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中國的歷史較世界其他國家的歷史來說,傳承性以及可延續性是比較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每個王朝當時的統治者,或者是一些民間人士會撰寫當時的史書。

而這一部分呢,史書恰恰就可以很好地還原當時王朝的真實面貌,使得中國的歷史可以傳承下來。在宋代及其以後的史書當中,還特別設立了奸臣傳。這一點是其他的王朝所不具備的。為什麼從宋代開始以後就設立奸臣傳了?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一、專制主義在不斷的加強,所以在整個的文化趨勢之下,也是對於專制相關言論不斷加強的

1、皇帝的權勢是越來越大,專制主義也在不斷地加強

之前的一些王朝,其實並沒有設立過奸臣傳,但是有沒有對一些不好的臣子有過描述呢?其實是有的,只不過分佈在各個部分。

比如說在先秦時期的一些典籍當中,零零散散的記載過,包括孔子所崇尚的春秋筆法,在四書五經裡面其實都有很隱晦的提出一些奸臣。不過在中國的上古時期,以及在中古時期的前一段時期,人們是有對於奸臣的一個完整概念的。

只不過當時的概念,是侷限於只有在暴君或者是一些昏君的統治時期,才會出現所謂的奸臣。一些明君所統治的時期,例如說在漢武帝時期,這樣的臣子就幾乎沒有。

所以在上古時期的很多時候,比如說司馬遷的史記以及班固的漢書當中,都沒有特別的樹立關於奸臣傳這麼一種題材。

大部分的奸臣以及佞臣都是存在於最後幾個皇帝身上的。所以可以發現,不管是在西漢的描述當中,還是在東漢的描述當中,很多佞臣很多奸臣都是存在於整個王朝的中後期的。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這樣的一種觀念肯定是不完整的。因為對於所謂奸臣的定義,並不是說根據一個皇帝統治在內的一個國家的情況去判斷的,有可能是時代發展的快速,會掩蓋掉這些奸臣的一些行為

所以在宋代以後的史書當中開設奸臣傳,其實是一個合理性的行為,充分地說明,不僅在王朝的衰落時期才會有奸臣,就連在王朝的繁盛時期也會奸臣。

許多人們對於當時奸臣的概念會更加的清晰,而不會將奸臣的概念和國家的概念或者是與皇帝的概念捆綁在一起。

其實當時這樣的一種新題材是比較好的,可以充分地說明當時整個國家內部執行的總體關係,但是隨著中國古代君主專制的不斷加強,這樣的一種體系也往往會被一些皇帝所利用,尤其是一些不作為的皇帝。

所以從宋代以後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點,一些皇帝的不作為,統統可以甩鍋,給當時的一些所謂的奸臣。這些奸臣是真的奸臣嗎?

不一定根據後面的歷史對其人功績的描述,這個人不一定是奸臣,只是皇帝甩鍋的一個物件而已。一旦有一個皇帝開了甩鍋這個,那麼後面很多個皇帝都會隨之效仿的。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所以最明顯的就是在整個明清時期,很多佞臣,很多奸臣接踵而至,並且在整個明清時期皇帝的形象被塑造得更加高大,更加不可侵犯。

其實就有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在邏輯上就說不通,因為一個國家如果真的存在罪行那麼嚴重的奸臣,按道理來說,國家的發展不可能呈現明清時期的樣子。所以在史書的一些描繪當中其實是有一些臣子被背了黑鍋的。

2、宋明清時期是比較崇尚聖君的

為什麼在宋代以後專門設立奸臣,傳來記載有關奸臣的記錄,其實和當時的文化輿論,思想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宋代的科舉制發展得十分繁榮,超過了前代科舉制的發展,並且將當時的科舉制度成功地與社會下層真正的接軌,使得社會下層有大量的流動空間可以進入到上層。

最典型的一點就是宋代的很多丞相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所以可見在整個社會表現的科舉考試的公平性。

當時這些從下層透過科舉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士,其實這個時候,對於宋代的統治者包括對於政府都是十分感激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所以這些人想要透過奸臣傳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除此以外,宋代也通過了擴大化的科舉制度,將儒家思想進一步地滲透在社會下層。所以當時很多人是比較崇尚所謂的聖君思想的,因為聖君思想是儒家思想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說白了,在儒家思想的體系當中,聖君的作用就是一個象徵的作用,也就是說,聖君必須要使完美無缺的,而這樣的一個完美無缺,是透過下面有用的臣子去塑造的。當時宋代的朝廷當中,大部分的官僚都是科舉出身,所以都是深受儒家思想很深的影響。

能創立出奸臣,傳來塑造所謂的聖君,為一些皇帝去塑造一個良好的名聲

,其實這樣的一個文化背景是可以被理解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宋代的很多皇帝活得都比較憋屈,除了宋太祖和後面的宋神宗稍微好了點兒。其他的一些皇帝都是受當時主要計程車大夫集團所制約的。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宋代總的來說,社會的文化氛圍比較好,所以在修訂《隋書》以及在修訂《新唐書》的時候,其內容以及質量是可以被保證的。也是因為如此,《隋書》和《新唐書》在整個二十四史當中被認定的一些評價也是比較高的。

但是當時的隨書被修訂,並沒有加入所謂的奸臣傳,倒是在《新唐書》的修訂當中加入了奸臣傳,其中就有九個人被打入了奸臣傳。

並且當時不僅僅是一些臣子被打入了奸臣的範圍,就連一些皇帝其實也是進行猛烈的抨擊的。從抨擊皇帝的這一角度上來看,當時宋代的一些文化包容度的確是高,並且社會上總體的文化氛圍也的確是好。在後來的一些宋史,遼史等史書上其實都相繼地設有奸臣傳。

二、奸臣傳承的設定容易出現一些新的問題

1、奸臣傳的設定可能會過分地抹殺一個臣子的功績

“當太祖開國之初,胡惟庸兇狡自肆,竟坐叛逆誅死。陳瑛在成祖時,以刻酷濟其奸私,逢君長君,荼毒善類……惟世宗朝,閹宦斂跡,而嚴嵩父子濟惡,貪無厭。莊烈帝手除逆黨,而周延儒、溫體仁懷私植黨,誤國覆邦。南都末造,本無足言,馬士英庸瑣鄙夫,饕殘恣惡……籲可畏哉!作《奸臣傳》。”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儘管明史的一些史官說得很清楚,寫進奸臣傳的,都是一些誤國誤民的奸臣,並且這些程式設計都是殘害忠良,勾結禍亂的人,是並不值得任何同情的。

但是這樣的後果過分地抹殺了一個橙臣子曾經的一個功績。因為他如果能從一個比較低的地位去做到一個比較高的高位上的話,說明還是有一定的蹤跡可循的。不能夠因為最後的結果,或者是因為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就去否定了之前所做的一些好事。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在整個明史當中,對於嚴嵩本人的一些判定,其實是有很大爭議的。並且這樣的設定極容易被工具化,就是容易被當時有權力的統治者利用。

所以如果一旦這樣的形式被工具化,政治化的話,其實所謂的奸臣傳就成為了一個完完整整的政治工具,並沒有實際性的一些歷史意義了。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2、原來沒有設立奸臣傳,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合理之處

在宋人寫史之前,其實之前並沒有出現所謂的奸臣傳,對於一些奸臣的描述,大多都會隨著皇帝的本紀或者是人物的列傳加在其中。

這樣的一種寫法是比較客觀的,因為當時史書既會寫這個人做的不對的地方,也會寫這個人做的對的地方。並且在最後的評價上,也並不是會進行絕對性的評價。

這一點司馬遷的史記做的是比較好的。自己的評價就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另外,對於一些人物不會加入自己的評價,而是將整個人物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一些功績著重的描繪,主要交給後來人來評價

這樣書寫起來的整個史書模式,是具有極大的歷史參考意義的。這也是為什麼司馬遷本人其實並不是官方認可的史書,但是二十四史依舊承認他的地位。

為何宋代以前的史書沒有奸臣傳,宋人開始設立奸臣傳?

但是這樣的模式也有一定性的弊端,就是不能夠準確地描繪出奸臣,也就是說在數量上可能會有所減少,比如在一些繁榮時代,可能這樣的奸臣就會被整個繁榮時代所掩蓋。

這其實對於早些時候的史書來說,是比較正常的。因為那個時候不管是文學體裁還是相關的史學體裁,並沒有發展到一定的地步,所以在一些描述當中,還是以皇帝為中心進行描述的。

三、總結

史學的發展會隨著整個社會以及國家的發展而進行發展,只不過在其發展的過程當中,可能會走一些畸形的道路,比如會被政治工具化等等,但是這樣的一些道路再進行突破式的瓶頸發展,是可以被克服的。

參考文獻:

1、《宋史》

2、《明清史》

3、《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