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個藝術專案集體亮相!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正式開幕

11月18日,西樵山下,聽音湖畔,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正式開幕,由134位/組藝術家參與創作的73個藝術專案集體亮相,為市民展現了“最初的灣區”。

73個藝術專案集體亮相!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正式開幕

與會嘉賓鳴鼓啟動大地藝術節。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73個藝術專案集體亮相!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正式開幕

顧耀輝發言。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南海山水相濟、人文共美,廣袤的鄉村蘊藏著數不盡的風情、記憶以及讓人著迷的故事。這裡青山綠水、鍾靈毓秀,西樵山名動南粵,西江、北江滋養萬類,桑園圍被譽為“世間少有美景、良性迴圈典範”。這裡文脈綿長、根深葉茂,擁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1400多年的建制史,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地方之一,孕育了康有為、陳啟沅、詹天佑、黃飛鴻、任劍輝等俊傑名家。這裡底蘊深厚、別具風情,醒獅、龍舟、功夫、粵劇是全球華人的鄉愁所繫,香雲紗織造、藤編、竹編等技藝流傳至今,一個個古老村落、一座座廣府民居,流淌著氤氳千年的人文格調。

73個藝術專案集體亮相!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正式開幕

開幕式現場。 南方+ 戴嘉信 拍攝

本次廣東南海大地藝術節以“藝術在樵山”為主線,以“最初的灣區”為策展主題,是大地藝術節中國專案的首次完整呈現。主會場西樵鎮的176平方公里地域中,確定三大分割槽組團共8個區塊進行藝術落位,運用在地化的藝術創作方法,講述南海故事,呈現南海價值。

其中,3大區域組團為一山一湖之山湖對望、一島一墟之江岸相守、三村一園之村田輝映,8個分割槽,即西樵山、聽音湖、平沙島、太平墟、松塘村、儒溪村、凰崗村、漁耕粵韻,以及4條觀覽篇章線索,分別為文明的探訪+生態的巡禮+耕讀的智慧+美食的迴廊。

只有從鄉村本土出發的藝術,才是真正振興鄉村的有效手段。藝術家們深入南海的田野村巷,融合在地文化與當代藝術,村民們既是藝術作品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一個月前,我認識了前來創作的藝術家向陽老師,為了讓他創造出全面展現儒溪靈魂的作品,我們帶著他連續幾天在村裡採風,感受村莊文化,體驗農耕生活。”南海區西樵鎮儒溪村委書記陳旺弟認為,這些藝術作品利用了鄉村裡老舊的建築空間,豐富了村民聚會的場所,帶動了村裡的商業,還巧妙地引導人們走進村落深處,走進鄉村的生活,“在街頭巷角看見我們鄉村最真實的樣子”。

“對於我來說,創作的過程就像一段成長。希望我們的作品只是一個開始,未來10年有更多藝術家參與到這個行列當中,也希望我們的作品能融入南海,與更多市民共同開啟新的旅程。”知名建築師設計師馬巖松第一次來到南海,就被這裡的傳統文化、城市活力所吸引,汲取靈感創作了《時間的燈塔》。

對大地藝術節來說,藝術家從來不是主角,本地村民才是。“我也深刻感受到大地藝術節真正的價值在於對我們老百姓的感化和提升。”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認為,村民的力量也是南海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最需要整合凝聚和提升的一股力量。他希望,透過持續舉辦大地藝術節,廣泛發動村民參與,啟用南海鄉村沉睡的文化資源,喚醒自信自強的內在力量,促進鄉村共建共治共享,探索一條文化藝術與城鄉融合發展的創新之路。

【撰文】肖莎莎 趙進

【攝影】戴嘉信

【作者】 肖莎莎;戴嘉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