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醫學創始人遇到法醫界鼻祖《大宋提刑官》宋慈,誰更強

說起法醫界的鼻祖來,自然非南宋宋慈莫屬了。他寫的《洗冤集錄》直到今天,仍是國內從事法醫者必讀的書目。隨著影視劇《大宋提刑官》的熱播,宋慈神鬼莫測的破案手段更是令人歎為觀止。許多人不解,宋慈為什麼僅憑一根銀針就可以斷定逝者是否中毒而亡。

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科學道理呢?

近代法醫學創始人遇到法醫界鼻祖《大宋提刑官》宋慈,誰更強

其實,宋慈辦案使用的“銀釵驗毒”,很早之前就流行於民間了,宋慈不過是加以應運而已。而且,這個百試不爽的方法一直沿用到民國時期。而且官方驗屍使用的工具並非銀針,而是專門製作的銀釵,又名銀探子。這是一種純銀製成的驗屍工具,長約一尺兩寸,圓直如筷而稍細。

依據宋慈的經驗之談:“若驗服毒,用銀釵,皂角水洗過,探入死人喉內或肛門,以紙密封,良久取出,見銀釵變青黑色,再用水揩洗,其色不去者有毒。如無毒,其色鮮白。”

不過,古法驗屍也有誤判,近現代以來,銀針驗毒的效果也不斷遭到人們質疑。

近代法醫學創始人遇到法醫界鼻祖《大宋提刑官》宋慈,誰更強

1934年5月31日,甘肅一個農民突然死亡,懷疑是被人投毒致死,村民遂報案。有關部門前往驗屍,一來二去耽擱了時間,驗屍時死者已經死亡十幾天。有關人員採用銀針驗毒法,將銀針插入死者的肛門,拔出後經反覆擦洗,銀針上仍可見到兩塊明顯的黑斑,由此宣告死者確係中毒死亡。

涉案村民不服上訴,因證據不足,始終無法認定犯罪事實,省法院無奈只好請上海法醫研究所進行復驗。

上海法醫所所長是現代法醫學創始人林幾博士,林幾仔細觀察送檢的銀針後,先是用柔軟的擦鏡紙擦拭銀針上的黑斑,不見脫落。再將氰化鉀液小心翼翼地滴在銀針上,黑斑隨即消失不見。林幾又將這個銀針放入糞便中,數分鐘後拔出黑斑重新出現。他再次將銀針清洗乾淨後,插入腐敗屍體的肛門內,拔出後銀針上出現了與送檢時性質相同的黑斑。這說明,死者並不一定是中毒而亡。經林幾的反覆測試,最終,涉案村民終於洗去了犯罪嫌疑,避免了冤假錯案的發生。

近代法醫學創始人遇到法醫界鼻祖《大宋提刑官》宋慈,誰更強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古代用銀釵試毒是有依據的。古代的毒物主要是砒霜,受提純技術的限制,合成砒霜時難免會有硫化物存在。銀的分子結構雖然較穩定,但一碰到硫或者硫化物時就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因此,可以間接地顯示出屍體內砒霜的存在。

近代法醫學創始人遇到法醫界鼻祖《大宋提刑官》宋慈,誰更強

但銀釵驗屍也有侷限性,它只對砒霜(或帶有硫化物的其他毒物)中毒的新鮮屍體有效。假如屍體已經腐敗,不論中毒與否,死者體內都會產生含硫化氫的腐敗氣體。這時候用銀釵去驗屍,硫化氫就會與銀釵表層發生化學反應,在銀釵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同樣擦拭不去。也就是說,腐屍都會出現此現象。

銀針驗毒是先民智慧的結晶,但如果只知道生搬硬套,難免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