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人生的三個覺醒時刻,直擊內心

三個覺醒時刻

人在世上生活,必須做選擇和決定,也會遭遇疑惑、困難、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援。

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種內在的力量,就是覺醒。

1

把帽子扔過去

最好的出路,往往是在沒退路時闖出來的。

《度過人生的冬天》一書中,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施耐德事業剛起步不久,就遇到了棘手的難題,於是他來請教父親。

父親告訴他:“

把帽子扔過牆去

。”

施耐德不解:“這是什麼意思?”

父親解釋說:“面對一堵難以逾越的高牆,

如果你猶豫不決,那就先把帽子扔過去,這樣你就會想方設法翻到牆那邊。

看著施耐德似懂非懂的樣子,父親繼續說:

“我20歲那年,除了一艘摩托艇,什麼都沒有。

在一個夏天,我駕船來到芝加哥的貝爾蒙特港。

因為一直找不到工作,我一度想騎著摩托艇回老家。

但我沒那麼做,我直接把摩托艇賣掉,斷了自己的退路。”

劉墉曾說:“所幸世界上有‘逼迫’這件事,我們才能超越自己,完成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所以,當遇到難以逾越的困境時,你不妨逼自己一把,把帽子扔過牆去。

最好的出路,往往是在沒退路時闖出來的。

作家劉同說過:“人有退路,就有些安全感,只有等到哪一天,你真沒了退路,你就發現眼前哪條路都能走,也能通。”

你知道人類最大的武器是什麼嗎?

是豁出去的決心

哲思|人生的三個覺醒時刻,直擊內心

2

只看得到機會

優秀的人,專注於機會。

平庸的人,專注於障礙。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就體現在思維模式的差異之上。

凡事先想到行,辦得到,完全可能。

如果要做到一件事,需要誰的支援,要和誰合作。

然後逐一去解決這些問題。

擁有專注於機會的思維方式的人,做到了看似不可能的事。

這是社會中特別推崇的思維方式。

但很多人,卻有一種專注於障礙的思維方式。

在我看來非常可惜,因為這會極大限制他的發展。

比如:

“這個我可能做不到,不過你先說說情況看看”。

“我很抱歉,我不知道我能得到什麼支援,所以我不能幫助你來做這件事”。

“這不可能,那是另一部門的決定,我們無能為力”。

“對不起先生,我們以前一直都是這麼處理的……”

這些都可以歸類為缺乏“機會”思維。

凡事先想到不行,辦不到,不可能。

所有的機會,都藏在麻煩背後。

你比別人先發現成事的機會,先解決了麻煩,你才更有競爭力。

哲思|人生的三個覺醒時刻,直擊內心

3

收斂自己

人生最難的覺醒,就是學會收斂自己。

“狂妄自大”終究作繭自縛。

做人真正的智慧是:口上不說,心裡明白,足下行動。

“韜光養晦”終能光芒四射。

徐浩在《論書》中寫道:“用筆之勢,特需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

做人就像寫字,鋒芒過盛,必會敗北。

此刻的藏,只為未來的揚;

此刻的斂,只為未來的敞。

“低調內斂”造就厚積薄發。

古語有云:“鷹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攝人噬人的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鋸的力量。”

老鷹站在那裡像是睡著了,老虎走路時看著像有病的樣子,然而這是他們捉人吃人前的手段。

厚積薄發在於“積”,不顯山不露水在於“藏”。

悄悄耕耘,成長的同時又低調,“薄發”不過是必然。

哲思|人生的三個覺醒時刻,直擊內心

【來源:亳州市交通運輸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