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猜錯了,金庸老先生封筆的原因是這個,看完這3條,你就懂了!

1969年10月24,一部名為《鹿鼎記》的武俠小說開始在香港《明報》連載。待刊載完畢,已經是1972年9月23日了,一共連載了兩年十一個月,風行香江,洛陽紙貴。

類似這樣的小說連載盛況,在香港已經頻繁出現近20餘年,人們早已習以為常,安之若素。但是,幾乎毫無徵兆地,又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文壇大俠從此“金”盆洗手,瀟灑地退出江湖,而那個俠骨丹心、快意恩仇的武林世界,也隨之從此隱沒。

都猜錯了,金庸老先生封筆的原因是這個,看完這3條,你就懂了!

關於他封筆的原因討論,歷來眾說紛紜,口舌為勞。

1,寫武俠小說本非所願

如果條件能允許他封筆不再涉足武俠,也許金庸早就“金盆洗手”,將筆束之高閣了。只因為寫這類“遊戲文章”,從來就不是他平生所期,是形格勢禁使然。

金庸一生,最大也是唯一的理想,是做一名外交家。他年輕時,大學上外交系,自學英語,關注國際新聞,去香港入《大公報》,甚至傳聞與第一任妻子離婚,都是這種抱負所衍生的言行。而後,所願不遂,退而求其次,辦報有成,布衣論政,處士橫議,多少能獲得一種心理上的補償。所以,晚年,他說,除了妻子兒女,他最愛的就是新聞事業。

都猜錯了,金庸老先生封筆的原因是這個,看完這3條,你就懂了!

金庸說他所以寫武俠小說,一為交差,二則是為好玩。這是實話。 一者,他的小說創作純粹是出於商業目的,是出於以小說養報的策略;其二,他自己也對這個文體沒有自信,至少在晚年以前都不會視之為“名山事業”。所以,在訪談中、文章中,他屢屢都說,武俠小說是“娛樂性的庸俗讀物”、“無所謂的通俗小說”、不是”真正的文學著作”。

2,江湖退隱夢的誘惑

金庸寫了一輩子江湖,“製造”了一批又一批栩栩如生的大俠,而他自己,儘管嚴肅,內心又何曾沒有仗劍走天涯的“千古文人俠客夢”?

他這一生,出身清貴,學富五車,閱人無數,才識過人,既腳踏實地,又可謂眼空四海,佩服的人極少。他自述生平,曾經說過,他最敬服的人,當代是廣安鄧先生;而在古人中,則是范蠡與張良。何以故?因為他們都是在轟轟烈烈的功業成就之後飄然遠去的人物。

都猜錯了,金庸老先生封筆的原因是這個,看完這3條,你就懂了!

金庸在文章中,數次表露心跡,認為自身心中也一直有著這樣的一個“退隱夢”。在1980年宣佈封筆後不久,他對記者說過,“我希望把筆想停下,把大部分的報社工作也交出去,讓自己進入退隱狀態,過些自己喜歡的生活,比如:弈棋、讀書、旅行,讓大家忘記我的存在”,這完全是一種“隱居式生活”的想象與安排。

他選擇封筆,選擇“退隱”,當然也有“月滿則虧”“見好就收”的智者認知在裡面。他比一般名人都要清醒,任何事物,皆有一個盡頭,就理論而言,甚至宇宙也有盡頭。小說創作也不能例外,一旦走到了盡頭,若再想前進,實在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所以,在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抵達之後,他適時地選擇封筆退隱,去追求另外的人生目標了。人說,讀史使人明智,他確實至老不糊塗,有極好的自知之明,退一步海闊天空。

3,有激而然的好勝心與安心讀書的願望

晚年的金庸,毅然封筆,給武俠小說創作最終作結,又顯然和他後來的一些境遇有關。最明顯的,是他想在學術上得到承認,同時彌補自己年輕時因戰亂沒有繼續求學、安心讀書的願望。

都猜錯了,金庸老先生封筆的原因是這個,看完這3條,你就懂了!

就自我的文人身份歸屬定位而言,金庸一直有一個深重的情結,即並不樂戴“小說家”的頭銜,而對別人稱呼他為“學問家”特別是“歷史學家”更感受用,甘之如飴。他對“歷史學家”的看重,遠遠超過“小說家”的自命與被命。中國曆代文學評價系統中,”小說“從來都僅是“小道”,難登大雅之堂,他一生都沒法擺脫這個傳統觀念。

都猜錯了,金庸老先生封筆的原因是這個,看完這3條,你就懂了!

他的“非科班”出身和學術的不被承認,成為他晚年最大的缺憾,也給他構成了巨大的壓力。當一個人的人生攀登到頂峰時,越是沒有得到過的,往往會越想滿足,尋求彌補。因此,他反覆強調,他在東吳大學唸書時,是因為戰亂,沒有拿到畢業證書;

他說,“人說我的小說俗,我並不在乎——有人公開批評我學問不好,我就相當重視了”;他稱,“我最喜歡的還是大學生活,我快80歲了,最大的願望還是到大學去做學生,從一年級念起”;他也坦誠,“求學,並未為了學位,而是感到自己學問不夠”。

可以推測,正是這兩方面的缺憾,不僅使得他徹底“封筆”,也讓他作出了各種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比如已經是劍橋榮譽博士了,偏偏還執意以80歲高齡,跑到劍橋做真正的學生,從碩士念起,攻讀歷史系博士學位。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作為旁人,僅看到不解,但是,也許對於金庸這位老人而言,他終生都在尋求生命的平衡,尋找自己最好的位置,“生無所息”。從這個角度理解,他從未“封筆”,也永遠不會真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