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人|吉因加CEO易鑫:選對路源於對目標的堅定

小巨人|吉因加CEO易鑫:選對路源於對目標的堅定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阿茹汗

從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因加”)的會議室窗戶一眼望去,遠處就是北京西山。在交談中,吉因加CEO易鑫時不時會望向它,當聊起過去6年多的創業歷程以及其間坎坷時,他又指向了山。

“創業之初,對於目標我很明確,就像那座山一樣,但走到山前的路可能並不清晰,只有走得越來越近,才能看得更清楚。”

2015年4月,易鑫、楊玲等離開華大基因創辦了吉因加。那一年被視為“精準醫療”的元年。美國前總統奧馬巴首次提出“精準醫療計劃”,基因產業在中國市場風起雲湧,臨床應用、資本進入、基因產業鏈企業進入快速發展通道。帶著對於基因科技轉化落地的憧憬,易鑫和楊玲帶領團隊踏上基因科技探索的創業征程。

成立之初,核心創始團隊把創業的目標和期許對映在了公司名字上。“吉因”音同“基因”,而“加”則代表著基因技術的想象力,它可以加醫學、健康,甚至科技各個領域的應用。

在他們眼中,充滿無限可能是基因科技的魅力所在,探索它、轉化它也是創業之時就已在心中確立的、不斷求索要到達的那座山,但是路途卻總有分叉,他們面對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抉擇。

大Panel還是小Panel?

大Panel還是小Panel?這是易鑫求解的第一道選擇題,它的背後也是吉因加的發展是以客戶需求驅動還是要按照產品技術驅動的命題探討。

所謂大Panel,通俗理解就是檢測涵蓋的基因數量更多。2015年8月創業之時,吉因加首推的業務是NGS(高通量測序)檢測業務,透過腫瘤基因的液體活檢來對腫瘤資訊進行檢測。吉因加率先推出涵蓋上百個基因的大Panel產品和血液ctDNA檢測,這在當時的行業環境中,稍顯“奢侈”,甚至有人質疑:“測這麼多基因有什麼用,太浪費了。”

吉因加內部也有不同聲音,尤其是銷售團隊的想法更現實,在他們看來成本更低的小Panel更好賣,這對於一家創業型公司來說事關存活。易鑫說,甚至有銷售人員提出:“你不用管科學創新,客戶想要什麼咱們就給弄什麼,客戶不要的產品,我們用它來幹什麼?”

回想當時的分歧,易鑫說:“從結果看,我們還是偏自己一點”,吉因加堅持了大Panel路線。近乎“偏執”的堅持,源於易鑫對目標這座山的堅定。

探索基因檢測技術更多的可能性,為人類的健康做貢獻——如果沒有這個目標,一路順境成長的易鑫也不會選擇自己創業。

易鑫是80後,大學本科就讀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按照傳統職業路徑,畢業後當一名臨床醫生是他早就計劃好的。可是命運卻在一瞬間改變,本科畢業那年,易鑫在學校聽了一場校友汪建關於基因科技的講座。那時,汪建團隊已經完成了中國參與的1%的人類基因組任務,隨著基因測序儀的更新換代,基因技術產業轉化也在蠢蠢欲動。

易鑫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於是懷揣懵懂的興致,他把本校的碩博保送轉到了汪建老師所在的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易鑫入學後的第二年,汪建率領研究團隊南下深圳,建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以及之後的科研、教育與產業體系。日後,華大也成為基因科技產業的黃埔軍校。

師從汪建,易鑫邊學習邊工作,每日與基因科技零距離接觸。2010年完成博士畢業課題後,汪建老師問他:“你接著是要去繼續做學術科研還是產業化?”考慮到自己的本科是臨床醫學專業,易鑫順理成章地選擇了後者。當時,基因測序臨床轉化還在啟蒙階段,產業前景並不明朗,甚至沒有“精準醫學”這個詞,大家只是叫“轉化醫學”或者“個體化醫療”。不過,華大集團的平臺,給了易鑫親自參與並見證基因測序技術轉化為精準醫療專案的機會。從研發組小組長做起,2015年創業之前,易鑫主攻產品研發,做到華大醫學COO。另一名核心創始人楊玲負責華大臨檢中心,主攻臨床NGS檢測。

談起2015年創業的想法,一方面是因為在華大呆的太舒服了,從上學到工作從未離開;另一方面,自認為擁有足夠的技術和能力去做更垂直的基因檢測探索。汪建老師也鼓勵:“你們出去闖一闖沒有問題”。於是,公司初創團隊選擇了極具潛力的腫瘤賽道,確定了吉因加“探索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腫瘤精準醫學中的應用”的差異化發展之路。

回到大Panel還是小Panel的問題,易鑫說,朝前看,吉因加的目標就是要用基因檢測技術來提供腫瘤的精準醫學應用,顯然大Panel因為檢測基因數量多,能提供更全面的資料,站在這個角度考慮,大Panel是大勢所趨,只是市場需要時間去接受。最終時間證明,吉因加的選擇沒有錯。

為什麼選擇國產化之路

在創業路上,易鑫常常面臨類似選擇,又如,要不要做被市場看作超前的術後復發監測(MRD)。在他看來這些關於具體業務方向的選擇題,都有調整的機會,這條路走錯了,可以再選另外一條路。可是“國產NGS大平臺戰略”是吉因加成長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次選擇,如果這條路選錯了,那就是錯了,結果無法扭轉。

2016年,吉因加決定開啟醫療器械板塊,佈局基因測序平臺。當時的市場,國外測序儀一家獨大,國產平臺的選擇充滿不確定。這次,不僅是銷售團隊質疑,自己的研發團隊也表達擔心,畢竟基因科技公司的圈子很小,互相都有溝通比較,面對穩妥和冒險,更多的人會選擇相對靠譜的路徑。

投資人也有顧慮。2016年吉因加曾創造中國精準醫學領域液體活檢方向最大的A輪融資,涉及金額2億元,由華大基因領投,火山石投資、松禾資本等共同投資。但是在這筆融資之後,吉因加也感受到了來自投資人的猶豫,更確切的說是投資人對於冒險國產平臺的疑慮。

為什麼一定要去選擇國產平臺?易鑫解釋,從技術角度看,雖說國產測序儀需要面臨高難度的技術挑戰和高額的成本投入,但是國產測序儀具備巨大潛力,擁有核心技術,也能夠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另外從商業角度來看,測序儀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證之後,吉因加就擁有了NGS檢測全套裝置,能夠更好地與醫院合作。易鑫強調:“這個大的方向是非常清楚的。”

還是在“大方向”的指引下,吉因加排除外界的疑慮之聲,堅定地選擇了國產化這條道路。2019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吉因加Gene+Seq-200和Gene+Seq-2000兩款基因測序儀生產上市。

易鑫介紹,吉因加測序儀是在華大智造測序儀元部件基礎上針對測序應用做了系列最佳化、專為臨床檢測開發的測序儀。2019年吉因加實現了軟體、試劑、儀器的“三證齊全”。目前,已有三十多家國內頂尖醫院採用了吉因加的國產體系和全套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兩年來,吉因加國產NGS全流程解決方案在公司自己業務板塊上價值得到驗證的同時,也在腫瘤、感染等更多應用領域中賦能行業生態夥伴,真正實現了從內到外的躍遷。

也是在2019年,吉因加迎來了B輪2億元的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華大基因、火山石資本、松禾投資、榮之聯、德商資本等新老股東共同跟投,融資用途中的重要一項是國產基因測序平臺臨床應用的落地。

易鑫說,時間是最好的答案,這句話看似俗套,卻適用於吉因加,但是吉因加不僅僅是靠時間來解決爭議,更重要的是看準了趨勢。

可是每次都能踩到點,準確預判趨勢嗎?吉因加今天的成就,易鑫並不認為是靠運氣,而是理性邏輯推想的結果。他說,在基因科技領域判斷一個賽道能否成型是有先決條件的,首先要看科技邏輯是否清楚;第二,關注成本,老百姓能不能用得起;第三,有沒有大量的臨床資料做支撐,如果有大量的論文出來了,那市場化的拐點就出現了。

轉變認知

易鑫條理性強,喜歡理性覆盤,要講一件事情前先丟擲兩句總結,後具體說明第一、第二。因此當回顧吉因加走過的六年時光時,易鑫只是認為走了一些認知上的彎路,這些經驗也都是未來的參考系。不過,易鑫也有感性的表達,“回頭看,自己還是太傻了”。如果換做現在去做決定,他自己會更加當機立斷。

比如在商業團隊的建設上,創業之初,吉因加也曾猶豫是照搬藥企的營銷模式還是打磨自有模式,“當時耽誤了很長時間,如果是現在的話,第一天就自己搞了。最怕的就是在最寶貴的機會期,搖擺不定。”

對於易鑫自身而言,這也是從一位聚焦產品研發的科研人員向執掌一家創業公司的管理人員轉變的過程,角色之變事實上就是認知之變。“我以前覺得要把一個事情做成,戰略戰術、前瞻性是最主要的因素,可是我後來才理解,這只是一小半,更主要的是落地的問題,而落地執行能力的核心是團隊”。

火山石資本創始合夥人章蘇陽是吉因加的投資人之一。當被問及為什麼會投資吉因加時,他的回答,一個是它的ctDNA檢測技術,另一個是完整的團隊。正如章蘇陽所說,一套成熟的、科研能力卓越的人馬是吉因加2015年亮相行業時最引人注目的。可恰恰是這個讓人羨慕的團隊,有時也會讓易鑫犯難。“我們都是比較有個性的專業型人才”,科學家們最大的特點是潛心於技術,往往對客戶的需求和商業化落地不以為然,所以才會出現研發思維還是銷售思維的爭論。作為CEO的易鑫是如何化解矛盾的呢?他說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團隊認同吉因加的價值觀、使命和企業願景。

其實,從十幾人的創始團隊開始,吉因加的願景就很清楚,那就是用基因檢測技術去服務更多的人。在這個共識之下,科學家們也做出了讓步和調整,他們逐漸明白衡量他們工作價值的並不只是發表於全球頂級雜誌上的論文,更要考慮能不能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用到這項技術。

易鑫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約定俗成為“721”原則,即要求科學家們在日常工作中,70%的決策要按照公司戰略去做,20%的決策由團隊商量產生,10%可以自己做主。易鑫很驕傲地說,儘管公司內部有爭議,也有坎坷之時,但是今天創始團隊都在,員工已也增長到900多人。

基因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也讓吉因加搭上了發展的快車。今年7月吉因加完成7。5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目前D輪融資也在進行中,下一步就是IPO,易鑫介紹,吉因加還處在前期的投入中。

因為基因科技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需求永無止境,技術日新月異。吉因加的“加”字後面列出了更多的計劃:腫瘤早篩、新藥臨床試驗、器官移植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