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絨花,諧音榮華,大唐美人最喜歡的宮花之一。

不止是繁華興盛之意,更希望我們在每一個難熬的冬天,也有著茂盛的生命力。在不是良辰美景的日子裡,也堅定不移地走向未來的芳華。

很可惜,絨花已被遺忘。

每到深冬,阿爾卑斯山上的岩石縫隙裡就會長出一朵白絨絨的花,它的名字叫雪絨花。在歐洲人看來,它象徵著勇敢與堅韌。

但在中國人心中,雪絨花有兩朵。一朵是如沙如粉的雪花落在了冬花與葉子上,如寒梅,如山茶,如翠竹。原本它們開的安靜,卻因雪的白香得晶瑩、紅得嬌豔、綠得青翠,美得乾淨。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另一朵開在女子頭上,是熟蠶絲做的頭花。有牡丹樣的,而蠶絲的光澤像月光,很微弱卻亮得淡淡柔柔,襯著臉蛋盈盈地,粉嫩鮮妍。人們愛它,如歌裡唱那是姑娘的“青春吐芳華”。

又一年深冬,藉著飛雪相寄,送給你一朵雪絨花。願你靜靜生長,也有自己的芳華,願你日子如絨花,花永遠紅,你永遠好。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圖|清可

【 雪絨花 】

凜凜深冬,也有青春

遠方的你,不知是否曾遇見過一場雪落。

我們熟悉的詩人李白見過,他看到了說,雪是仙人揉碎的雲朵。很乾還很粉,落在冬花之上,不但沒有使它們因風雪侵襲而凋萎,反而晶瑩成一朵綿柔的雪絨花。

最美的一朵叫雪中紅梅。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記憶最深還是《紅樓夢》裡的紅梅。一場雪後,有人瞧著不見了,眾人出來尋找,卻在山坡之上看見了寶琴,穿著一身裘衣,在雪白的琉璃世界裡,身後紅梅點點。

讀完此篇,無論過去多久,再想起心中總是陣陣漣漪。因為紅梅極美。蘇東坡說:“雪裡開花卻是遲,何如獨佔上春時。

也知造物含意深,故與施朱發妙姿。

紅梅是梅花中開得稍晚的一種,但是遲到風雪來了再開又有什麼所謂的。正是簌簌雪落,天地清白,在那白得無塵的世界裡,那紅才紅得像美人的朱顏。

凜凜深冬,也有青春。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是的,世上大多人都覺得梅花是因為寒冷而開,覺得它們能抗嚴寒,覺得它們給了枯索的冬鮮妍的色彩,讚頌它有風骨。

然而對於梅花而言,冬天不過就是自己的春天。

那一切開於冬天的花,也不過就是等到了自己的花期,所有的盛放也不過是時候到了而已。

人們喜歡雪絨花,正是喜歡清冷的世界裡,冬有冬的青春。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 絨花花開 】

遇見生命裡的榮光

青春易逝,冬花也一樣。

有記載從秦漢開始,便有女孩子發明出不會凋零的頭花。有用通草木做的,捏成喜歡的花型,叫通草花。用絹做的叫絹花,其中用蠶絲做的便是絨花了。

此蠶絲是真絲原絲,染成不同的顏色後使用。唐代畫家周仿的《簪花仕女圖》中的六位穿著豔麗華服的女子,其頭上所簪之花,便是絨花做的芍藥、海棠、荷花、牡丹。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這是一幅遊春圖,神奇的是,絨花美同春光乍洩。蠶絲,不同於金銀在陽光之下容易扎眼,它的光更像月光,雖微弱幾分,但淡淡柔柔聚成一朵花後,仿若遇到晴陽,有了榮光。

絨花,諧音榮華。

不僅僅是繁榮興盛,雍容華麗的祥瑞之意,還在期許人們芳華永久。從此,戴絨花的潮流,便從秦漢一直延續到了民國。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雖然這種習慣沒有延續至今,不過在這個冬天,我們親眼見到了絨花之美。位於甘熙故居的南京民俗博物館裡,還有一位手藝人趙樹憲老師,做著絨花。

趙老師每日都會在他的工作位上“勾條”,這是做絨花的第一步。比如做一朵千絲菊,先用銅絲夾住排列均勻的熟絨(熟蠶絲),剪成一段段,再在板上揉搓成圓柱形的絨條。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圖|雷虎

然後“打尖”,剪刀一次次把絨條修剪成各種角度,千絲菊的尾巴是尖的就修成銳角。再到“傳花”,用鑷子將打過尖的絨條,或壘,或團起來,勾勒出菊花的樣子。

最後經過整理,比如菊花是不是有一絲瓣是開的,有的瓣彷彿還在含苞。同時菊花在開花時,有顏色漸變,那蠶絲色彩上也隨之改變,最後才成一朵。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動圖1 2|雷虎

一朵簡單的花型,少則三兩天,有些複雜的如寓意吉祥的福祿壽三多髮簪,搖錢樹髮簪就得一週。

採訪裡問到趙老師,現代沒有戴絨花的習慣,您為什麼還是要做絨花呢?事實上,無論在哪個時代的人們,對祈求美好的心意是不會變的。

我們希望花永遠紅,日子永遠好,和遇到自己生命的榮光。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圖|雷虎

【 絨花 】

走進了它的冬天

趙老師今年65歲,做絨花至今已有40餘年。絨花列入江蘇省非遺後,受邀請到民俗博物館裡做展演,同時也帶徒弟。

在他的工作室裡,過去有學生來學習絨花,他不收學費,也不用交材料費。但有的學生熱情會過去,幾天後沒辦法繼續,趙老師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於是他不再飢不擇食,來者不拒,想要學習絨花的一定要選擇“職業化”,業餘者三天打魚五天曬網不行。而“職業化”,並非就是刻板。

常聽人言,喜歡一件事,對手藝感興趣,但這句話太輕,沒有行動,沒有付諸努力,談何真心,又是否真的能夠承受得住一門手藝的重量。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 趙樹憲老師

職業是對自己的要求,“我就是希望抱著對做事情負責任的態度。”這是趙老師,也是他對自己學生的要求,“敬、靜、精”,敬業對待,安靜做事,精益求精地追求。

唯有這樣,你揉搓的蠶絲才會細密,你配的色彩才會層次分明,你做出來的絨花才會精緻。你給絨花以生命,絨花才會留在你的生命裡。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然而,與大多數的手藝一樣,儘管已經被保護起來,絨花還是日漸式微。

採訪最後,談到此事,問趙老師可曾遺憾,他卻說:“每個時代它的審美都在變化當中。”無所謂遺憾與否,而一門手藝能否延續,不僅僅在於手藝,更在於背後的情意。

2008年他在博物館遇到一位華僑,對方見到了絨花很興奮。他說他的母親是唱廣東粵劇的,一直想有一朵絨花插在鬢角,但早就看不到了。

他賣了100塊錢,還很心驚膽戰地,“人家會不會覺得貴呢?”對方卻毫不猶豫買了下來。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花有花期,絨花亦如是,當時代的潮流過去,便凋零。

只是花有花香,會留下記憶,絨花也成了那一代人的記憶與情感。

只要情分還在,它們就有了延續。

就像花落成泥香如故,在看不見的地方,總有需要和喜歡它的人。

大唐美人的最愛,正被遺忘

圖|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