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滕王閣序》中的典故

王勃的《騰王閣序》中引用了不少典故,今天說說幾個我比較喜歡

說說《滕王閣序》中的典故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晉書·張華傳》記載,晉朝時,有紫氣上衝牛宿和鬥之間,據說是寶劍之精氣上徹於天,地點應在南昌之南。張華請教精通天象的雷煥,隨後在豐城(今江西省豐城市)牢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內有龍泉、太阿二劍,精芒炫目,這便是成語“

氣衝牛斗

”的來歷。今天龍泉已成為寶劍的別名,太阿亦然可以用成語“太阿倒持”為謎面,打另一成語,謎底是“

授人以柄

”,頗有趣味。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東漢名臣陳蕃少時曾獨處一小院讀書,有位長輩來看望他,見到院裡雜草叢生,就間:“何不酒掃庭院以待賓客?”陳蕃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這個小房間還值得我動手嗎?”長輩見他胸懷大志,覺得孺子可教,便循循善誘:“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段經典對話流傳至今,激勵志向遠大的人要學會從小事做起,不要眼高手低。陳蕃後成為朝廷重臣,千古流芳。

陳蕃一生不喜歡應酬,但很尊重有品位有品格的人。他因得罪權貴被貶到豫章做太守時,邀請當地一位高人徐孺子來家做客。他“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認為東漢王朝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

”。陳蕃對這樣的名士非常敬重,一到豫章,連官衙都沒進,就率領僚屬直奔徐家,欲禮請徐擔任功曹。雖然徐堅辭不就,但出於對陳蕃的敬重,經常造訪太守府。兩人惺惺相惜,相談甚歡。陳蕃特意給徐準備一張臥榻,供他過夜休息。只要徐一離開,陳蕃就把臥榻掛起,直到下次徐孺子造訪才放下此榻。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馮唐很有才幹,年紀很大還是個小小的郎官。有一次,他偶然見到漢文帝,透過一席直率而情理兼備的對答,解救了功高罪微的雲中守魏尚,被漢文帝所賞識。由於性格耿直,景帝即位不久後他被罷官。到了武帝時有人推舉他,此時馮唐已九十多歲,力不從心,也不能出來任職為國家效力。正所謂人生易老,如白駒過隙。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的飛將軍李廣,是另一位著名鬱郁不得志者。漢朝評軍功依據戰役中的斬首數或者俘虜人數,李廣在這個硬指標上沒過關,即使欣賞他的漢武帝也愛莫能助。等李廣的許多晚輩、下屬後來都因軍功封侯,他還繼續著人生的理想。王維也在《老將行》中寫道:“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但如果我們翻閱漢朝歷史,衛青的成功與李廣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本人的能力和性格中的因素使然,並不僅僅是因為運氣。衛青用兵小心謹慎卻又能出其不意,而且性格沉穩大度;李廣愛逞一己之勇,輕敵冒進,而且性格偏執剛狠。成功與運氣,經常青睞那些做好了準備的人。

賈誼的才氣和品格都很高,按說他的運氣也不差,遇上了躋身中國古代明君之列的漢文帝。漢文帝雖然器重他,但終因小人讒言未能重用。文帝有次召他回長安,偶然談到對鬼神的見解,賈誼旁徵博、口若懸河,文帝聽得很人神,直至半夜。李商隱在《賈生》中譏諷文帝:“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自古帝王多對神仙之事感興趣,賈誼懷才又遇明主,但還是不得志,只能說運氣不好吧,因為他建議的政策在文帝之孫武帝時基本都被採用了。

梁鴻是成語“

舉案齊眉

”中的男一號,女一號則是他的貌醜賢妻孟光。諸葛亮娶醜女黃氏,大家都認為他藉助丈人的關係來炒作自己;無意出仕的梁鴻則完全是看上了孟光的品德,兩人一生夫唱婦隨、相敬如賓,屬於恩愛夫妻的典範。梁鴻生活在政治相對清明的東漢初年,依然清高不仕、有料不秀,被譽為“

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王勃一連借用上述四位懷才不遇者的典故,明顯是在抒發自己鬱悶的心情。

如果僅僅停留在“懷才不遇”這個層面,《滕王閣序》的格調還不能算出類拔萃。但就在馮唐、李廣、賈誼、梁鴻這四個指名道姓的明顯典故之後,還有第五個隱藏的,來自東漢的伏波將軍馬援。

馬援作為戰國時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他的兒子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的後人,年過三十尚且一事無成,只能在北方當牧民,唱著山歌放放牛羊。別人都覺得他這輩子也就這點出息了,可馬援毫不氣餒地勉勵自己:“

丈夫為志,窮當益全,老當益壯

。”到了四十九歲才開始獨當一面,在西北邊陲平定羌人之亂,使得此地其後二十餘年兵革不興。然後又從西北轉戰到於漢帝國最南端的交趾(今天的越南北部),一劍平伏萬里波,官至伏波將軍,被後人尊稱為“馬伏波”,時年五十七歲,果然是大器晚成。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

才是《滕王閣序》畫龍點睛之筆,它使文章的境界從懷才不遇的牢騷之語一躍如鯤鵬振翅般扶搖直上九萬里,壯志凌於雲霄,真正成為了千古第一雄文。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是《滕王閣序》最偉大的兩句。即使你不知道《滕王閣序》這篇文章,但幾乎不可能不知道這兩句話。這個句型其實前人用過,原型出自南北朝詩人庾信的“

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王勃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庾信的作品《徵調曲》有一句“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便是成語“

飲水思源

”的出處。說到《徵調曲》,有人在傳抄中圖省事,把第一個字簡化了,變成《徵調曲》。“徵”是一個多音字,當念 zheng 時是“徵”的繁體字,比如“文徵明”常被簡寫成“文徵明”;但在庾信此處則是念 zhi ,即古“

官商角徵羽

”五音的“徵調”。

這五音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如果倒唱遍6、5、3、2、1,是什麼?居然是“滄海一聲笑”!縈繞在無數人的青春記憶中,畫面是李連杰和林青霞飄逸身姿的“滄海一聲笑”,竟只是純倒序的“羽徵角商官”而已。

話說1990年黃霑受徐克之邀,為其拍攝的電影《笑傲江湖》寫主題曲,前六稿都被完美主義者徐克打回來。黃霑淚眼望天、無計可施之下,隨手翻閱古書,驀然看到一句“大樂必易”,靈光一閃,把最簡單的“官商角徵羽”倒過來一彈,這段旋律就橫空出世。

這也許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