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乘風破浪的姐姐》火爆到連帶著導師都出圈了。

犀利導師杜華不僅對姐姐們挑三揀四,對唯一的兒子更“狠心”。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網友扒出去年參加《變形記》的主人公,就是杜華10歲的兒子趙楚萇。

看完影片,大家不禁同情起了這位樂華“太子爺”。

杜華作為樂華掌門人,時間都被工作填滿。她曾坦言,孩子10歲,公司也剛好創立了10年,陪孩子的時間微乎其微。

沒空帶孩子,只好將他交給姥姥,每天豪車司機接送,平板電腦遊戲機,給予孩子滿滿的物質條件,但是親子關係的裂縫越來越大。

節目中,杜華一邊為孩子收拾行李,一邊告訴兒子,因為明早要出差,不能送他去機場。

正在玩耍的兒子一聽,嘴一耷拉,門一摔,將自己關在房裡,任由媽媽怎麼敲門都不理會。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來到農村的某天,是趙楚萇小朋友的生日,但是無人為他慶祝。

一種被拋棄的孤獨感襲上心頭,他傷心的大哭起來。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雖然是在錄製節目,但是如果真的愛孩子,杜華可以委託節目組送上祝福。很顯然,日理萬機的媽媽忘記了。

節目結束了,一同參加變形的小夥伴迎來了他們的爸爸媽媽。

趙楚她媽呢?送來一張機票,讓10歲的兒子自己回京。

在農村吃了這麼多苦頭,正是想在媽媽懷裡訴說委屈的時候,然而期待滿懷卻剎那落空。

看著小夥伴和他們爸媽團聚的畫面,他的心裡得多孤獨啊!

在杜華看來,兒子任性難管教、成天抱著IPAD不放手,對惹他生氣的姥姥大打出手,簡直生在福中不知福。

其實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是掩蓋孤獨內心的表象。就像一座冰山,露出的是尖銳的冰稜,海平面下則是被海水層層包裹的巨大孤獨。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沒有陪伴,家就是孤島

曾有一項中國城市親子陪伴調查顯示:僅僅三分之一的父母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七成父母沒有時間陪孩子。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父母忙於工作,即使生出三頭六臂,也無法平衡家庭和工作。所以,讓保姆、老人帶孩子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

可是保姆只會養孩子,老人喜歡溺愛孩子,他們無法替代父母給予完整的愛和陪伴。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那麼小,隨便一件小事就能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又怎麼會感覺到孤獨,其實不然。

一時的物質滿足,例如玩具和糖果,雖然可以短暫的安撫孩子的情緒,但難以消融內心深處的孤單,更難以填滿心中的空虛。

在一檔綜藝中,撒貝南和一群4、5歲孩子,討論對孤獨的理解。

一個小男孩低著頭說:爸爸媽媽經常不在家,哪怕是爸爸媽媽在家忙工作,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另一個小孩的回答令人心酸:一個人成長的旅程好孤單啊……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孤獨的味道是苦澀的,愛吃糖的孩子卻被家長硬逼著品嚐孤獨。

兒童心理學家王俏華說:兒童的孤獨是與無情感冷漠的父母長久接觸的結果

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酒後曾對我說起一段童年的記憶:

六七歲的時候,某天晚上從睡夢中醒來,發現母親不見了,父親在外地工作,全家只有他一個人……房間的燈全亮著,卻照不亮心底的影翳。

那一刻,無助、害怕、孤單,深深刻進了她幼小的心靈,直至今日依然驚悸。

孩子種種負面情緒歸根到底,源於父母的缺席。

家也會傷人,每一個缺少陪伴的家庭,都是一座荒蕪的囚籠,父母將孩子置於其中,然後親手上鎖。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低效陪伴,等於傷害

遼寧,一位陪讀母親因為孩子不聽話,想不開去跳海。

被救起後向民警哭訴:“我沒盼頭了!我在這陪讀,我兒不學習,天天打遊戲。我管也管不了……”

這位母親一定很疑惑:為什麼我放下所有陪孩子,卻養不出聽話的孩子!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其實這個答案,別人給不了,父母得捫心自問,每天是如何陪孩子的呢?

有一種陪伴叫“隱形失陪”,就是父母明明一直都在孩子身邊,卻形同虛設。

哈佛大學的教授研究指出:低質量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變相的傷害。

“陪著”不等於“陪伴”。

網上有一段影片,真實呈現了日常親子陪伴中的痛點。

畫面中,幾個家長輪番吐槽自家的孩子。

一位爸爸說,那天自己低頭寫程式碼,兒子在一旁玩玩具。他離開了一會兒,回來發現熬夜寫出來的程式碼,被兒子毀了!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一個媽媽說,自己在直播的時候,讓女兒自己乖乖去畫畫,沒想到她趁著自己離開的間隙,對著她的畫胡亂塗鴉,唉……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孩子真的這樣頑劣不堪嗎?

實際上,爸爸專注於電腦,感受不到兒子渴望陪伴的目光;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那位直播的媽媽,則忽視了一直喊她的女兒……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孩子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我把程式碼弄亂了/幫媽媽把畫完成,爸爸媽媽就能早點陪我玩了!

父母明明陪著孩子,卻不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明明離得那麼近,卻聽不見他們心底的呼喚。

並不是和孩子待在一個空間裡,就叫陪伴;孩子們到底想要什麼,父母需要用心去發現。

對於孩子來說,

最孤獨的不是無人陪伴,而是有人陪伴,卻沒人願意走進他的心。

家庭教育專家魯鵬程認為:

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就像時刻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世界裡。所以,孩子內心害怕、多疑、陰暗……他自卑、反叛、孤獨、悲傷……孩子從小心理不健康,就很難體驗到幸福感。

不被愛的人,又怎麼去愛別人。

用心陪伴,驅散孤獨

深度陪伴,能驅散孩子內心的孤獨感。相當於給孩子塞了一顆糖,從此生命都是甜蜜的。

透過陪伴,父母傾聽著孩子的苦惱、委屈,分享著他的快樂,驕傲,給予他鼓勵、理解;最後能從孩子的眼中,看到愛與依賴。

深度陪伴,實質重於形式,質量重於數量。

1、放下手機電腦,陪伴需要全身心投入

某個小學拍攝了一則生活短片,發人深省。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片中,爸爸無時無刻都離不開手機;女兒笨拙地扎頭髮,他看不到;女兒想和爸爸分享精彩的世界,他看不到。

最後女兒對爸爸說出心裡話:

我的爸爸在家嗎?不!爸爸玩手機去了!他想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

可是爸爸,我才是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啊!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父母接受不到孩子發射的情感訊號,這樣的陪伴,又怎麼能觸達心靈和孩子達成情感共鳴呢?

深度陪伴,需要創造一個只屬於你和孩子的世界,別讓手機、工作,隔離了親情。

2、固定時間陪伴,給孩子滿滿安全感

對於工作忙碌的父母來說,不妨每天固定安排30分鐘來陪伴孩子。

《六星父母教養法》一書中提到:固定頻次可以給孩子莫大的安全感,孩子需要對這個世界有一定的可控感,就像最早的秩序感幫助孩子建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一樣。

著名主持人周洲,在育兒的十多年裡,始終堅持睡前陪伴孩子20分鐘。這是專屬她和孩子的親密時光。

正是這十幾年不變的儀式感,釀出她和孩子日漸濃厚的溫情。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3、及時交流想法,更容易搭建情感紐帶

許多人說,高質量陪伴就是陪孩子玩遊戲、做家務、讀繪本等等。甚至有的家長花大價錢,帶孩子上親子關係促進課。

其實,同做一件事情,做什麼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過程和結束有沒有傾聽和反饋。

如果你們同看一部動畫片,精彩之處孩子激動地向你表達觀點,不要中途打斷孩子,也不要輕易否定他的話;用輕鬆自然的表情,保持目光注視著孩子,交流效果更事半功倍哦!

杜華兒子被扒出參加《變形記》,我只想心疼那個孤獨的孩子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寫到: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

深以為然。

物質條件始終填補不了空虛,唯有孩子幸福快樂的成長,才是父母一生最珍貴的財富。

看過這麼一小段動人的詩句:

我知道,你們工作很忙!

可是,請你們每天給我一點和你們單獨相處的時間。

我懷戀小時候你們給我的溫暖懷抱!

親愛的爸爸媽媽,放下手機,抱抱我吧。

和你共勉。

撰稿:梨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