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聖誕節,源自基督教對耶穌誕辰,因此也被稱為“耶穌聖誕節”,也被稱為耶穌聖誕。在西方,聖誕節是一種傳統的宗教節日,但由於十九世紀聖誕卡片的流行和聖誕老人的形象的興起,加上了一些娛樂性的因素,聖誕節才漸漸流行起來。現在,由於商家的宣傳,許多中國的年輕人都非常喜歡這個西方的節日,他們互相祝賀聖誕節,一起去逛街買東西,一起吃晚餐,互相送禮物。

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聖誕的流行,是由於許多中國人並不知道,“耶誕節”是西方的一個宗教節日。但是中國人在過去也有過“聖誕節”的習俗。

唐代廣宣《早秋降誕日獻壽二首應制》中有一句話:

“秋蓂開六葉,元聖誕千年。”

宋人夏元鼎的《水調歌頭》中有一句話

“三三乾妙畫,佑聖誕彌辰。”

由此可見,“聖誕”這個字在中國古代文字中已經存在很久了。

“聖人”的生日,顧名思義就是“聖誕”,而“聖人”的信徒們則會舉行一次慶祝活動。因此,古代的神仙和皇帝,都會把自己的生日叫做“聖誕節”。

耶穌是基督教的神,有聖誕,而中國道教的神,儒教的聖人,佛教的聖佛都有自己的聖誕

所有這些人的生日都可以叫做“聖誕節”。

因此,現在的聖誕節實際上就是“耶誕節”了。

孔子的生日

《禮記》中有這樣的說法:“上古之時,聖人、先師都要用釋奠禮來祭祀。”古人崇尚老師,孔子被譽為“聖人”,所以,在儒家思想高度發達的古代,對孔子的膜拜就成為了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統治者們以自己的行動來祭祀孔子,也起到了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

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在中國古代文獻和封建皇帝的心中,孔子終於成為了“聖人”。《孟子·萬章下》中列出的聖人有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伯夷為“聖之清者”,“聖之任者”伊尹,“聖之和者”柳下惠,“聖之時者”,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孔子是“集大成”的聖人。

孔子死於周敦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十七年),魯哀公死後一年,孔子故宅(即曲阜孔廟),每年都要舉行祭祀儀式,這是中國古代的第一個祭孔儀式。

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兩千多年來,孔子一直是曲阜和中央的信仰。漢高祖劉邦過魯時,曾用“太牢”來祭拜孔子,開創了歷代皇帝對孔廟的祭拜;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被推崇,孔廟也就成為了朝堂上供奉孔子的禮儀殿堂。唐玄宗時代,祭孔儀式得到了昇華,宋代的祭典也隨之發展,到了明朝,更是達到了皇帝的級別。清代,祭祀孔禮的盛況達到了鼎盛時期,朝廷甚至在國子監設立了文廟,並在每年的大成殿上舉辦祭祀孔廟。

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民國期間,新思想並沒有影響到祭孔的發展。1913年,教育部給各省督學電文中,明言:“孔子誕辰,以此為聖節”,通知全校放假。在新中國,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之後,祭祖儀式又恢復了生機,並於2004年從“家祭”轉為“國家祭祀”。

老子的生日

道教中最高的上神是三清,他們是道的掌控者,也是他們的化身,而三清就是他們的道,他們的道就是他們的三清。三清經常以思維的形式存在於世,他們的容貌與過去、現在、未來如出一轍。

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既然是思想,那就必須要有實體,而太上老君,則是他的本體,也是三清中最常見的一種。

天地三千,皆是圍繞著大道而存在,眾生皆是無知,故而老君才會經常下界講道。因為這個世界太多,故而衍生出了許多老君的分身。而老子,就是老君在這片天地中的轉世。

總之,我相當於太上老君,相當於三清,但三清與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老子,都不是一回事。這就是本體和分身之間的差距。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道教的無上神靈,都是以老子為基礎,所以生辰與老子是同一種。

因此,在

老子誕生的農曆

2

15

日,就成了當時唐朝官方、民間祭祀老子、民間祭祀老子、民間祭祀道教的

聖誕

日子。

釋迦牟尼誕辰

佛教最初起源於天竺,但在我們的本土幾千年的文化改造下,它的教義與華夏的文化相適應。這也是為什麼佛教能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特別是在南方,佛教寺廟的數目遠遠超過了道教、儒學文廟的總數,可見南方對佛的崇拜。

所以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都是釋迦牟尼的生日

。在南方的寺廟裡,為了紀念這一盛大的節日,他們會舉辦一場盛大的

浴佛節

而在北方,寺廟的數量要比南方少得多,因此,佛誕節一般都是在民間舉行,而且時間也不一樣,南方的寺廟是四月初八,北方的寺廟是正月初八。雖然日子不一樣,但虔誠的佛門信徒要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大部分都是在半個月前就開始了。畢竟佛誕日是佛門最重要的日子,所以必須要隆重而隆重。

當然,我們國家的

聖誕

並不只是孔聖、老子、佛陀,還有

東南沿海地區的媽祖誕辰,比如三月二十三日,四川各地的二郎真君,當然,也有華夏始祖黃帝的誕辰

(黃帝的誕辰地點,一直沒有定下)。

皇帝誕辰日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里,皇帝的生日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可以說是“聖誕節”。

中國古代也有聖誕節,不過不是為了迎接聖誕老人

如《五代會要》所載“清泰二年,正月,中書門下奏:每遇聖誕節辰,凡刑獄公事奏覆,候次月施行”,說的就是天子壽辰。

六朝之前,人們對於生辰的重視程度並不高。清朝學者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說,“生辰之禮,古人未有”,還說“自齊、梁始”。自唐宋以來,從皇帝到平民,都是如此。

而以帝王誕辰為節日,並在禮儀中設定慶典禮儀,則是從唐代開始的。唐太宗非常看重自己的生辰,所以他決定將自己的生辰作為自己的降生日,以此來紀念他的父母親。到了玄宗,玄宗皇帝在兩位宰相的勸說下,將自己的生日定為千秋節,並請了三天假。自那以後,皇帝的生日都要隆重地舉行,直到清代。

除此之外,“聖誕”還有表示太后和皇后誕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