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微課堂丨擊劍:運動中的紳士,格鬥中的芭蕾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峰

亞運微課堂丨擊劍:運動中的紳士,格鬥中的芭蕾

輕如蝶舞,疾如蜂刺,形容擊劍運動再合適不過。再加上一襲帥氣白衣,一副神秘護面,一柄修長的鐵劍,筆直的身形瞬間做出劈、刺的動作,這項氣質高雅的紳士運動,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歷史悠久

首屆奧運會就是正式專案

作為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專案之一,擊劍有著悠久的歷史。

擊劍在古代埃及、中國、希臘、羅馬等國家十分盛行。19世紀後期,擊劍發展成為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自從1896年雅典現代奧運會開始以來,擊劍就是少數幾個每屆奧運會都列為比賽專案的運動之一,並於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上首次成為正式比賽專案。

在中世紀的歐洲,擊劍與騎馬、游泳、打獵、下棋、吟詩、投槍一起被列為騎士的七種高尚活動。彬彬有禮,尊敬他人,謙虛謹慎,這就是騎士日常生活中的待人之道。再加上西方電影的演繹,讓擊劍這項推崇“禮儀,公平,平和”的運動充滿了貴族氣息。

亞運微課堂丨擊劍:運動中的紳士,格鬥中的芭蕾

雖然在普通人看來劍術對抗是一項危險的運動,但其實現代的擊劍專案中引入了完善的保護衣具,並採用鈍的劍尖,已經大大消除了這項運動的危險性。

擊劍運動不僅是體力的較量,還要動腦,所以被譽為格鬥中的芭蕾。在搏擊交手過程中,雙方需要不斷觀察,不斷思考,在進入交鋒距離內、在有限的時間裡,迅速作出反應,尤其對青少年的頭腦和智力以及身體的良好發育,都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培養。這也正是越來越多家長們讓孩子學習擊劍的初衷。

據瞭解,初學者一整套訓練裝置包括面罩、擊劍鞋服、劍等,再加上一年的培訓費,總計大概在一兩萬元左右。據資料統計,全杭州在學擊劍的孩子已經超過了5萬。

揚眉劍出鞘

中國擊劍曾在亞洲之巔

中國擊劍運動啟蒙於20世紀50年代,1955年,前蘇聯田徑專家赫魯曉娃在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開設擊劍課,開始把擊劍運動引入中國。

1974年,我國首次派擊劍運動員參加在伊朗舉行的第7屆亞運會,這次出征雖然並沒有獲得任何擊劍獎牌,卻為我國擊劍運動的發展、立足世界劍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78年3月,我國擊劍選手欒菊傑參加西班牙馬德里第29屆世界青年錦標賽,在持劍手臂嚴重受傷的情況下,奮力拼搏,戰勝強手,奪得女子花劍亞軍。這是中國擊劍的歷史性突破,在世界擊劍界引起了轟動。當時有外媒報道:“中國及其八億人民響亮地進入世界擊劍舞臺,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

亞運微課堂丨擊劍:運動中的紳士,格鬥中的芭蕾

欒菊傑(中),資料圖。

此後,中國擊劍隊開始慢慢崛起,1978年在曼谷舉行的第8屆亞運會的擊劍比賽中,我國運動員最終以4金4銀的成績首次在獎牌上壓倒日本和韓國,撼動了韓日長期以來在亞洲對擊劍運動的統治地位,中國擊劍運動顯示出了無可限量的潛力。

從1973年到1989年,中國擊劍國家隊水平從亞洲二流衝到了亞洲頂尖,先後在第11屆、12屆、15屆亞運會上超過韓國獲得獎牌第一,奠定了我國擊劍在亞洲的領先地位。

之後幾年,隨著一大批黃金時代的隊員相繼退役,中國擊劍的整體水平略有降低,漸漸被韓國隊反超。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4年仁川亞運會以及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中,中國隊擊劍隊的獎牌數始終低於韓國隊,稍遜一籌。

亞運微課堂丨擊劍:運動中的紳士,格鬥中的芭蕾

雅加達亞運會中國擊劍隊資料圖。

既要快也要準

花劍、佩劍、重劍各有不同

簡單來說,擊劍是兩個人之間的對抗比賽。比賽中,運動員穿戴擊劍服裝和護具,在擊劍場上以一手持劍互相刺擊,使劍尖具有刺入性質地刺在對手的有效部位,最後有效點選中次數多的一方為勝。

根據技術特點,擊劍分為花劍、重劍、佩劍三個劍種,相比而言,重劍更具運動性,佩劍速度最快,花劍更需要技巧和準確性。

亞運微課堂丨擊劍:運動中的紳士,格鬥中的芭蕾

花劍是完全的刺擊專案,只有劍尖刺中才有效,劍身橫擊無效。有效擊中部位是除去四肢和頭部的身體軀幹部分。有效部位由金屬衣裹覆,這樣,電子儀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無效擊中。花劍比賽也講究擊中優先權,先攻擊而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抵擋動作後再進攻擊中才有效。雙方同時擊中均不得分。

佩劍是既劈又刺的專案,以劈中得分為多。有效擊中部位是上身、面罩及手臂。佩劍比賽也講究擊中優先權。先攻擊而擊中者得分,被攻擊者須先做出有效抵擋動作後再進攻擊中才有效。雙方同時擊中均不得分。佩劍速度最快也往往用的時間最短。

重劍也是完全的刺擊專案,只有劍尖擊中有效,劍身橫擊無效。但有效擊中部位包括全身,即軀幹、四肢,以及面罩。重劍每次擊中都有效,若雙方在四分之一秒內相互擊中,雙方各得一次擊中數。兩位選手的劍尖分別裝有紅光和綠光探測器,擊中發生時,劍尖會產生一束強光。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