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美景助共富 丨天台:白水傍城山畫屏 青磚黛瓦雲水碧

作為住建部公佈的全國第一批綠色村莊,天台縣白水村位於城區北部白鶴鎮,距縣城6公里,全村共有276戶。因村內一條白水溪而名,只此青綠,潭瀑相連,蜿蜓向南,流經整個村落;沿溪兩側樹木蔥蘢,有璀璨流金的稻田、怡人景緻的花圃、蒼翠欲滴的竹林……村落掩映在樹林之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全域治水,碧水興城。近年來,天台縣白水村以打造“水清流暢、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優美水環境為目標,深入推進“五水共治”,積極開展轄區內河道疏通保潔、堤岸穩固綠化、河道兩側排汙口整治、村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水治理等工作,群眾幸福感指數持續提升,在水環境綜合治理這張“答卷”上,白水村寫出了高分答案。

0

1

.

治汙水引清流 碧水相依生態溪谷

一條遊步道隱於竹林,沿溪而建,穿梭其間,恍若置身於綠色夢幻之境。吹竹林晚風,聽山間鳥鳴,暢遊在綠色森林裡,這不正是我們心心念唸的“世外桃源”。

治水美景助共富 丨天台:白水傍城山畫屏 青磚黛瓦雲水碧

早在十幾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模樣。“之前村裡都是土路,下雨天不穿雨鞋進不來,房前屋後雜草叢生,水塘水溝裡不是豬糞就是淤泥,河道發黑發臭,垃圾隨處可見。”白水村村民老朱說道。

民生為上,治水為要。白水村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五水共治”為推手,精準制定治水攻堅六大行動——摸查、清岸、活水、還河、淨水及美岸行動,以“頭號工程”的力度集中資源、集中攻堅,努力實現“水清岸綠、藍綠交織”的水生態目標。透過宣講宣傳、走訪入戶,調動群眾積極性,鼓勵村民共同參與到全村治水工作;率先開展自清自拆,對村內原有的山塘、溝渠水系疏挖、清淤、連通、生態護坡……進行治理;統籌推進生態修復、河岸景觀打造、夜景亮化設計、村內雨汙分流及獨立排水戶改造等建設,完成黑臭水體清淤、截汙、岸線整治。水質持續向好,河湖面貌明顯改善。

看得見水動、聽得到水聲,人在綠道走、魚在水中游……漫步白水,處處水清岸綠、美景如畫。如今的白水村河道通暢、碧水悠悠,好似一幅“水動、魚遊、景美、燈亮、道通”的生態秀美畫卷。

治汙水引清流

 

碧水相依生態溪谷

0

天朗氣清,微風拂面,水清岸綠。村民站在白水溪邊看著眼前的美景,不禁感嘆:“真沒想到陪伴我們成長的白水溪兩岸變得這麼美,村莊變得這麼幹淨整潔!”

治水美景助共富 丨天台:白水傍城山畫屏 青磚黛瓦雲水碧

白水村立足自身資源,以白水溪溼地改造工程為契機,以景區鎮建立為引擎,充分結合“微改造 精提升”的要求,大力推進白水溪溼地公園建設。透過改造白水溪溼地,形成溼地公園;完善“白水溪-大峽谷”二星級溯溪攀爬路線,打造高山深澗、白練騰空、生機盎然的白水溪景觀帶;修建親子休憩節點,為村民提供休閒健身好去處。一個充滿魅力水鄉風韻和深厚底蘊的名村聚落已然展現在村民眼前。

白水溪美麗的景色吸引了大批外來遊客前來遊玩,遊客到來的同時帶來了經濟效益。看到日益熱鬧的情景,村民充滿信心,鼓足幹勁。

2

.

微改造精提升,岸綠景美水鄉風韻

0

如何利用白水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富足村民的口袋?思變求新,篤行致遠。白水村選擇在“生態經濟”這條賽道上,打造特色,做大做強。

治水美景助共富 丨天台:白水傍城山畫屏 青磚黛瓦雲水碧

水清岸綠,是良好生態資源,亦是優質文旅資源。白水村將生態環境與村莊建設、農民脫貧致富等相結合,全力推進各項工程建設,盤活“沉睡”資源,持續推動村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

“過去白水村雖然有區位優勢,卻一直缺少特色產業。”徐友考介紹。對此,白鶴鎮將水利工程、生態景觀、水文化繁榮、健身休閒與旅遊產業相結合,全力打造幸福美麗新村,突出農莊休閒、文化創意、生態旅遊、山地度假等本地特色,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逐步實現了“宜業宜居”、“產村相融”的產業定位和功能佈局。

如今白水村,夜晚燈光醉人,一條集攝影、徒步、露營、騎行、垂釣等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旅遊休閒福地,水成為造福百姓,提升人民幸福感的致富水。

“真沒想到,白水溪成了景點,村子變美了,村民收益增加了,好山好水好生態,真的能轉化成真金白銀。”白水村黨支部書記徐友考開心地說。一句“真沒想到”,意味著世代村民懷揣著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夢想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藍媒聯盟·天台縣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