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東西都能往冰箱放!你和家人需要了解3件事

7月18日晚上,通州一辦公樓內辦公室的一個微型冰箱突然傳出“砰”的一聲悶響,工作人員到現場檢視,發現冰箱門被“崩”開,裡面全都是棕色的殘冰,一罐鋁製聽裝的可樂只剩下一個空罐。幸好可樂是200毫升小聽裝且附近沒有人員,未發生人員受傷情況。

汽水為何放進冷凍室後成為“隱藏炸彈”?所有東西都能隨意放在冰箱的各個位置嗎?來聽專家解讀。

受訪專家: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健康家電分析測試中心主任 魯建國

北京市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宣傳科 祁興龍

科信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阮光鋒

三類東西別放進冷凍室

冰箱冷凍室的溫度一般都在零下16攝氏度~24攝氏度左右,遠低於一些飲品和食物所需的正常儲存溫度。有些食品放在這樣的溫度下,不僅會影響其質量,還可能爆炸或傷人,以下3類東西尤其要注意。

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內含有大量氣體物質,尤其是罐裝碳酸飲料,密閉性強,液體結冰後會體積膨脹,從冷凍室取出後,飲料中氣體會在短時間內大量析出,使罐體內部壓力變大,極易發生爆炸。

建議不要將碳酸飲品放到零度以下的環境下儲存。

啤酒

啤酒是一種發酵型酒,有罐裝和瓶裝兩種,瓶內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急速降溫後拿出會使氣體大量析出,導致內部壓力升高,發生碎裂或爆炸。

建議啤酒儲存溫度應控制在5攝氏度~25攝氏度之間,並注意避光儲存。

乾冰

為保鮮保溫,很多生鮮食物、冰淇淋蛋糕包裝運送中都配有乾冰,不少人拿到後會習慣性地不拆包裝就一同放入冰箱。

家用冰箱冷凍室的溫度雖低,但相較於乾冰而言仍高出不少,因此很容易導致乾冰氣化,變成比它固態體積大600~800倍的氣態二氧化碳,在密閉狀態下而引發爆炸。

因此,買回來的盒裝生鮮食物,尤其是需要低溫儲存的,最好檢查一下有無干冰,或丟掉外包裝,直接將食物存放進冰箱即可。

有些果蔬怕進冷藏室

人們把飲料放冰箱變涼,也會把果蔬放進冰箱以求保鮮。但實際上,有些果蔬並不喜歡低溫冷藏,尤其是以下兩類。

沒熟透的果蔬

沒熟透的果蔬,低溫會抑制乙烯產生,影響成熟。

獼猴桃、牛油果、南果梨、桃子、西紅柿等果蔬,剛買來或剛摘下來時並不是最好吃的,因為它們一旦成熟就會迅速變軟,沒法運輸和貯藏,所以必須在它們沒有充分成熟前,以“硬邦邦”的狀態摘下來,才能被安全地運到超市裡。

跟其他果蔬相比,這些果蔬需要一個“後熟”的過程,這個過程就需要乙烯的催化。

如果直接放進冰箱,乙烯的活性被抑制,風味物質就不能合成了,果蔬就會慢慢變得淡而無味。

所以

沒熟透的果蔬,應放在室溫下

,乙烯才能源源不斷的產生。只有等果蔬已經成熟,將要開始變軟時,再放進冰箱才能更好地保持住口感。但如果是切開的果蔬,最好用保鮮膜封起來放進冷藏室,避免被細菌汙染。

一些熱帶水果

熱帶水果,低溫會將其凍傷,加速腐敗變質。熱帶水果由於種類不同,其最佳儲存溫度也有所差別。

如芒果、香蕉、木瓜、枇杷、番石榴、西番蓮等對低溫很敏感,一般需要在6℃以上的條件下儲存,否則會發生冷害(水果在0℃以上的低溫中表現出生理代謝不適應的現象),嚴重影響其品質。

而有些熱帶水果放進冰箱冷藏,保鮮效果會更好,比如荔枝、龍眼、紅毛丹、山竹、榴蓮、蓮霧等。

飯菜要趁熱放進冷藏室

“飯菜要涼透了才能放冰箱”,認同這種觀點的人恐怕不少,但科學實驗證明,這樣做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滋生,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飯菜做好後,當溫度開始下降,細菌就開始“入駐”了。

研究發現,當食物的溫度降到 60 ℃,就有細菌開始生長;溫度降到 30℃~40℃,細菌們會很愉快,旺盛繁殖;降到 4 ℃,大多數細菌消停下來,進入休眠狀態。

因此, 4℃~60℃ 也被稱為食物的“危險溫度帶”。

做好的飯菜應該儘快降溫至 4℃ 以下儲存

,以免細菌大量繁殖。

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食物在室溫下的存放時間不要超過 2 小時。

因此,為了防止細菌滋生,最好的辦法是趁熱放入冰箱。可以用保鮮盒或者保鮮袋裝好,室溫下放一會兒,在不低於60℃(感覺到燙但不會燙傷)之前放進冰箱冷藏或冷凍儲存。

需要說明的是,冰箱並不能殺死細菌,只是對其起到抑制作用,並且少數細菌在冰箱中依然能生長。

所以,放入冰箱的食物也要儘快吃掉,吃前要充分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