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董元奔讀梅堯臣詩二首

原創文/董元奔(江蘇宿遷)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董元奔讀梅堯臣詩二首

【其一】上巳日午橋石瀨中得雙鱖魚

修禊洛之濱,湍流得素鱗。

多慚折腰吏,來作食魚人。

水發黏篙綠,溪毛映渚春。

風沙暫時遠,紫線憶江蓴。

上巳日本是修禊和濯身汰汙的日子,梅聖俞確實也到洛水邊去了,但是,他興奮的卻不是去汙清垢,而是一次意外的收穫——他捕到兩條鱖魚。由於這天的午飯有魚吃了,午飯吃不完,晚飯還能繼續解魚饞呢,聖俞高興得忘形起來,以至於“多慚折腰吏”了。由此詩可見梅聖俞在洛陽時期的生活是何等艱苦。

而這還不是本詩的詩旨。在因得到魚而心情愉快的情況下,梅聖俞環顧小溪,感覺這春天真是美好,但正在這個時候,他一低頭看到了自己魚竿上的釣絲,長長的綿延不絕的釣絲卻如同鄉思一般,這不由得引起他對江南故鄉蓴菜的回憶。蓴菜可是燒魚的好配料啊,如今,縱然有這麼大的兩條鱖魚,沒有蓴菜還是做不出好味道的佳餚。繞了好大圈子,梅聖俞原來是想家了啊!

宋人做詩喜歡在理趣上折騰,不抽出一點人生哲理誓不罷休,但是梅聖俞這首詩曲中通幽,深沉中不乏活潑,頗有唐詩的風韻,堪稱佳作。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董元奔讀梅堯臣詩二首

【其二】魯山山行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歐陽修《遠山》詩云:“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峰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有論家說此聯是學歐陽修這幾句詩的結果,我稍不認可。此詩作於康定元年(1040年),時年梅堯臣三十九歲,正是思維敏捷的年歲,其詩才早在十年前的詩壇盟主錢惟演在世時就深受年長梅堯臣二十五歲的西昆體詩人錢惟演的推崇,錢惟演死後梅堯臣是實質上的詩壇盟主,而年齡小梅堯臣五歲的歐陽修那時候尚無名氣,時人論及梅堯臣和歐陽修時常稱歐陽修為青年才俊。後世雖崇尚歐陽修,但根據宋人不止一種資料記載,梅堯臣生前,歐陽修始終以師禮待之,屢屢向他求教做詩之法。梅堯臣死後,歐陽修方才成為文壇盟主。宋人常把梅歐並稱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原因僅僅是歐陽修中晚年時期影響很大。梅堯臣與歐陽修,即便是互相學習,也是歐陽修學梅堯臣更早更多些,放在梅堯臣中年時期的此詩此句上,怕是歐陽修學梅堯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未見人家,先見裊裊炊煙;未見人家,卻已嗅人煙之味、人情之味了,言有盡而意無窮,名句也。

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董元奔讀梅堯臣詩二首

【說明】插圖來自百度免費相簿(編輯:董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