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

寧夏平原位於我國西北地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寧夏平原北至石嘴山,南抵黃土高原,西靠賀蘭山,東達鄂爾多斯高原,總面積約為1。7萬平方千米,黃河自南向北流經寧夏平原。寧夏平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遠遠超過了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的要求,因此寧夏平原是在一個更大地形單元中的地勢平坦區域,屬於“從屬型平原”。

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

寧夏平原的地質形成過程

寧夏平原地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又有黃河河水可以提供灌溉水源,因此寧夏平原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是我國西北地區為數不多的能夠種植水稻的區域,被譽為“塞上江南”。那麼,你知道寧夏平原是怎麼形成的嗎?任何地表形態的塑造,都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實際上,寧夏平原就是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的。

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

寧夏平原

地球的岩石圈並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被許多的斷裂構造帶分割成許多的板塊,從全球角度來看,可以分割成六大板塊。我國基本上位於六大板塊中的亞歐板塊,但是亞歐板塊內部也分佈著許多的斷裂帶,這些斷裂帶兩側岩層的運動,形成了褶皺和斷層等地質構造。我國境內分佈著許多斷裂帶,這些斷裂帶上也多地震等地質災害,因而也被稱為地震帶。

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

中國主要斷層分佈圖

賀蘭山至寧夏平原之間分佈著東北西南走向的斷裂帶,是一條由張性和張扭性(右旋)斷層組成的複雜斷裂帶。在斷裂帶的作用下,寧夏平原西側的賀蘭山不斷隆起,形成山脈,最高海拔超過3700米,寧夏平原東側的鄂爾多斯高原,也向上隆起,而位於中部的寧夏平原由於斷層而斷裂下陷,相對東西兩側下降,形成“地塹”構造。

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

寧夏平原及周邊地形圖

而後,黃河自南向北流經寧夏平原,由於這一地區地勢十分平坦,使得黃河寧夏平原段流速十分緩慢,大量泥沙在寧夏平原沉積,形成了深厚肥沃的沖積土壤,為寧夏平原的農業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寧夏平原地勢總體上自南向北傾斜,人們修建大量溝渠,自南向北引黃河水進行灌溉,灌區基本可以實現自流。

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

寧夏平原地質剖面圖

寧夏平原以西的賀蘭山,也呈東北西南走向,為寧夏平原阻擋了西北地區的大量風沙,以及冬季冷空氣的入侵。同時,在寧夏平原西部的賀蘭山東麓地區,源自賀蘭山的河流,流出山口,進入寧夏平原地區,由於流速迅速下降,泥沙在山口附近形成扇形的堆積,形成了“沖積扇”地形,這些沖積扇的扇緣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也是農業生產的理想區域。

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由地塹構造和黃河沖積共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