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師”護林記:以自然之力守護生態平衡

“蟲師”護林記:以自然之力守護生態平衡

宋麗文在野外採集天敵昆蟲。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長春10月30日電 (李丹)“森林有國界,生態保護不分國界。”在與美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專家的合作過程中,“70後”森林病蟲害防治專家宋麗文深刻感受到,森林的生態功能是服務於全人類的。

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宋麗文,是一名“蟲師”。每年有一半時間,她都奔忙在山林裡,收集標本、誘集昆蟲、釋放害蟲天敵。

回到實驗室,她又沉浸於各種各樣的樣本研究中,寄主觀察、分離鏡檢、統計資料……在與昆蟲打了20多年交道的宋麗文眼中,那些蟲子神秘又奇妙,有著很重的“責任”。

“蟲師”護林記:以自然之力守護生態平衡

宋麗文在實驗室進行森林病蟲害研究。受訪者供圖

1997年,宋麗文從東北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專業畢業後,進入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宋麗文與蟲結緣。

當年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與加拿大專家合作時,英文水平很好的宋麗文當起了翻譯。“跟隨科研人員一塊到野外幹活,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到了森林病蟲害方面的科研調查,我喜歡這種深入野外去解決問題的工作。”

在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中,害蟲危害林木卻也有天敵。“生態平衡保持得好,蟲害通常不會爆發,生物鏈平衡遭到破壞,害蟲天敵數量沒有跟上,蟲害才會爆發。”宋麗文深知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林業是重要的綠色經濟體,大量使用農藥防治蟲害,生態系統會遭到破壞。利用自然界中的昆蟲多樣性及其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可以把害蟲數量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實現“有蟲無災”。

多年來,宋麗文一直進行捕食性天敵昆蟲——蠋蝽的規模化生產及應用技術研究。透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並與美國農業部專家合作,宋麗文成功解決了蠋蝽規模化生產的環境條件、人工飼料、儲存條件等問題。

這一成果對多種農林食葉害蟲具有防治效果。“在與美國專家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同時,對於美國發生的一些害蟲,例如白蠟吉丁,美方也得到了我們的幫助。”宋麗文說。

“蟲師”護林記:以自然之力守護生態平衡

宋麗文在野外採集天敵昆蟲。受訪者供圖

中國對於白蠟吉丁的研究時間較長,並且在東北地區有本土的天敵能夠控制害蟲種群。美國專家引進了中國的寄生蜂,有效解決了白蠟吉丁的棘手難題。

中國的長白山地區、小興安嶺地區栽有大面積的紅松果林,紅松是當地的主要用材和經濟樹種。在世界地圖上,紅松主要分佈於日本、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地區南部。

近年來,紅松球果蟲害越發嚴重,這會大大降低紅松種子的產量,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對於紅松球果害蟲,我們用寄生蜂開展生物防治,走在了國際前列。”宋麗文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並命名了兩種紅松球果害蟲寄生性天敵新種,並實現了大規模的人工繁育。

“經過在吉林當地連續三年綜合防控示範,挽回紅松籽損失60%以上。”宋麗文介紹,這項生物防治技術對歐美地區雲冷杉球果類害蟲同樣具有借鑑作用。

目前,宋麗文團隊完成的小蠹蟲資訊素防控、捕食性天敵蠋蝽規模化繁育、紅松球果害蟲生物防治等技術,已先後在中國東北、內蒙古、北京、山東、雲南、青海等地區示範應用20餘萬公頃,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

“科研沒有短平快。申請一項專利、發表一篇論文都不難,難的是對實踐有意義的創新。”宋麗文的未來計劃是做一名志願者,到基層開展技術諮詢服務,給孩子們講講大自然的奧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