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當道的時代,線上送菜生意還有多少機會?

文/東方亦落

昨日,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做出了人員調整,原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松不再負責京東的7-FRESH業務。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網際網路生鮮就成為了熱點,京東意識到生鮮生意的重要性,啟用善於開拓的王笑松擔任負責人。從孵化生鮮品牌到推出7-Fresh,京東生鮮一直在發力。

如今更換生鮮核心負責人並非業務收縮的表現,反而可能是京東想在生鮮領域更加努力。不僅是京東,餓了麼、盒馬生鮮、美團等諸多網際網路公司和平臺都在近年側重生鮮方面。從理論上講,外賣行業愈加成熟,人們傾向於吃現成的食物而不再自己做飯,但事實卻是生鮮領域中的線上送菜業務大受歡迎,甚至外賣平臺中都有這方面專門的服務通道。

如果觀察線上買菜的人群,會發現涉及面頗為廣泛,甚至被認為是外賣主力的年輕群體同樣熱衷網上買菜,那麼這些群體成為線上送菜重度使用者的動力何在?外賣當道的時代,線上送菜生意乃至整個網際網路生鮮行業在未來又有多少機會呢?

一、使用者不點外賣點生鮮,網際網路送菜何以成潮流?

在忙碌一天之後,拿起手機隨手點個外賣是極為常見的生活場景。但在這個場景中,越來越多的人並不是選擇點做好的外賣,而是在手機上買菜。這個場景中的使用者涉及範圍頗廣,包括老人、家庭主婦,甚至還有被認為是外賣主流群體的年輕人。

外賣當道的時代,線上送菜生意還有多少機會?

根據餓了麼的資料來看,過去一年間選擇線上買菜業務的使用者平均年齡為29歲,餓了麼生鮮整體業務量增長了10倍,而老年使用者為此做出了不少貢獻,使用者數增長幅度高達500%。雖然外賣火爆異常,但是老年人對此卻不太“感冒”。

一方面,多年的習慣以及大量的空閒時間讓老年人群體傾向於親手製作飲食,另一方面,外賣的菜品質量、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負面訊息不時出現也讓老年人更加“排斥”外賣。然而由於身體的自然規律,不少老人逛菜場更加吃力,許多晚輩也不放心讓老年人單獨逛菜場,但老年人對生鮮的需求並不會因此而消失,反而會更為強烈。

基於此種情況,線上買菜成為了解決儘可能多的痛點的方式。隨著智慧手機和移動支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突破了硬體障礙,習慣了在網上購買商品,所以網上買菜自然也不再是難題。這種方式既滿足了老年人對新鮮蔬菜的需求,又能免去身體上的勞累,所以老年使用者上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老年人,家庭主婦或是上班族媽媽在買菜大軍中所佔的比重也相當高。對於她們而言,挑選菜品是極其精心細緻的過程,因為這關係著一家人的飲食,更關乎愛與責任。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都需要一邊工作一邊顧家,線下挑選菜品是一個繁雜的過程,週而復始地出入菜場和超市更是浪費時間。

無疑,線上送菜服務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對於菜品的新鮮度也不必過多擔心,現在線上配送的體系逐漸成熟,使用者的選擇權較大,平臺也有較好的監督機制,如果菜品不新鮮可以直接退貨,對商家影響極大。所以商家大都非常謹慎,不敢送不新鮮的菜品上門。

在重度依賴外賣的年輕群體中,也有不少人樂於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是工作一天之後往往懶得去買菜,哪怕菜市場就在家門口也一樣,另外許多年輕人沒有挑選菜品的經驗,難以辨別真正的高質量食材。

而線上送菜能夠像送外賣那樣將菜品直接送貨上門,許多平臺還有搭配服務,就是將做某道菜的現成食材打包配送,並且還有不少優惠,這對於不太會選擇食材又比較宅的年輕群體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也就使得這一群體中線上買菜的人數增加,根據餓了麼的相關資料來看,線上買菜使用者中90後佔30%左右,白領超過一半。

外賣當道的時代,線上送菜生意還有多少機會?

面對使用者數量日益增加的線上買菜業務,各大網際網路企業也開始注意到其中的商機。

美團、餓了麼、京東、盒馬生鮮等紛紛湧入線上生鮮賽道。

這一行業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多的巨頭爭相進入,是因為線上送菜模式潛力極其巨大。2018年,中國生鮮零售的年度總銷售額達到4。93萬億元,但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傳統市場和超市中,線上的交易份額尚未達到5%。而線上生鮮直送的市場在未來有每年千億元級別的增長空間,所以才能夠吸引巨頭加入,這也將給傳統的生鮮零售帶去更為深刻的變革。

二、網際網路平臺發力生鮮業務,比外賣更有潛力?

今年1月中旬,美團上線了“美團買菜”App。其經營品類包括新鮮蔬菜、米麵糧油、水果、海鮮等日常所需食材。美團在社群內設立了集倉儲、分揀、配送於一體的“便民服務站”,為一定距離內的居民提供服務。

在這個領域,餓了麼也與叮咚買菜等平臺進行戰略合作,在超過100個重點城市開展了外賣送菜業務。餓了麼從數字化、供應鏈、配送、流量、金融五大方面提供服務,去年業務量同比增長10倍,未來將迅速擴張至500個城市。

京東此次對生鮮業務部門的人員調整,也有蓄勢待發之意。不論是門店到顧客的即時物流外賣模式,還是自營的B2C模式都是京東擅長的,而這些在線上生鮮生意中極其重要。基於此前多年的物流經驗,京東基本能夠滿足使用者對物流的需求,但生鮮電商的要求更高,所以京東需要重構物流體系,同時與一些相關的合作伙伴進行聯動,才可能將線上生鮮生意做得更好。

外賣當道的時代,線上送菜生意還有多少機會?

對於傳統菜場中的生意人來說,接入網際網路平臺意味著渠道的拓展,這與現在許多飲食行業的商戶願意加入外賣平臺是一個道理。更

重要的是,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實現線上化和數字化,能夠根據大平臺的使用者資料分析進貨、銷售和管理庫存,並且根據對使用者的精準畫像實現最為有效的營銷。

此外,在這些大企業搭建的新鮮生態平臺中,還包含了更多的資源,對於傳統生鮮行業的發展大有裨益。一些商家或是專注於生鮮的公司都看準了這一時機,統一包裝、品牌化等方式多樣,在加入了這些網際網路平臺之後,一些菜攤的線上收入佔了總收入的七成以上,年入百萬也成為了現實。

其實線上送菜的模式並不新鮮。

早在2009年就出現了一些試水的平臺,但後來都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是那時移動網際網路並不普及,使用者習慣尚未培養起來。如果為了網上送菜還要開啟PC端進入網站點選,還不如回家的時候自己買了拎上來,但有了手機則不同,隨時隨地都能選菜,雖然看上去就只差幾個步驟,但這種差別卻能直接導致不同的結果。

另外,現在的配送體系也比較成熟,而那時並無完整的配送服務,多用店員配送,配送費可能都快趕上菜價了。而且那時網購模式尚未興起,人們對於看不見的東西總是心存疑慮,更何況是要入口的食材。

一門生意能否長久,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能否盈利。生鮮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剛需,消費粘性巨大,復購率與活躍度極高,帶來的是持續的關注、消費與人氣,這些特質正是網際網路企業所追求的。

中國的網際網路電商興盛數年,各種品類的商品幾乎都嘗試過了,那些領域的增幅多數都已不高,但生鮮的線上銷售模式尚待開發。雖然前期可能不太好盈利,但習慣了“跑馬圈地”的網際網路企業並不會因此而放棄,況且現在這個局裡有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的加入,資本自然是不在話下。

外賣當道的時代,線上送菜生意還有多少機會?

數量巨大的網購人群,足夠的利潤空間,雄厚的資金實力,經驗豐富的配送體系,再加上積累多年的大資料分析能力,這些足以讓線上送菜的生意迅速壯大,可以說這些條件與外賣生意類似,而且外賣使用者是有很大機會轉化為線上生鮮使用者的。誠然,外賣行業在各方面都在逐漸改進走向成熟,但對中國人來說,親自烹飪是一種習慣更是傳統,因此線上送菜的生意可能會成為繼外賣之後的網際網路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