小魚。

郝玉江介紹,中科院水生所自1996年開始嘗試長江江豚人工飼養繁育,現已構建起人工環境中成熟的飼養繁殖技術體系。目前,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飼養著7頭長江江豚,其中4頭是在人工環境下繁育,包括兩頭二代江豚。除“YYc”外,另一頭是出生於今年6月的雌性江豚“F9C22”。

郝玉江表示,透過26年人工飼養繁育研究,科研人員已摸清江豚生物學特徵、繁殖生理學及規律。接下來,將繼續深入開展精子生物學、排卵監測、人工授精技術等研究,更加全面系統掌握江豚繁育生存機制,為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長江江豚是中國特有珍稀淡水鯨類動物。2017年科考結果顯示,其種群數量約1012頭,狀況極度瀕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